TPP 12國達成協議的消息傳出,在大陸輿論場引發了一場出人意料的關注熱潮。不過,正如張大軍先生所指出的,很多傳播率高的文章其實似是而非,但恐懼感與焦慮感十足,只是恰好迎合了當下部分人群的情緒,「是典型的精英內部的不安和焦慮通過現代媒介擴散到一般民衆」。圍繞TPP成立之後,中國被孤立這一意向,主要有兩類意見,一是公知話語,認爲這是因爲中國偏離改革開放的大方向導致的,解決之道是重歸改革,或者說是借TPP所可能帶來的危機「倒逼改革」;一是海外民運以及國內草根民運帶有情緒性的表達,認爲TPP將導致中國經濟失去發展動力,或引爆經濟危機,進而危及黨國統治。
與流行的中國被孤立看法相反,有一些精英人士意識到,這個局面其實與當局的主動作爲有關,如前兩天,一群80年代改革派人士弔唁杜潤生先生,在其後的餐敘中交流縱論國內外大事,許多人就認爲,「TPP是中國亂來刺激出來的」。新加坡學者王江雨在「美國戰略動機和中國戰略失誤」一文中也認爲,「世上本來可以沒有美式TPP」, 並認爲,奧巴馬本人在訪華中遭到冷遇,以及在全球氣象會議上不被中國尊重,或爲其推動「重返亞洲戰略」的起因,而其中,「軍事、外交、經濟三條腿走路,對中國開始防範性制衡,而TPP之成功,成爲這一戰略的重中之重。」
將一個大國的外交戰略轉變歸因於領導人的個人情緒,顯得單薄了一點。2009年全球氣象會議上中國的表現,常被看作是奧運後中國外交戰略的一個轉折,是中國不甘心順從美國,作美國領導下的「老二」,而試圖構建「新型大國關係」,追求不卑不亢的平起平坐關係的開始。此外,同樣是在2009年,中美經戰略與經濟對話會上,時任國務委員的戴秉國指出,「確保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很重要一條是相互理解,尊重對方,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中國的核心利益第一是維護基本制度和國家安全,其次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第三是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不會誤讀的是,所謂基本制度和國家安全,當然指的是現行政治制度,也就是現行的一黨專政體制,以及對應的對民衆的權利剝奪狀況。
上述表現並非偶然和孤立,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當局在國際關係上放棄了冷戰後執行多年的韜光養晦戰略,將延續專政的意圖公開化、表面化,並試圖以此定義乃至規範對外關係,這同時宣告了美國爲首的西方曾經的接觸並改變戰略的失敗,吳強博士早在2008年到2009年間,即據此認爲,中國與美國爲首的西方將進入到新冷戰階段。
20多年前,爲破除因爲1989年慘劇而造成的國際制裁,也爲了應對冷戰結束的新國際形勢,以鄧小平南巡爲開端,當局在國內推進市場化,在國際上則奉行韜光養晦,以融入國際經濟秩序,獲得經濟發展空間,但是,早就有太子黨明確指出,這只是「捲旗不交槍」,隨着經濟發展的目標基本達成,2008年奧運會更標誌着國際存在和國際地位達到了新的高點,這個時候,專政制度硬的一手重新表面化,並非什麼不可理解的事,而是順理成章。
在國際關係上,從延續專政這一根本目標出發,當局並不準備做出相應改變,更深地融入國際秩序,更不願意接受西方的指手畫腳,相反,更傾向於另起一套,如推動中俄特殊關係,一帶一路戰略,創立亞投行、中非合作……等等,試圖通過建立相對獨立和平行的經濟勢力範圍,以抵銷西方可能的影響,以增強政權的安全性,同時,在網絡自由、文化開放、公民社會等層面,越來越採取隔離措施,谷歌的離去,GFW日高,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立法等等,都體現了這一用心。不能說TPP沒有美國戰略遏制中國的用心,但很顯然的,這也與利益攸關者乃至G2等戰略構想被中國所拒絕有關,或者說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國拒絕做出相應改變以融入國際秩序、以及在相關議題上的主動作爲有關。
這一轉變並不是孤立的,在國內,維持專政也同樣是壓倒性的目標,這表現爲近年來各種管控的步步升級,以及針對民間社會的全力打壓,以致越來越多的人將當下稱作爲新極權時代。20多年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相應的社會後果,如龐大的新興社會階層及其旺盛的權利訴求,對外開放也使得中國內部的諸多問題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凡此種種,都給專政運行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甚至是威脅,在此情形下,當政者也就越來越傾向於在內外都擺脫以前的曖昧含糊狀態,對外要求西方停止施壓乃至促變,對內則連溫和改良的言行也不再容忍,這其實是新形勢下當政者不安全心理的表現。
也因此,與曾經樂觀的想像不同,不是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促成了專政的軟化乃至轉變,而是專政運用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成果,不僅在國內延續並強化專政,甚至試圖影響到國際秩序,近年來當政者在內外政策上的走向,與當政者口頭上的繼續改革和開放是相反的,在國內,知識群體和中產群體所感受到的,是當局對政治、經濟、社會乃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管控提升,針對活躍群體的頻繁打擊,言論上的周密控制與大量推出五毛群體相結合等等,即使在經濟領域,強調國有企業主體地位,面對低迷經濟形勢並無針對民營企業的實質性鬆綁等等,也令人心生寒意。
近年來,中產飯桌上的移民話題,再也清楚不過地反映出了普遍的恐懼感和焦慮感了,TPP的通過,迅即引爆了國內輿論場,很顯然,這種不安和焦慮的情緒一時很難消散,但是,指望一個TPP就讓當局改弦更張,近乎幻想,而在中國已經深度融入國際經濟秩序的當下,一個剛成型的TPP,可能會在中長期給中國經濟運行帶來一定影響,但其影響並非如許多論者憂慮的那麼巨大,更不可能帶來立刻的危機。事實上,當局這一套內外策略,如果從奧運後算起,已經運行了相當長時間,其面貌也逐漸清晰起來,在當下,不會有什麼倒逼改革的可能,而危機也不會立刻到來,國內新極權、國際新冷戰的前景才剛剛展開。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