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3日星期二

凌锋:捕捉台湾的历史契机

随着台湾入联活动在全民范围内开展﹐历史的脉络与真相也逐渐展现在台湾人面前。在当时威权时代﹐这些信息都被当作"国家机密"封存在档案与人们的脑海里。

现在已经普遍的认知是﹐在一九七一年联合报通过"二七五八号决议"前﹐美国是力图挽回台湾一些颓势﹐以保留台湾的席位作为与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作为交换条件﹐也就是制造"两个中国"。这在当时是可能的﹕第一﹐当时苏联对中国虎视眈眈﹐中国急于进入联合国以获得国际安全保障﹔第二﹐当时苏联与它的两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白俄罗斯都是联合国会员国﹐有"三个苏联"的先例﹐何妨"两个中国"

如果按照力推台湾入联的台湾新世纪文教基金会董事长陈隆志的回忆﹐当时沙特阿拉伯驻联合国常任代表白汝迪曾向联大提出"一台一中、台湾人民自决"提案。"一中一台"北京比较难于接受﹐但是"两个中国"成事非常大。然而当时蒋介石对于"一个中国"走火入魔而加以拒绝。台湾失去这个契机﹐一失足而可能成为千古恨。

蒋介石的理由是"汉贼不两立"﹐但是国际社会的现实却是"成王败寇""共匪""蒋帮"﹐其实也是兄弟关系﹐否则怎么会有孙中山时期的"国共合作"。两个都是独裁政党﹐只是大小转换﹐恶行稍有区别。如今的"汉贼勾结"﹐更显"汉贼不两立"的自欺欺人。

在那次联合国大会以后﹐台湾还有一次机会宣布独立或者"正名"﹐那就是六四屠杀中国受到国际制裁的时候﹐只是那时李登辉总体权力尚未巩固﹐而国民党其他官僚还沿袭蒋介石"汉贼不两立"的传统。

以后还有机会吗﹖那就要看台湾的领导人能否捕捉契机。一般来说﹐历史契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有足够的国际奥援﹐例如东帝汶﹐即使弱小也可以独立﹔第二是敌人处于内部危机而无暇他顾﹐假如再来一次六四。这两个条件也会相互影响。在机会没有成熟时﹐台湾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全民共识﹐并且做一切可以做到的各种准备工作﹐促进条件的成熟﹔而不是无所作为﹐等候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台湾时报2007-10-2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