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4月16日的四川遂宁一家银行 |
2012-04-20
自从上周中国政府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以来,中国政府是否会坚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成为分析家们关注的焦点。在人们的普遍关注下,中国政府对外发出的政策信号并不明确。在经济数据发表的同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总需求管理,及时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其中,"及时预调微调"一词引起了不少人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性的怀疑。
在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过程中,"预调"、"微调"、"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等词语的运用通常是中国政府为改变政策方向向社会发出的预警信号。这一信号的发出有两重意义,一方面,中央的政策制订部门会据此相应地调整政策细节,提出政策发展的新方向;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希望通过这一预警信号鼓励地方政府和私人部门加大经济投资力度,从而能够缓冲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带来的冲击。
当然也有不少人注意到,同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再次强调,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有些经济学家将此解读为中央政府并没有改变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方向。其实,对于中央政府特意将房地产调控政策提出来,表示政策方向不会变化,人们同样可以作出另外的解读,那就是除了房地产之外,受到宏观经济调控影响的其他行业的政策都会进行适当调整,调整的方向是由紧缩转向宽松。
在笔者看来,最大的可能性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需要有所改变,中国的经济政策决策机构还没有想清楚弄明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不仅创下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也低于中外绝大多数经济分析机构的预测,这一点肯定对中央决策者有震动。中国现有的经济结构的脆弱和对宏观调控政策如此敏感,很有可能是政策制定者们当初所始料不及的。假如受到影响的仅仅是一个房地产部门,中央政府到还可以承受调控的后果,假如由房地产到金融、有金融到制造业、有制造业到服务业这样一路的影响下去,中国政府承受不了政治后果。
这个政治后果一方面表现在地方政府由于财政进一步逆转而承受的巨大压力,而且他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向中央政府要政策。虽然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所有的政治权力的走向是由中央到地方,而不是相反。但是由于现行中央政府领导人个人权威的缺失,在一些关键的时刻他们又不能对地方的要求完全视而不见,尤其是目前面临中央政府的权力交接的微妙时机,权力安排的讨价还价也会受到地方势力的一些掣肘。
宏观调控政策的另一个政治后果是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压力,这些直接关系到普通民众的基本生活。当政府的产生缺乏公认的合法性的时候,在基层民众因为切身利益受到损害而不满的时候,政府能够使用的手段只有两个极端:一是通过强力将民众的不满压下去,但是这样做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对集团体制的副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另一种方法是作出无原则的妥协,将本来已经积重难返的矛盾继续拖下去,留给后人去解决。在我看来,中国政府似乎已经作出了妥协的准备,换言之,宏观调控政策有可能半途而废。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