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

王五四:青楼教司马南什么叫做爱国

作者:王五四  2025-03-23
转自 作者博客



前几天吃饭,眉毛兄说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现在没有青楼了。我知道他说的意思,除了身心欢愉,青楼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教育功能,能提供丰富的社会价值,是现在的夜总会替代不了的。如今的夜总会是很堕落的,打着输出爱的旗号,只为赚钱,像极了偷税大V嘴里的爱国。1912年,上海书寓的姑娘们已经开始学习"德先生"和"赛先生"了,而2025年的杭州,姑娘们依然只会搔首弄姿。

青楼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功能,那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是因为没有了青楼,所以现在的中青年男子才会受司马南这样的爱国生意人毒害。同样是爱国,人家司马老师爱得盆满钵满,你爱得憔悴不堪,就像同样是一句"不要",有的人讲出来又欲又勾人,你讲出来像是在掼蛋。

在清末民初,服务行业始终与国家政治命运保持着密切联系。不论是保皇党还是gm党,都是青楼里的常客,他们在这里开会,在这里密谋,在这里交换信息,在这里获取情报,在这里跟音乐老师学习交流..…。比如保皇党党魁康有为老师,他结束流亡回国后,一边不忘初心继续积蓄保皇势力,一边深入基层调研成了烟花柳巷的常客。

民初的青楼里也经常活跃着gm党人的身影,不少青楼女子还为gm党人做出过贡献。典型的人就是陈其美,当年他为掩人耳目,将同盟会秘密机关设在青楼。民国报纸曾刊登过:"英公主持江浙两省革命运动,设总机关马霍路德福里。此外,则清和坊琴楼别墅,及粤华楼十七号,为附属机关。表面则酣歌狂饮,花天酒地,以避满清之耳目。不知者以为醉生梦死之流耳。以孰知革命大事酝酿于此中哉!"同盟会员张奚若回忆,在辛亥革命前,他与陈其美"第一次彼此就躺在姑娘屋里的床上交头接耳地说话。姑娘当然避开了,老妈子总不时进来倒茶、拿瓜子。这是我第一次进堂子,此后还在那里吃过几次酒,也是陈其美请的"。袁大头的二公子袁克文也曾写文章记述其所见证的陈其美等人经常出没于高等妓院,一边逛妓院,一边干革命。为此,陈其美赢得了"杨梅都督"的美名。

"五四运动"中也有青楼女子的身影,当年上海各界罢工,花界也是积极参与,青楼里常见这样的传单"国事危急,学生被捕,商业停顿,挽救学生,本会同业,公同停业,不达目的,甘坐待毙,大众开市,方始做业",她们还组织了"青楼救国团"走上街去声援学生。上海妓女妙莲,不仅捐了50元给国民大会,而且还发出一份"敬告花界同胞书",当然,这有可能是她自己写的,也有可能是她熟识的恩客写的,全文如下:"我们中国到了将亡未亡的时候了。现在所以未亡,全仗一点国民的志气。自外交失败的信息传来首先由爱国的学生,发起惩警卖国奴,抵制日本货。没有几日,全国各界万众一心,下至小工车夫,亦不肯与日人工作。可见人心不死,正是我国一线生机。惟我青楼一无举动。我本我的良心,想出几条办法,劝告我全国花界同胞,各本良心尽我国民应尽之天职。"

妙莲的倡议不仅有形式上的高度,还有详细的实操指导,非常值得现在的爱国青年们学习,以下是妙莲的爱国行动操作指南:一、请花界同胞哀恳各界,一致救护被捕爱国学生。一、请花界同胞,将波兰朝鲜亡国苦处,择要印在局票后面。一、请花界同胞劝人文明抵制,不可稍有暴烈行为。一、请花界同胞普劝我商家,国货万万不可涨价。一、请花界同胞量力捐助国民大会,及学生联合会经费。"看这内容,妙莲不仅比很多爱国大V真爱国,也更懂爱国,甚至比国家还爱这个国家。

青楼救国团还有份传单是这样的:"我们花界,斯业虽贱,爱国则一。愿我同胞,抱定宗旨,坚持到底。国贼弗除,学生不放,誓死不休。第一要紧,切勿暴动。如遇日人,佯作不见,倘伊寻事,逆来顺受,莫堕奸计,至要至要。特此奉告。青楼救国团泣告。"这简直就是中国花界版的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另外一种演绎。如今的爱国青年们一定要读读这份一百多年前的爱国运动操作指南。那些年,小姐姐们不仅懂得爱的操作指南,更懂爱国操作指南。

不论这份爱国之情是发自内心的,还是一种风潮跟随,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至少在价值观念的传播上它是正面的、积极的、理性而又不失风骨的。据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小报《晶报》报道,在1919年,有妓女因为不读书,不熟悉"爱国","同胞"等新名词,竟至门庭冷落。这就像现在的夜总会,如果姑娘没读过《春风最随美人意》,不知道"阿里云通义大模型",不知道杭州小龙有哪六条,以及第七条龙是什么,那她是不会受到用户青睐的,永远会是"换一批"里的一批。

早在宋代,青楼的爱国主义传统就存在了,正是通过李师师的牵线,宋江才见到了宋徽宗,梁山一干人等才有机会归顺朝廷为国争光。对于李师师而言,平时见多了深情款款的文人墨客白面书生,听多了郎情妾意的粉词艳调你侬我侬,一见宋江这样的英雄,自然会被他的气概吸引,更何况宋江还"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看到这样一个与众不同"志气轩昂、胸襟秀丽"的黑面男人,李师师内心深处掀起了波浪,更何况这宋江还不是来寻欢作乐的,而是胸怀扫除四海之心。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开始还说"我只是一名烟花女子,做不了什么大事"的李师师,后面就冒着风险向徽宗介绍了"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的梁山好汉。

南宋爱国将领韩世忠,他的夫人梁红玉就是青楼女子。在著名的抗金战役——黄天荡大战时,韩世忠率军杀敌,梁红玉擂鼓助战,大破金军,梁红玉因此还被朝廷加封为"杨国夫人"。梁红玉击鼓助战的形象,总会让人想起挂帅的穆桂英,"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早已不存在如明末那种名妓文化了,不仅不存在琴棋书画具佳者,连精神上思想上如柳如是、李香君这样的人物也不存在了。甚至连那些花界告同胞书都极可能是出自出没妓院的文人之手,即便真是这样,那也有一点是值得我们赞许的,在那个时候,妓女可以说自己"我们花界,斯业虽贱",但在社会上她们还是有一定地位和表达空间的。像五四运动这样看上去很高大上的爱国运动,也没有人会因为她们的参与,感到有什么不妥,甚至她们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当然,我们必须跳出"贞洁一爱国"的二元框架,既要关注青楼女子作为个体如何在社会结构中寻求生存与尊严,又要明白其爱国行为可能是自主选择,亦可能是生存策略。爱国的青楼女子既是一个历史切片,也是一面棱镜,映照出权力、性别与民族主义的纠缠。我们一方面需警惕将其浪漫化或工具化,而应还原具体历史语境中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与能动性,另外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她们双重的爱,职业里对恩客的爱,生活里对国家和人民的爱。无论如何,她们的存在,像一面照妖镜,照出司马南之流的嘴脸,倘若老一辈的青楼姑娘们还在,司马南还是有救的,她们会一边教司马老师什么叫做爱,一边教司马老师什么叫做爱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