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0日星期二

李平:异见学者包遵信的实心眼

周日病逝的内地著名学者包遵信先生,将于本周末在北京举殡。作为一名异见学者、公共知识分子,论名气,包遵信似乎排不上号,互联网上能确认的他的照 片,只有八九年民运时的黑白照;论对民运的贡献,虽然也有人称他为幕后黑手,但当时真正被当局定性为黑手的只有刘晓波、陈子明、王军涛等人。

然而,不论人在北京的刘晓波博士,还是被放逐海外的学生领袖王丹,都推崇包遵信1980年代在中国思想蒙运动中的功绩,推崇他主编的《走向未来丛书》对一代人的影响。

异见作家余杰视包遵信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海外“议报”网则关注包遵信病逝可能引发的六四悲情。

至于当年包遵信未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原因,现任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授的丁学良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形容:“老包‘太土’,形象土,心眼也土,大 概从来就没有学会这年头时兴的‘出口转内销’的技巧──在外国大吹自己在中国的影响如何,然后回到中国再大吹外国人如何重视自己在中国的影响。”

包遵信的实心眼,给圈内人的印象深刻。异见作家王德邦回忆说,在一次聚会时,他一高兴脱口而出:“中国实现民主不会太远,估计十年八年就会到来。”结果,包老非常认真地追问:“你有甚么根据这么乐观?我看要比你说的长得多。”这一问,尽显一个学者的严谨。

包遵信在六四惨案后被判囚五年,出狱后仍致力推动中国的民主发展。翻读他近年的书简,最令笔者感慨的是,他仍然未脱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情怀,既 有对“知识界的普遍失语,知识分子的道德良心严重遮蔽”的痛心,也有“对公民个人自由与权利有真切实在的保障、对政府的权力有明确的界限和有效的制衡”的 宪政思考。

“宪政民主是中国最好选择”

作为历史学者,包遵信曾深入研究中共1940年代领导的民主运动,因此呼吁“反对专制集权总是要从争取言论自由开始”,他坚信:“宪政民主尽管在中国走了很长的曲折道路,还是最好的选择,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信心和耐心,坚持不懈的努力。”

唉,如今还主张宪政民主的实心眼学者,能有几个呢?

(苹果日报)

1 条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