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0日星期五

王丹:介绍一部记录台湾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纪录片




各位听众:有一部记录台湾一九五零年代白色恐怖的纪录片,叫做《我们为什么不歌唱》。片子采访了好几位当年的"左翼"青年,他们当年为了自己的信仰,付出了青春作为代价。他们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无法自由歌唱的铁窗内度过的。当片尾的主题歌旋律响起,字幕上打出歌词:"当严冬将要完尽,而人类的想望的春天,被封锁在冰霜的下面——我们为什么不歌唱"的时候,已经满头白发的受难者,以手掩面,无声地痛哭。

歌声,往往是自由的象征,能够自由地歌唱,是自由人的标志。当台湾的白色恐怖受难者回忆自己不能歌唱的岁月的时候,在遥远的波罗的海,一个小国——爱沙尼亚——的人民,却用歌声保留了自己的传统,维护了自己的认同,最终用歌声发起了一场颜色革命。这,就是正在新北市电影节中上映的纪录片《歌唱革命》(见下图)所讲述的故事。

爱沙尼亚的历史与台湾有颇多相似之处。这个在大国的夹缝之间求生存的小国,自13世纪起就先后被丹麦,日耳曼人骑士团,纳粹德国,社会主义苏联吞并。但是爱沙尼亚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有一天可以独立自主的梦想,在高压统治下,他们找到了一个在民族的颠沛历史中,延续这个梦想的方式,那就是歌唱。在教堂,在学校,在家中,甚至是在公开的纪念活动上,爱沙尼亚人始终没有放弃,而且积极地用歌声缅怀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历史。这个民族,用传统爱国歌曲作为历史记忆的载体,把历史记忆形象化,生活化地在民族肌体里建构起来,最终成为民族认同的基础。正如片中的解说人,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琳达。杭特(Linda Hunt)在片中所说:"这是一个用文化拯救一个国家"的故事。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主体性的建立到底是什么?自我认同的建立,它的基础应当在哪里?《歌唱革命》提出的启示,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当记者采访爱沙尼亚的歌唱革命的参加者时,他们说:"音乐,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是一个国家。"是的,其实文化,才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础;守护文化,就是守护民族的灵魂。换句话说,对本民族的认同,也应当,或者至少应当是,首先是,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珍惜上。当本民族的音乐,成为这个民族和每一个民族成员的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时候,主体性才能屹立不摇。

《歌唱革命》中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是:苏联统治时期,爱沙尼亚的国歌是禁歌。在一次音乐节上,当所有规定的曲目演唱完了之后,十万民众拒绝离开。在没有任何指挥带领的情况下,所有的人眼含热泪,高唱起了国歌。他们手挽手,高举过头,一起高唱:"我们是爱沙尼亚人!"

那一瞬间,几百年积累的民族感情彻底迸发,人民知道,尽管还是生活在奴役中,但是民族精神还在,这,就是希望。1986年开始,爱沙尼亚人多次以合唱的方式走上街头,革命,就这样爆发,并最后成功了。

在此,我向大家推荐这部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RFA

【附录】
我們為什麼不歌唱!
──致劉曉波及為人權自由受苦受難的弟兄姊妹

當黑暗將要退去
而黎明已在遙遠的天邊
唱起嘹亮的凱歌
我們為什麼不歌唱

當嚴冬將要完盡
而人類嚮往的春天
被封鎖在冰霜的下面
我們為什麼不歌唱

當鐐鏈還鎖住我們的手足
鮮血在淋流
而自由已在窗外向我們招手
我們為什麼不歌唱

當悲哀的昨日將要死去
歡笑的明天已向我們走來
而人們說:「你們只應該哭泣」
我們為什麼不歌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