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 BBC中文网
乌克兰大量列宁雕像被推倒,但有人说前苏联的“遗老”都在中国
乌克兰经过数月街头抗议和暴力后,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议会罢黜,议会任命过渡总统(图尔奇诺夫)取而代之。乌克兰政局动荡和分裂前景,加剧了人们对乌克兰经济的担忧。
虽然乌克兰同中国远隔万里,但由于历史,政治和经贸原因,乌克兰动荡受到中国的密切关注。一面是乌克兰政治早已告别苏联时期而且几经更迭,而在中国共产党仍然在执政,而且在努力借鉴苏联解体教训,防止中国上演类似乌克兰的事变。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方研究专家弗拉基米尔・郭尔逊在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表示,乌克兰政局变化对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影响不大。他对中乌经贸关系前景表示乐观,并且认为中国在乌克兰的土地租用协议也不会受到影响。他说乌克兰的欧洲梦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除了在乌克兰有100亿美元的投资外,去年在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访问时承诺提供80亿美元的援助。有报道说,为回报中国投资,乌克兰同中国签署一系列武器与土地租赁合同。
土地、军贸
中国虽然人口众多,却仅占世界耕地的9%,但粮食消费却占世界粮食供应的1/5。而乌克兰却拥有世界上23% 的黑土地,有“欧洲粮仓”的美誉。
去年九月中国同乌克兰签署了租用耕地协议。当时的报道说,根据这个为期50年的计划,中国最终会在乌克兰取得300万公顷、占乌克兰耕地的5%的土地。中国租赁土地的面积相当于比利时国土的面积。
外国租赁土地协议具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有时会招致新殖民主义的指责。2009年马达加斯加就迫于国内政治压力放弃了同韩国达成的一百多万公顷土地的租用协议。有报道说,菲律宾也阻止过中国类似的投资协议。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前身就是中国从乌克兰黑海造船厂购买的“瓦良格”号。这艘未完工的航母最初是为苏联海军建造的航空母舰。90年代初苏联解体导致工程中断,中国几经周折从乌克兰得到了这艘未完工的航母。
乌克兰脱离苏联后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大量军工技术和产能。因为乌克兰同中国没有地缘政治利益冲突,历届乌克兰政府同中国在军贸方面都有良好的合作。
不过乌克兰今后如果成为欧盟成员国,必将受到欧盟对中国武器禁运规定的约束。因此中国媒体分析认为,中国有可能失去一个重要的军工贸易伙伴国。
中国的明天?
这次乌克兰的变局同以往的“橙色革命”,以及东欧和前苏联共和国发生的其他亲西方的颜色革命一样,都引起中国当局批评者的反响。有人在中文社交媒体说:乌克兰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在莫斯科,普京的反对者也喊出同样的口号:基辅的今天,就是莫斯科的明天。
媒体报道说,中国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为乌克兰“革命胜利”欢呼的声音被封杀。许多人在推特上发帖比较乌克兰与中国政治路径之不同,感叹两国的抗议活动为何结局如此不同。
德国之声报道引述一位中国异议者“看乌克兰变天有感”说,“不指望改革,不臆想第三条道路,革命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广场模式越来越成为主流政治革命模式。”
而中国的左翼评论人士一般都认为乌克兰内部变局和当初苏联解体一样,背后都是美国和西方的阴谋和颠覆活动,并且希望公众能够通过乌克兰动荡看清西方民主本质。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方研究专家弗拉基米尔・郭尔逊也认为乌克兰事变背后有美国和欧洲非政府组织在乌克兰社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他认为人民最终会从变革中受益。
对于大部分中国的中年人来说,乌克兰最著名的革命者当属保尔・卡察金,俄罗斯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主人公。因为苏联文化曾经是一代中国人的精神食粮,相当多的中国人仍然有某种“苏联情结”。
作家王蒙曾经说过,苏联的“遗老”全在中国,意思是在那一代人的青春理想中,革命和苏联曾经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
中国作者张云初认为,虽然苏联解体,前苏联共和国都与时俱进,他们的年轻人已经没有多少人缅怀苏联文化了,但在中国却仍然由不少这种精神意义上的苏联的遗老和遗少。
乌克兰事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该国民众舆论分裂的结果,而中国的社会舆论也处于左右难以达成共识的阶段。对于中国当局来说,毫无疑问乌克兰事变会促使当局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监控,更加警惕街头政治的苗头。
——BBC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