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年前,我開始對軍界、政界、甚至社會大眾做出提醒,如果「武力開戰」的定義是「打下一架戰機、擊沉一艘戰艦」,那麼,台灣對中共武台的警惕時間表就應該「從三年到三十年,調整為從三個月到三年」,並後來呼籲府院應該如防疫般地開始調整人心。當時,軍界未必整體同意,政界要人也曾對此怒斥為唱衰台灣,社會人士當作危言聳聽的也不在少數。
自此形勢週週變化,一年後的今天,「戰爭」已經從禁忌話題進入人們的意識雷達了,重心轉向「避戰優先還是備戰優先」。人對環境的意識,通常都受限於當時的認知框架。那一刻的認知框架不到位,話說早了也沒用;同樣的,當社會的認知框架到了某一程度,該說的話而不說,也是不負責任的。
根據今天的社會認知框架,一週前我將當前台灣對「戰爭」應該具備的意識形容如下:《避戰要積極,但是備戰必須比避戰更積極;選擇住在台灣,就有義務挺身保衛台灣;戰爭會死人,不死人的戰爭叫做投降;若希望其他國家在戰時成為盟友,自己必須提供讓別人願意成為你盟友的理由及好處,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這是今天應有的意識,但不代表這意識就足以應付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後的大現實。因為,環境在變化。
台灣,曾經有過不違背國內任何一方立場的避戰機會,但因當時的認知框架還不到位,因此錯過了。例如,18年8月我發表了《太平島的使用 應該國際競標》一文,那是一個通過台灣的主動作為,降低美共南海軍事衝突可能性的方案,同時彰顯台灣的國際主體性以及置北京於進退兩難之境的棋步。
但時機錯過了就錯過了。今天美共雙邊在南海的選項,只剩下戰不戰、何時戰、主戰場還是次戰場的選項,台灣也失去了任何主動影響大局的餘地。
對眼下台灣的處境,我的認知框架是「失速列車中的互毆乘客」。形象地說,就是一輛失速列車的駕駛室中有兩個司機在搶奪列車的操控,而車廂中的台灣乘客還在通過互毆爭辯列車應該往哪個方向走,結果就是不論哪派乘客勝出,都與列車的最終命運無關。換句話說,美共大局已經發展到了台灣只能做被動者。
但即使是被動者,也應該有最佳策略。2019年一月所提出的十二個字:「不掉隊、不插隊、除肉桶、固社區」依然適用於今天。對支持台灣的美國不能掉隊,對威脅台灣的中共不要插隊,對台灣自己政體中的利益弊端得斬除,對社區應該加強民防、民團的訓練。
失速列車上的台灣乘客現在還在互毆,對於停止互毆這件事我並不抱希望,因為台灣乘客的舊情綿綿和舊恨綿綿的固疾太深了,不到最後一刻是不死心的。但我的認知框架告訴我,未來6-24個月中,極有可能發生一件事,台灣乘客最好及早做出心理準備。這件事就是2018年11月發表的《如果川普向台灣借名片》一文,文內提出三個問題:《美國想借哪一張,ROC 還是Taiwan? 台灣借不借?在什麼條件下出借?這三個問題,台灣社會得事前想清楚了,否則到時手忙腳亂,內部互毆,自己把自己搞得半死不活》。
當下的2020年8月,美國向台灣借名片這兩年前的預測越來越接近現實。美國若先借ROC,那就是戰術先於戰略的操作,若先借Taiwan,那就是戰略先於戰術。今年8月稍早,在《美國借名片論 - Taiwan 還是 R.O.C. ?》一文中我點明了兩年前隱忍未言(因為當時的社會認知框架還不到位)的最佳路徑:兩段論,先借ROC,一段時日後再借Taiwan。
對於「借名片」這件事的認知框架,必須佐以台灣社會對「戰爭」的認知框架相配而行的;一旦認知錯位或脫節,就會帶來不必要的內耗和損傷。但坦白說,我也並不奢望台灣社會現在就理解其中的環節奧妙,只能靜以待時,等到火候到了再隨著時事來說明吧。如同前文所說,在社會認知框架還不到位的時候,話說早了也沒用。
(本文原刊於 2020-08-30 蘋果日報)
——作者脸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