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3日星期五

吴戈:公序良俗因何崩潰

公共設施上滿是提示標語,國民對同胞善待公共資源完全失了信心。
最近,筆者遇到兩件有趣的事。一是健身房浴室的淋浴噴頭下面突然出現一個神奇的踏板,只有體重秤大小,你必須站在上面噴頭才會出水,否則打開原有的開關也不行。其用意顯然是節水,可是細細一想,它不過是針對有人洗完澡不關噴頭就離開的現象。

其實不關水就走的人未必多到非要專門增設裝置來治理,因而這很可能是北京某種節水小發明與政府機關節水政績需要一拍即合,強行推廣(計較成本的企業是斷不會願意這樣事倍功半的)。

但是,這一現象不典型,並不說明中國社會此類公共問題就不嚴重,「中國式過馬路」就把這個問題體現得淋漓盡致。中國每個稍像樣的男廁所的小便器旁都貼著勸你站近一點,別撒到地上的提示牌,其內容甚至成為一門藝術,可是每個小便器下從來都不缺尿跡。

另一件事是試了最近在上海和北京風靡的公共自行車出租業務「摩拜單車」,發現每輛重達25公斤而且很不好騎。原來根本原因是企業害怕車輛被用戶粗暴對待,故意造得極為結實和簡陋。可見國人自己也對同胞善待公共資源完全喪失了信心。

所有這類問題的解決,從短期的規制到長期的勸導,都是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然而當前的現狀正是延續三十多年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結果。從社會勸導角度,最近黨支部都要求建在家裏了,可黨員們連帶頭遵守交通規則也做不到。從社會規制角度,大陸最近宣布公民在微博、微信上所有的言論都可能成為犯罪證據,但在無關政治的日常生活中,面對成千上萬的人群,政府又顯得無能無力。只不過這種反應神速和無能為力之間,隱藏的又都是政府的利益。

這種利益有時體現為不出事、不死人(所謂社會穩定),比如北京地鐵自動扶梯故障傷人幾次,政府當然無力改變制造行業的質量和維護監管水平,但每天涉及數百萬人安全的事極易引發普遍不滿,因而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每個扶梯派人盯著,其實增加的成本最終還是會通過票價和虧損補貼轉嫁到公眾身上;

有時體現為少給自己增加壓力和麻煩(全面懶政),比如電動車的治理,抓不抓對政府其實都沒有多大好處,抓了你們還意見挺大,那就不管好了;

有時則體現為與民爭利,比如慈善必須政府主導,政府曾經獲利豐厚的計劃生育搞出人口新問題了,從鼓勵生育中演變出制裁不生育,照樣能獲利。上述節水措施也能延伸到更大的利益。經過計算,北京如果很好地節水和管理水資源,是可以不缺水的,但這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政府說說可以,從來幹不好,他們擅長的是耗資數百億的「南水北調工程」。可是現在該工程實際上已經失敗,調水效益遠低於預期,同時中國南北旱澇規律貌似又有變化。就一個水的問題,納稅人的錢花掉無數,事卻一點沒辦好。

總之結果就是,政府熱心的事皆為利來,該解決的事卻解決不了,連公序良俗也幾近崩潰。

真地沒辦法嗎?其實人類智慧早有結晶──這些問題理當依靠法律的權威、社會的自治和市場的競爭。在中國非得靠行政權力粗魯而低效甚至無效地艱難維繫,讓市民忍受生活環境的無序甚至癱瘓,原因很簡單,樹立法律的最高地位,放開社會的自治,都有損黨權,而競爭有損體現為國企利益的黨利。權、利兩傷,這不要命嗎。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