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星期日

王思想:日資撤退令人不安

對於如此重大的新聞,中國媒體竟然沒有給予報導,或許有難言之隱。
外資撤離中國,現在已經不是新聞。尤其廣東一些來料加工類企業,因為經濟下滑,倒閉嚴重。

但是9月25日在網上熱烈傳播的一則新聞,仍然令人不安。該新聞說,據日媒報導,由日本大企業的大佬們組成的經濟訪中團,22日拜訪了中國商務部,希望中方能夠對日本企業的撤退計畫,予以配合,使他們能夠迅速撤退,離開中國。

網上查閱後發現,日本經濟訪中團一事是真的。中國官媒也給予了報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21日會見日本經濟界代表團並同他們座談。至於會談的具體內容,官媒沒有任何實質性報導。

日本來了一個230人之眾的經濟訪中團,號稱史上規模最大,在中國活動了四五天就悄悄走了,不符合常理。

日本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遠超其他國家。在華國鋒、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之初,西方國家反應遲鈍,普遍不關注中國。日本企業率先對華投資,提供無息貸款、低息貸款,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起步。這也成為日本人認為他們對中國友好的重要理由。實際上,日本企業也獲得的不錯的回報,在中國市場份額長期保持一枝獨秀。尤其在電器領域。

隨後,西方國家的企業紛紛進入中國,中國對日資的依賴程度逐漸減輕。

1989年,西方國家集體對中國實行經濟制裁。後來,日本率先打破制裁,從中可以看出日本的實用主義策略,儘管這一行為遭受一些自由人士杯葛。

如今,日資真的要撤退了嗎?要知道,日資的撤退,與富士康等企業把生產線搬遷到越南、印度的意義完全不同。富士康的撤離,對中國的打擊,已經被多數中國人低估。何況,日本此次貌似不是單個企業撤資,而是大規模、集體撤退。

對於如此重大的新聞,中國媒體竟然沒有給予報導,或許有難言之隱。

在缺乏證實管道信心提供的情況下,我們對於日企撤資的資訊獲得是碎片式的。就連撤資的具體含義也不清楚。傳言說:日本經濟訪華代表團,要求中國政府設立專門視窗,簡化日企(資)撤出手續,幾乎是明著說了,現在用行政許可限制、拖延留存利潤匯出變成各地方普遍現象,引發日企抗議,而且企業級別溝通已經無效,只能靠高級別官員組團來抗議。

這就引出一個關鍵問題:「到底是利潤匯出,還是撤資關門?」如果是日本企業想把利潤匯回國內,遭受中國政府、銀行阻撓,日本此次僅僅要求匯款自由,那麼,就不算一個大問題。只需中國方面守法、守信即可。當初引進日本資金時,中國方面可以約定部分利潤留存中國,契約只需雙方自願、認可就行。如果是中方後來眼紅日本企業利潤,單方面設置障礙,阻撓利潤匯走,那屬於背信棄義。而如果此次日本企業的想法是全體抱團撤資,那就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會令經濟下滑的中國經濟雪上加霜——鑑於日本是「中國通」,日本企業的行為會引來西方企業的效仿。

外企撤離中國,原因基本上一樣:中國企業的山寨能力太強,中國企業的成本更低,中國政府部門的權力太大,吃拿卡要太嚴重。而此次日資撤離,應該還有一個原因:政治困境。

日本、美國,是50年來對中國最友好的國家,偏偏這兩個國家,遭受了許多中國人的妖魔化。對於美國的妖魔化,主要是一些不成體系的歪曲。對日本的妖魔化,則非常系統,從歷史侵略到經濟掠奪,然後,集中於釣魚島領土糾紛。

彈丸之地的釣魚島,不及俄國掠走中國土地的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其牽連的所謂海下石油資源也是瞎聯繫。但是,兩國的政客,均以釣魚島為藉口,煽動本國民族主義情緒。日本政客試圖以民族主義來獲取選票,中國某些人則是試圖以民族主義來彌補合法性。結果是導致了中日兩國關係的一再惡化。

現在,假若日資真的大規模撤離了,中國經濟必然受損,那些民族主義憤青失業之後,或許都搞不清是自作孽。相反,還有一些憤青叫囂說中國可以離開日本、日本卻離不開中國。其認知能力,與100度年前的林則徐差不多,愚昧透頂,以為洋人離開了中國的大黃和茶葉就無法大便。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關於此新聞的報導,是一張日本報紙的截圖。此截圖所反映的日本方面的意思是兩個:一,要求改善在中國的投資環境。二,日本企業撤離中國時,不要設置行政障礙。

日本企業並未堅定地要求撤資,他們也在與中國政府討價還價。無論如何,中國官媒應當儘快真實地報導此事,中國方面應當拿出誠意來挽留日資企業。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