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4日星期三

未普:从《人民日报》文章看习李的暗斗与明争

620
未普评习近平与李克强之间的明争暗斗。(粤语部制图)
Photo: RFA

4月28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了一篇署名李树杰的文章,题为"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凤凰网用"共产党人有话就放到桌面上讲"的标题转载,一些小网站则用"人民日报:把问题摆到桌面上,绝不能搞阴谋诡计、勾心斗角那一套"的标题转载。此文读来叫人匪夷所思。

该文先讲了一个发生在1926年的小故事。中共党员杨洵与重庆党、团创始人童庸生产生了工作分歧,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对二人进行了不偏不倚、公正严谨的批评,童、杨二人后来化解了矛盾,党组织重新团结起来。此文然后说,党组织内有问题有分歧不可怕,但应把问题和分歧摆在桌面上,发扬民主,认真讨论,辨别是非,坦诚相见,"这是解决问题、正确决策、维护领导班子团结、提高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方法……"。

这篇文章透露了几个信息:第一,文章讨论的不是一般党员之间的团结问题,而是领导班子的团结。第二,领导成员之间有问题和分歧,不是开诚布公地讨论研究,而是在背后嘀嘀咕咕,"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台上不说、台下乱说"。第三,这种做法,后果严重,小问题、小分歧变成大问题、大分歧,如此下去,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会陷于一盘散沙,失去战斗力,失去在群众中的威信,甚至会破坏党的团结统一。

至于为什么这些领导成员这么不顾大局,导致"党内生活庸俗化"的原因,文章用"老谋深算"、"利益算计"、"尔虞我诈"、"口蜜腹剑"等字眼,影射不愿把问题摆在桌面上的人。那么,文章影射的是谁呢?

即使你再无想像力,也会立马联想到眼下最惹人关注的处于胶著状态的习近平和李克强之争。习李二人早就不合,但是自从两个月前,习和李在两会上黑脸相向,两人的关系就从暗斗转为明争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公开化,现在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如果从该文开口马克思主义,闭口毛泽东思想的口气来看,作者的思路很符合习近平的思维,那么被影射的是谁,也就很清楚了。文中"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是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的经典语录。不过,那是毛1937年说的。现在到了新科技和全球化时代,新的自由主义还应该加上"网下不说,网上乱说"、"国内不说,国外乱说"。

借助于新科技和全球化,海外中西媒体对习李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直接了当的报道,和中国官媒的含沙射影形成鲜明对比。譬如,福布斯称,"李克强强势回归,习近平扩权受阻",CNN说,"也许明天醒来,习成了另外一个人"、明镜则云,"习李争夺制高点"、"习李已经黑脸,就等掀桌"等,非常热闹。

这说明几点。习近平和李克强双方人马均向海外媒体喂料,凡是国内媒体不敢妄议的消息,都可以在海外找到去处;其次,双方人马都在黑对方;再次,双方黑对方都不择手段;最后,双方都希望他们的海外爆料能助他们打赢这场博弈战。

在这场博弈战中,李克强首当其冲。对他的报道真是好话和坏话齐头并进,当然坏话还是多一点。譬如,说李管理经济无能,涉嫌对习近平"高级黑",挑动民怨,牺牲老百姓利益搞权斗等等;还说,李就是搞很多小动作,也撼动不了习近平,倒是自己可能连总理都当不下去了。由此可见,李的前程堪虞啊!

习李二人到底争的是什么呢?是民心?是影响力,还是权力?这两天网上广泛流传一条关于西山会议的消息,称经济大权将回归李克强。这条消息被多方观察者证实是假消息,但这条假消息传递了一个真情况,就是李克强对自己作为总理的经济决策权和执行权被剥夺非常不满,意图夺回。

在这场权力争夺战中,习李关系将如何演变呢?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习消李长,要么是习进一步巩固权力,李进一步边缘化。现在看,第二种可能性要远远大于第一种可能性。

如此,习近平的进一步集权,才真正令人担忧。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