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 序
朱學淵
1953年斯大林去世,1956年二月赫魯曉在蘇共二十大发表「秘密报告」,揭露個人迷信製造的暴行,開端了堅冰的解凍。毛澤東對斯大林素有隙怨,因之一度欣喜,於是當年九月舉行的中共「八大」氣氛相對宽松;然而東歐共產黨領導層發生混亂,波蘭和匈牙利相繼發生民眾騷動,赫魯曉夫受到蘇共內部和來自中共的巨大壓力。1957年蘇共試圖以批判「不健康傾向」來收緊已經打開的思想閘門,但帕斯捷爾納克的被禁小說《日瓦戈醫生》在西方發表,次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再次撼動共產主義營壘。然而,赫魯曉夫主政時期(-1965),繼續甄別斯大林時代積累的冤案,未再對自由思想者進行人身迫害;此間數十萬囚徒走出集中營,本書作者索爾仁尼琴即是其中之一。
亞·索尔仁尼琴(А. И. Солженицын,1918-2008)於羅斯托夫大學主修物理和數學;1941年畢業後應徵入伍,作戰勇敢而榮獲紅星勳章。1945年因其嘲貶斯大林和發洩不滿的私信被安全部門截獲,在東普魯士前線砲兵上尉任上被捕,被處八年強制勞動。1953年刑滿後流放哈薩克。之後於梁贊省任中學數學教員,並開始寫作,1960年著成中篇小說《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但出版受阻,1962年赫魯曉夫親准《新世界》雜誌予以刊載,勞動營黑幕立即引起轟動,西方評價其為「1920年代以來蘇聯文學關於政治主題的第一部主要著作」。索尔仁尼琴成名後繼續多產,1970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73年其巨著《古拉格群島》在巴黎出版,1974年他被褫奪蘇聯國籍而留居西方,1994年返國後繼續獨立特行,至2008年逝世。「古拉格」成為世界性的「勞動營」的同義詞,是其遺產,
1962年九月中共召開八屆十中全會,會上毛澤東以「階級鬥爭」恐嚇年初「七千人大會」上敢於批評他的黨人,並開始暗示黨內有「赫魯曉夫式人物」。由於政治氣候急遽變化,1963年二月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中文譯本未能見諸於市,而僅能流通於黨內供「內部參考」了。從其PDF影印封面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大學第一大隊·訓練處」和「庫本藏書·不得外傳」的印章,便可窺見這一事實。當然,繼之而來的就是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恐怖了。
1967年四五月間,我在北京地質學院獲此久聞其名的《一天》,僅花了幾個鐘頭就讀完,心卻被它重重地震撼了,反叛的性格和思想又添加了燃料,那是我人生歷程中經常被憶及的一站。半個多世紀過後,重讀到它的PDF影印版本,發現其中有若干明顯的錯譯和難讀的文句,於是花了幾天時間力所能及地將它整理成一個較好的,便於閱讀和保存的版本,留給後人。
2020年二月二十三日
А. СОЛЖЕНИЦЫН
ОДИН ДЕНЬ ИВАНА ДЕНИСОВИЧА
據《НОВЫЙ МИР》1962年11月號譯出
[蘇聯] 亞·索爾仁尼津 著
斯 人 譯
朱學淵
作家出版社原版
一九六三·北京
修訂電子版
二〇二〇·美國
目 錄
原版封面/ iii
輯序(朱學淵)/iv
代序(特瓦爾朵夫斯基)/vi
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1
附錄
為了未來而寫過去(西蒙諾夫)/131
為了使這永遠不再重演(巴克蘭諾夫〉/134
為了真理,為了生活(葉爾米洛夫)/139
人活著(迪姆希茨)/14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