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4日星期五

ManTank:疫情下的价值观撕裂:你为什么说服不了亲友?

对于一个具备现代价值观的中国人而言,要想在朋友圈挣脱亲友的关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别是在这场撕心裂肺的疫情之中,不管你是发出诘问还是表达愤怒,但凡和主流的调子有所不同,轻则"你说这些干什么,郭家有什么不好",重则"你到底是受了什么蛊惑,说这些离经叛道的东西"……

如果你还想试图摆事实讲道理,进一步说服七姑妈八大姨,通常结果不会改变——一定会屡遭痛击,沮丧无比。不管你如何恨铁不成钢,你都下定不了屏蔽甚至删除他们的决心和勇气。毕竟,那是你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是什么样的内在逻辑,造成我们能和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相谈甚欢,而对自己知根知底的亲友却无能为力?

战国策里面有个关于雄辩天才苏秦的故事。苏秦年轻的时候跟着鬼谷子学辩术,刚出师就信心满满的去秦国游说,结果盘缠耗尽一事无成。回到家里"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无人理解。等他闭关几年再次出山,凭借辩才说服六国合纵成功,再次回家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四拜自跪而谢。"

这个故事经常被国人当作富贵重要性的例子,但其实不完全是。苏秦这样名震天下的辨士,是靠他的辩才改变亲人的看法的吗?很显然,不是。他能改变亲人的看法,依赖的仅仅是财富和地位的变化。

一个族兄和我一起长大,儿时人丑学业差,周遭不待见。偶有插嘴,无人应答。多来不见,在乡下当了个村干部后,在家族内部事务上颐指气使,一言九鼎,哪怕满口胡言竟然无人敢反对。

这里面所包含的中国式的残酷现实就是,对于知根知底的亲友而言,对于你的言语分量的判断,完全不会是你所期盼的"事实"或者"道理"。不管我们多么不愿意承认,这是在中国数千年专制传统中,培养出的赤裸裸的功利价值观。

事实上,我们作为不可能扯着头发飞离人寰的凡人,无时无刻不在社会的坐标系承担自己社会角色所对应的那一份审视。在一个公民意识普遍缺失、常识逻辑被轻易绞杀的社会环境中,大部分人看待你,并不是从你的价值观正确与否出发,而是从你既定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出发。官高则学问大,卑微则所言轻。

常人更愿意受可见的利益的左右,而不是你说的那些形而上看似遥远的公平正义、人性关怀。对于父母长辈而言,你永远是吃的饭不如他尝的盐多的儿女晚辈;对兄弟姊妹而言,你是一年一次坐在麻将桌前直呼乳名的熟悉的陌生人;对同学故交而言,你是酒局饭桌上缅怀学生时代的媒介;对上级客户而言你是他们召之即来的人肉鼓掌机……

你讲什么、对不对不重要。你的社会身份预设了你的言语意义。

他们对你的期望,并不是你成功塑造了自己的价值观,成为一个正常、正直、正气的人。而是你能不能契合这个社会对正常和成功的定义。哪怕这种定义是他们也在唾骂的扭曲现象。你是个老师,那么只希望你照本宣科,顺便帮他家的孩子指导一下作业;你是个医生,希望你好好看病,顺便帮他留一两个专家号;你是个公务员,希望你节节高升,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帮他走点门路……

总而言之,由于你和亲友是利益共同体,是生活中息息相关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他们更关注你现实的情况,而不是你的价值观和理想。

从这个角度说,我并不赞同在亲友之间寻求价值观的认同,或者一定要争高下的布道。点到为止就好,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强行沟通只会引发没有必要的撕裂。当你不愿意参观皇帝的新衣,更不愿意叫好的时候,已经注定了自己的少数派立场,特立独行其实是应该在意料之中的。你的言行,他们能够理解,那很难得,不能理解,也是这个郭家的常态。很多人经历过现实严酷的洗礼,又被选择性的信息喂养,自然而然会产生常识的缺失、人性的萎缩。不能责怪他们太愚昧、太胆小或没有正义感——在血淋淋的现实中,这是一种过高的道德要求。以求同存异的姿态,去理解,去包容,他们并不是我们的敌人。

这种理解和包容,是不是说我们就一定要缄口不言或者顺从他人希望呢。

当然不是。真理既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就要有当少数人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对抗,而是在坚持自我的价值观之外,对亲人尽责、对好友尽义、对陌生人尽仁,价值观既是高山仰止的精神指引,又是现实生活的根本原则。我们仍然和普通人有正常的交集,该谋生去谋生,该生活去生活,该恋爱去恋爱,正常世界的热爱不曾削弱半分。让身边的人切实的感受到我们的追求和坚持,不仅没有妨碍应尽的社会义务,还具备远超所谓正能量的真实和坚韧。

所以你的任务其实就是自我的不断激励,不断奔跑,在正确的方向上,找到那些同声同气的人,相互砥砺、奋力向前。你不能教育亲友的东西,最终现实会教育他们。

在这个脊梁永远不会断绝的土地,你迟早会听到或微弱或有力的回应。呐喊的真正意义,正在于此。

2020/2/13

——作者脸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