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星期三

未普:習近平主義的美國內容

RFA 20221221

去年9月,筆者曾寫過一篇「拜登主義的中國內容」。本篇將討論習近平主義的美國內容。將二者聯繫起來看,可能會有一些有趣的發現。

拜登主義正式誕生於2021年8月美軍狼狽撤出阿富汗之際,其重要內核與中國有關。對撤軍之舉,拜登解釋說,這並非是關於阿富汗的決定,而是關於美國將開啟「實力使用新時代」的決定;在這個新時代,美國將專注於對抗中國和俄羅斯,特別是中國;對正在崛起的威權主義,美國將聯合盟友共同對抗。這就是拜登主義。拜登主義的確立,標誌著美國對華戰略正式發生了180°的轉變,從克林頓、小布什總統時期以接觸為主的戰略,經過特朗普,轉換為拜登主政政的以競爭為主的戰略。

另一方面,在習近平執政這段期間,中國的對美戰略也發生了重大轉變,一種可以稱之為習近平主義的中國對外關係思想應運而生。本文將討論以下幾個問題:甚麼是習近平主義?習近平主義的對外關係是何時產生的?其主要內核是甚麼?

關於第一個問題,本文借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資深講師張峰的習近平主義(The Xi Jinping Doctrine)概念。張峰於2019年7月30日在美國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刊文「中國對外關係的習近平主義」(The Xi Jinping Doctrine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從習近平主義的角度探討了中國對美戰略的思考與變化。他說,習近平主義是體現在習近平言論、著作和指示中的思想體系,其表層參考框架是「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內設三個認知框架:「民族復興」、「命運共同體」和「中國貢獻」。張鋒認為,習近平主義凸顯了21世紀中國對外關係的挑戰。

在我看來,談對外關係的習近平主義不能不談習近平不同於前任的思維轉換。和江澤民和胡錦濤相比,習近平在自己任期內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對外關係理念,如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東升西降、平視世界、中國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等等,都是習近平醞釀數年的思路。特別是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都是習上任不久就提出來的。習近平主義的對外關係新思路,並非是被動地應對美國政府對華戰略的邏輯轉換,而是習近平的主動轉換。

這種轉換,從時間上看,實際上從習近平上位時就已經開始了。2012年,習近平剛上台時,國內一些國際關係學者認為,新領導層在外交方面,應會延續以前的政策,不會特別積極。但習在外交上的新戰略和主動出擊的大動作讓他的智囊們很快跌破了眼鏡。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這樣解釋習的外交新思維︰「習近平的積極外交政策主要源於他自身的志向、信念和戰略要求。」習近平的「大國外交」戰略最早披露於2012年,旨在立足世界,謀求中國利益。2014年,習提出中國要努力贏得「國際地位」,「讓中國夢走向國際舞台」。之後,他又屢次表示,「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就是「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等等。

那麼,習近平主義的重要內核又是甚麼呢?依我之見,拜登主義的重要內核是對抗崛起的威權主義中國,而習近平主義的內核則側重於美中爭霸,實現共產黨的使命。這個習近平主義解釋了,為甚麼習近平的對外政策在他上任不久,就放棄了「韜光養晦」,轉為主動出擊;也解釋了為甚麼習不厭其煩地要講好中國故事,強調為世界問題提供中國方案;還解釋了為何習總是強調美中之爭是制度之爭和意識形態之爭。最後,習近平主義還解釋了,為何習認為這個世界越來越危險,中國的敵人正試圖對中國「訛詐、遏制、封鎖、極限施壓」。同時,它還解釋了為何習近平堅持和普京建立不是聯盟勝似聯盟的關係,等等。挑戰美國霸權,是習近平主義核心中的核心。

由此,我們或許可以得出如下結論:1)美國和中國在兩國關係上都發生了思維轉換;2)中國的轉換早於美國,習近平自上任起就有備而來,而美國則是經歷了三任總統,從奧巴馬、特朗普到拜登才完成轉換;3)美中關係的現狀是美國被動反應中國轉換的結果,而不是相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