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推薦我看一部紀錄片《香港人——JIMMY LAI爭取自由的非凡鬥爭》,看完百感交集,心潮澎湃。黎智英在香港民主運動中的感召力,他的犧牲精神,我們都是見證者,影片多了他自剖胸臆﹑慷慨陳詞的細節,他參與民主運動的初衷與理想,他的道義與膽色,他對家人的欠意,他直面邪惡勢力的無畏與堅忍,讓我們看到一個更真實而豐富的黎智英。
這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為何與香港不離不棄,在他身上,哪些是香港人共有的品質,又有什麼個人的精神素養足以作為我們的表率?
想到這些,又想起他和泛民的關係,想起他們在與中共交手過程中,與本土派的分歧,我只想說,時至今日,民主派內部的爭執,都應該﹑也可以放下了。我們面對共同的強敵,我們無一例外被打壓,我們處在最艱難的時期。在起死回生的關頭,關於鬥爭策略的爭論,已經成為歷史,其間也不涉及背叛與輸誠,只是各自對時局的判斷不同,策略取捨不同,有些人決絕一些,有些人還想作最後的爭取而已。
現在回頭看,本土派在本土意識上,的確覺醒得更早一些,他們對中共的幻滅也更早。在民主派與中共談判那時,我也未有本土意識,我只痛心於民主黨中了中共「二桃殺三士」的奸計,也對民主黨過於獨斷專行深覺遺憾,如此而已。
實際上,信錯中共的又豈止民主黨,美英等民主國家政要,被中共韜光養晦的花言巧語迷惑了四十年,近日佩洛茜在演講中,承認讓中共加入WTO是一項錯誤,等於給中共一張空頭支票。香港人中力主與中共談判﹑爭取中共讓步的更不在少數,發起佔中運動的陳健民﹑戴耀廷等學者,也曾經對中共寄予希望,多次談判失敗後,才走上政治抗爭之路。
每個人對問題的認識都有一個過程,與中共決裂,是魚死網破之局,有一線希望就應爭取,避免香港的沉淪。當事無可為,黎智英與民主黨領袖們也拍案而起,翻臉掀枱,投入反送中運動最前線,壹傳媒始終是香港人抗爭的燈塔,最後,他們泰然承受牢獄之苦。
一個人為香港根本利益,可以做到這個地步,不管他在鬥爭策略上曾經有過什麼誤判,他們的犧牲已足以彌補一切。
政治不是意氣之爭,政治是輸贏之決,我認為本土派與泛民在鬥爭策略上的爭執,互相之間的攻訐,至此都可以告一段落,放下包袱向前看,抱團取暖,共同對敵,那才是我們當下應有的態度。
多年辛苦遭逢,面對災難結果,這是香港人共同的宿命,我們唯有共同承擔,更堅忍地捱過黑夜,等待黎明。「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甚凍餒」,比起黎智英和其他深陷黑牢的民主義士,我們更應該寬容看待歷史,尋求共識,把路走下去。這是我看完影片後第一層想法。
其二是,這幾年來,西方民主國家有負於香港和香港人。美國為對付中共,出盡九牛二虎之力,頻密推出打擊中共的法案,又致力於整合西方陣營,香港可能不在他們的法眼之內,美英等國對香港的支持,始終口惠而實不至。
香港與大陸一水之隔,香港人的民主意識對中共具有根本威脅,這是中共要滅了舊香港的根本原因。民主國家若更看重香港問題,揭露中共的偽善與窮凶極惡,更有利各國人民認識中共的本質,有利全球的反共浪潮。西方政客忽視香港的地位,只給予道義支持,實際上錯失了很多更有力打擊中共的機會。
香港是一顆釘子,插在中共的心腹之地,這顆釘子被中共拔走,中共少了很多痛苦,而民主國家要承受更多壓力。長遠來看,散失在不同國家的香港人,需要有一些統籌和規劃,需要統一行動,把力氣用在遊說西方政客之上,這方面值得大家多作探討。
其三,要說服西方國家,最好聚焦於少而有力的議題,看完這部影片,我突然想到,如果我們集中力量,多多宣傳黎智英個人形象,推動更多有影響力的國際人士,遊說各國政府提名黎智英角逐諾貝爾和平獎,這可能是一個凝聚不同政治光譜﹑統合不同政治目標的議題。
試想一下,若黎智英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那對香港人將是何等意義的鼓舞與支時,對大陸人的反共鬥爭,又會有多大的激勵,對世界各國人民反抗獨裁統治的政治運動,又會發揮多麼大的促進作用。
至於對中共的打擊,那就更不必提了。中共以國安法平定香港人的抗爭,以為從此歲月靜好,一旦黎智英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就將成為他們永遠的噩夢。
黎智英已有足夠的國際知名度,他的事跡可歌可泣,足以打動不同民族與國家的人民,再加上今日香港廣受國際關注的悲劇命運,只要焦點集中,相信不難引起西方社會的重視。
黎智英為香港作出犧牲,主觀上基於他的道德勇氣與宗教情懷,他不會太在意這樣的榮譽,但這不是黎智英一人的事,是關乎所有香港人,甚至是世界愛好民主自由的被壓迫人民的共同的利益所在。
印象中黎智英曾進入諾貝爾和平獎評選名單,只是沒有得獎,但落選不意味著永無機會。最重要的是,黎智英會變成一個鮮明的反共符號,一種強大的政治感召力,議題在一日,一日都有凝聚力,若有幸得獎,黎智英將與劉曉波一樣,他們的形象將高懸國門,永照千秋。
看完影片有這些想法,立此存照,供各位參考。
——作者臉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