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9, 2019
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一路蜿蜒曲折初期。許多人以為可能只是短期的貿易逆差之爭,關稅談妥後自然會落幕。然而當美加圍堵華為時,貿易戰一度轉為科技戰。川普以維吾爾集中營為由,封殺海康威視等監視器品牌,貿易戰又變成美中人權的普世之爭。
後來,盧比奧(Marco Rubio)等參議員提案立法,清查華爾街中利用反向併購(Reverse Merger)借殼上市的中資,連美國聯邦調查局都開始抓捕透過學術交流進入美國,竊取敏感技術的中國間諜。甚至到最近的NBA球團經理聲援反送中遭到中國抵制一事,在美國鬧的沸沸揚揚,儼然連美中的金融、國安、文化衝突都已經成為貿易戰的主軸之一。
圖片來源:Pixabay
當美中貿易不再只是貿易數字上的針鋒,而是美中衝突對立的大盤點,並且開始往不可逆的方向脫鉤(Decoupling)時,才讓人驚覺:美中之間已經是全面性及長期性的對峙,幾乎可稱為當年美蘇冷戰的2.0升級版。
若要論及美中新冷戰與過往美蘇冷戰之不同,美蘇冷戰時,彼此壁壘分明,貿易、發展模式截然不同,地球彷彿剖成兩半變成共產主義世界與資本主義世界。隨著1979年鄧小平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政策,解除中國勞工移動到沿海找工作的禁制,用廉價的勞工、特區優惠等,吸引外資投資。
對於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來說,地球上等同突然冒出上億名的廉價人力,為獲最大利潤,也促使西方社會採取抓兩頭(品牌、銷售)、放中間(亞洲生產)的全球產業佈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亞洲四小龍的形成。自此西方社會與中國,在龐大的經濟效益驅使下,儘管彼此仍有意識形態、文化上的差異,但仍可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共同追求最大利潤。
回顧歷史之後,我們再回頭看現在的美中衝突。會有這樣的情況產生,乃是源自於二戰之後,以美國為首所建構自由民主價值為基本的國際政經秩序,慢慢受到中國經濟崛起,試圖破壞原有秩序架構的挑戰,而美國必須要回應這樣的規則破壞者。
但破壞秩序架構只顯示在經貿上而已嗎?還是另有原因?
若我們將中國的近代史粗略分成三部分:在1949年共產主義革命之前,中國需解決挨打問題;到了1949年後毛澤東領導的時代,則要解決人民挨餓的問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中國卻逐漸在人權、民主等實踐上成為地球的後段班,遭國際訕笑、辱罵。
以2008北京奧運為例,中國聖火在全球傳遞期間遭受許多抗議,引來國際社會對圖博人的同情。對此中國政府竟將原因歸結為「中國的聲音跟文化影響,在國際上沒有相應的地位」。於是,中國開始要著手來解決「挨外國人罵」的問題,這就是美中衝突根本性原因的開端。
以人權為例,作為一種基本的普世價值,若要不被批評,難道中國要停止壓迫圖博?或是開放民主?這些情況都可能危及到共產黨的統治,所以不可能採取如此的策略。於是聰明的中國共產黨就想出了一招:只要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權文化,透過大外宣政策強化國際宣傳,搶下國際話語權,與歐美強權所主導的普世價值相抗衡即可。既可不用冒著改革會失去政權的風險,還可伴隨著中國的全球擴張,一次性的回答完來自民主世界國家的質疑。
為了達到在文化底蘊上分庭抗禮的程度,中共必須要建構新的歷史論述以及對中國人民的重新洗腦。2012年底,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發表一篇名為《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報告。指出中國發展需要有的「三個社會主義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四年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加碼提出「文化自信」,並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
川習。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自此,中國更加確立就是要跟西方世界表態,中國不玩你西方民主國家那套「普世價值」。因為中國的文化特殊性,你們這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所謂的「普世價值」其實不是普世的,而是西方的。如果西方有西方的普世價值,那咱們中國自然有中國的人權。在中國官方的網站上,也確實明白昭示了中國的基本人權為生存權跟發展權。
若從中國對於自身文化的特殊性為出發點,乍看之下好像有其道理。只要將中美衝突變成「文化上」的根源,真的很容易讓中國替自己找到自己特殊發展道路的藉口,而不需要與世界的人權價值接軌。為了上述的生存與發展權,明明是把維吾爾人抓進去集中營的行為,但在中國就可以硬是解讀成利用「再教育營」讓他們學習新的技能。讓「中國式的相對主義」替中國獨裁、威權、打壓人權找很好的藉口。
但可別忘了,「人權」之所以是普世價值,是因為他有著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都可以普遍且共同享有保障。況且從字面上的解讀,它都叫做「人」權而不是「中國人」權了,自然不該有什麼中國文化的特殊性存在才是。從價值觀來看也好、意識形態的對壘也好,在在都顯示出,中國這樣定義其自身不被普世所接受的文化的結果,才是導致了中美新冷戰格局的起因。
美中在根本價值對立上,已然呈現一種不可逆的撕裂,回不到柯林頓時代透過積極交往,無視對方缺陷,以為帶領中國登上國際舞台,中國就會遵守國際規矩的妄想中。
受資本全球化影響,台灣又還有許多親中政客、中國代理人要將台灣往中國拉攏,我們自然不可能在美中衝突當中置身事外。我們應該思考的是,該如何面對以及抉擇,是要走向中國式那種將生存與發展當作人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模式?還是台灣社會較熟悉,社會各階層的不滿仍有管道可以發聲、有自由表達權利的模式?
國際政經局勢正在飛快重組,當世界隨著美中分裂再度變成兩顆地球時,不會出現柯文哲此類投機者所謂的兩邊押寶這個選項。不是自由人,就是奴隸,筆者認為,這個選擇不難。
作者本身是個工科人,誤打誤撞走進政治的領域後就回不去了,曾經擔任過基進黨的中執委,現為電台主持人。
——思想坦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