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星期六

西方文明为何胜出中国文明?

原创 格海 每天为你读一本好书 2024年10月29日


别看现在很多人敌视"西方",但中国人的话语体系,其实早就是"西式"的了。因为现代社会,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自由民主、个人主义等理念,只是很多人在理解上很难准确罢了。

这些理念是西方人最早以概念制度的形式发明出来的。但不等于古代中国人没有那些念头。古代中国人也有朴素的自由民主、个人主义等理念,只是没有将它们"开"出来。之所以没有开出来,是因为中国特殊的社会结构。

中国文明是一种早熟的、并且相当高级的文明。但,它只适合社会精英,而不合适普罗大众。社会精英由于掌握了这套特殊的伦理标准,所以能够利用它们来治理社会。传统中国只需要"自然经济",而缺少发展科技、工商业的精神动力。所以,我们逐渐跟中国之外的世界脱节了。直到西方殖民运动,打开了所有类型的传统社会。

那么,中西文明的根本差异,究竟在哪里?我认为是,只有西方文明,才保留了古代文明的精髓,并且能够将这个精髓不断发扬光大;而其他文明,都抛弃了古代文明的精髓。西方文明保留的方式,是建立了民主社会;其他文明抛弃的方式,是建立了等级社会。

那么,古代文明的精髓又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最早的文明都在宣扬这样一种朴素观念:所有人都是"天""神"的复制品,天生都是完美自足的。例如中国的盘古、女娲,他们造人是根据自己的形象来造的;西方的"上帝"造人,亦是如此。

但,只有西方文明,在进一步探索:"神"究竟是如何造人的。因此,为了弄清楚这个天大的秘密,西方发展出了高度形式化的哲学、科学。并且,这些知识激励着每一个人都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也就是说,只有西方文明,才在一直"务虚",它激发着所有人都去发现和创造生命的奇迹。

因此,西方人一直生活在语言游戏中。他们发明了生命起源学说,DNA,量子力学,E=mc2等等。西方人将生命的本质定义为"信息"。人们通过信息,而创造生命的"负熵",即生命的开放性、新的能量和新的生命形式。

"人"等同于"神",这是西方对古代文明精髓的保存。因此,他们的宗教变迁,其实也是对人的尊严的不断肯认。柏拉图的《蒂迈欧》是这样描述创世的"匠神"是如何发明人类的:

"匠神经过推理发现,在自然的可见的事物之中,没有一种无理性智能的造物作为一个整体会比有理性智能的作为一个整体更美好;而理性智能不可能在任何与灵魂相分离的东西中出现。出于这种推理,当祂构建这个宇宙时就把理性智能放在灵魂里,而把灵魂放在身体中,以便这样造出的作品自然地至善至美。因此,根据这种合理的推论,我们必须说,这个宇宙是依神的先见而生成为有灵魂和理性智能的真实的生物。"

柏拉图认为,宇宙是包含一切生物的生物:"因为匠神想要的无非是使宇宙最相仿于可理知的生物中最美丽的,各方面都最完满的,所以祂就制造了这个唯一且可见的生物,内含一切在自然本性上与它同类的生物"

其实,柏拉图的上述思想,中国的老子也有。只是,中国人在社会设计上,过早地被"大一统"了。无论单个中国人多么聪明,其才智都被这个"大一统"给摁住了。中国人的精神高度,也就止于先秦了。

道德经第十章
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zhì)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一章最难理解的,是第一句,其中有一个拦路虎"载营魄"。"营"其实是"大本营"的意思。甲骨文中,"营"字上"火"下"宫",有守卫的意思。可见,"营魄"就是人的"固本培元"中的"本元"。人的"本元"就是一个人的精气神。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身体应该守护着灵魂,这样才能够"抱一",让人不离于"道"。"一"是"道"的属性,指宇宙万物一体。老子的意思,就跟柏拉图《蒂迈欧》中的意思一样:人的理性智能,不应该与灵魂分离。所以,需要努力地"抱"着自己初始的完美、自然状态。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一个人只有在精气聚集的时候,才能达致柔和,此等状态,就如婴儿一般,既不固执,又能感知一切。尼采在其哲学中提出了人生的三种精神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婴儿是最高的人生境界,因为它象征着纯真和自然,以及生命的无辜和创造性。遗憾的是,由于社会形态的限制,中国人生下来,其纯真就被"教化"掉了。五千余言的《道德经》,作者"老子"究竟有无其人,可能还是一个疑问。这个"异类"实际上是中国文明的绝响。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玄鉴"是指灵魂的幽深如镜子。人的灵魂容易被人类的不当欲望所污染,因此,需要不断"涤除"(洗刷)内心杂念这样才能尽可能少一些瑕疵。"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传统中国的社会治理,是一套固化的等级伦理,因此是非常"有为"的。有为的结果,就是人的心灵世界不再属于自己。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灵魂之门应该是敞开的,但我们应当持守着"道"的母体,让自己处于一种虚心状态,准备接纳一切。"雌"也代表着人的灵魂之生育性和成长性。"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灵魂的敞亮,让一个人的心智不陷入技巧之中,而是通达一切。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是指,最高的道德是幽深的、容纳一切的。"玄德"表现在为人处世上就是:孕育一切,养育一切,但却不去占为己有,有作为但却不自恃有功促成事物的成长但却不凌驾于其上。

综上,老子的思想,与西方文明的精髓是高度一致的,即将人的精神高度定位在个人灵魂能够拥抱整个宇宙自然,从而,人也就有了精神不断成长的自由空间。而且,这种接纳万物本身,不仅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道德自觉。如此,人的自我实现,就成了人之为人的当然之义。

西方文明之所以胜出中国文明,不是因为中国古代文明不行,而是因为我们在"大一统"之后,中国人不再追求语言游戏活动了。正是通过语言游戏,西方文明不断编写新的宇宙信息,并以信息"负熵"为生命,其文明的生命也因此获得了不断新生的能量。

本人已经解读了《道德经》的前十章,还没有发现任何腐朽的思想。要想读懂这本经典,我们需要理解人类所有文明现象。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西方文明,我们也就不可能真的读懂老子哲学的玄妙之处,以及中国文明为何早熟、而现在必须追赶别人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