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球評「左盃」石明謹日前於臉書評論「宣揚祖國」。該文表示,本屆奧運中國羽球女子雙打選手陳清晨為抗議對手擊球喊聲太大,在得分時持續高喊「操!」、「我操!」、「我操你媽!」、「我去你媽的!」。這段「視頻」在微博上博得中國網民的滿堂大彩,認為這是讓全世界都聽到了「偉大的中國話」。而數日前,於中國天津展開的第二次美中會談,正是這聲聲的「操你媽」空谷足音的點題,讓華盛頓聽到了中國上下的聲聲呼喚。
中國對美持續高分貝嗆聲
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薛曼(Wendy R. Sherman)於7月25至26日訪問中國。在天津安排的兩次會面中,先後見了外交部副部長謝峰與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根據拜登政府官員表示,雙方行禮如儀、誠實坦率交換意見。而所謂雙邊「誠實坦率交換意見」,意味雙方連談判都稱不上,只是「各言爾志」後,確保溝通管道不斷,更遑論取得甚麼樣的共識。
所以本次會面與數月前在阿拉斯加的碰面一樣,看秀重點都在雙方的表態。謝鋒的講話精彩,風格一如其它中國「行走的外交詞典」式戰狼丰采。除了敦促美方修正把中國當作出氣筒的惡習,「好像不扯上中國,都不會說話做事」這句夠水平外;批評美方「既要壞事做絕,還想好處佔盡」也是修辭滿分、誠意十足。
但最重要的一句就是,謝鋒點出了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實踐,也就是「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謝鋒表示,這種三分法實際上就是遏制打壓中國的「障眼法」。「對抗遏制是本質,合作是權宜之計,競爭是話語陷阱」。「有求於中方時就要求合作;在有優勢的領域就脫鈎斷供,封鎖制裁;為了遏制中國,不惜衝突對抗」。謝鋒如此洋洋灑灑,也算是充分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驗,將自身「七分發展、兩分應付、一分抗日」的智慧,套用在分析美國外交政策上。
但在這些會談中激烈暴衝的批評後,謝鋒卻向中國媒體表示,他已向謝爾曼提交了兩份清單。一為「糾錯清單」、二為「重點個案清單」。
糾錯清單包含:中國要求美方無條件撤銷對中共黨員及家屬的簽證限制,撤銷對中方領導人、官員、政府部門的制裁,取消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限制,停止打壓中國企業,停止滋擾中國留學生,停止打壓孔子學院,撤銷將中國媒體登記為「外國代理人」或「外國使團」,撤銷對孟晚舟的引渡。
重點個案清單則包含:中國將部分留學生赴美簽證遭拒,中國公民在美遭受不公正待遇,美不法分子滋擾、衝撞大陸駐美使領館,美國國內仇亞、反華情緒滋長,中國公民遭暴力襲擊等個案,向美國表達嚴重關切,要求美方儘快解決,切實尊重、保護中國公民和機構在美的合法權益。
無論是依照「當代外交慣例或簽約的習慣羅列請求清單」,或是「別看你今天鬧得歡,小心日後拉清單」的「革命外交風格」,在這樣「前倨後恭」的「先大發脾氣,再委言相求」這種「有中國特色的」花式外交手腕後,薛曼又與王毅會面。王毅的幽默點則是在與薛曼會面前,就在前一日電視專訪中,批評「美國用一種『高人一等』的態度對待其它國家」、「美國沒有學會與其它國家平等相處,中國有責任教會美國該怎麼做」。
但到了薛曼與王毅正式會面後,王毅卻只是唸咒般地重申雙方早已知道的事。「要防止中美關係失控」,「華盛頓應當尊重中國的「底線」,包括新疆、西藏和香港與台灣問題的立場」。薛曼面對謝鋒與王毅兩人這種「前倨後恭」,除了照稿念的把美國希望合作的清單,也就是核不擴散、氣候變遷與朝鮮問題,傳達給兩人外,其它時候雖然嘴巴說期待「激烈爭辯」,但實際上都是抱持著「不期不待沒有傷害」的語氣,說明這次來並不期待任何成果與後續發展。各家外媒所謂的微解凍與少爭論,也只是聊備一格,掩飾不了雙方毫無交集的現實。
戰狼口吻都是暗巷口哨
各方觀察家本來預計,今年10月在羅馬的20國集團峰會,是拜登與習近平兩人舉行面對面會談的可能時間點。而且在本次天津會談,各家媒體也普遍相信,雙方外交高層是否能敲定日後首腦會談,將是雙方關係進展指標。但白宮發言人莎琪面對記者詢問雙方領導人會談可能性時則表示,本次天津會談沒有涉及這個話題,這更不是本次會談的目的。
相較之下,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在阿拉斯加雙方爭鋒相對的會談結束後,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也就是外交第一把交椅的楊潔篪曾私下告訴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樂見在中國大陸舉行後續會議,布林肯當時回應「謝謝」;楊潔箎追問布林肯是不是代表同意雙方頭人會面?布林肯僅說,「謝謝就是謝謝 (Thank you means thank you)」,清楚表明美國無意再舉行類似這種各說各話的會面。
一邊是美國不疾不徐,呈現出「哀莫大於心死」的態度來面對雙方關係;一邊是中國大吼大叫後,先是期待下次會面,又是開清單「拜託對方高抬貴手」。這麼看來,並不是許多觀察家所言,是美國有求於中國,而是中國有求於美國;更不是這些觀察家所說,是美國急於與中國和談,反而是中國急於與美國和談。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就算中國外交部另一位排序於謝鋒之前的副部長樂玉成,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強調,「美國要看清世界的變化、適應變化、糾正錯誤」;但北京人民大學國際關係系的中國外交宗師時殷弘就坦白表示,真正應該看清國際局勢的,反而應該是北京政府。北京方面遲早得認清,當下中國面對的國際環境壓力與挑戰是空前的,要改變現狀就必須改變國策。但對領導層來說,卻不可能承認錯誤。因為「承認錯誤的成本遠高於改變政策的成本」,所以只好「一條道走到黑」。
同時,《紐時》也指出,習近平之所以在鄭州大水肆虐哀鴻遍野之際,仍然開拔前往西藏「調研考察」,除了相信中共內部統治的堅若磐石外,更重要就是看到了國際環境的不友善。西方國家持續對西藏、新疆與香港的人權狀況提出實質的觀察報告與制裁手段;且中國與印度因為西藏邊界爭論和達賴出逃達蘭薩拉,雙方因此長期交惡。尤其最近中國又頻頻與巴基斯坦接頭,向阿富汗塔利班伸出橄欖枝,意圖填補美國離開此區的權力真空,這些都一再顯示中亞現況影響當地政局,讓北京方面如坐針氈,必須要讓中央第一把手親自前往督軍。
拜登主義回應聲聲「操你媽」
上期《經濟學人》以「拜登主義 (Biden's China doctrine)」作為封面故事,強調拜登主義的對中政策,除了廣為人知的「對抗、競爭與合作」三路徑外,更重要就是執行一種軟性保護主義(soft protectionism),在所有高科技產業與基礎工程上排除紅色供應鏈,將分工拉進與美國共享價值與制度的盟友圈內。
但《經濟學人》該文認為,與中國的經濟脫鉤,反而會導致中國取得競爭優勢。因為中國經濟體持續膨脹,未來勢必成為世界第一。中國的資金與市場對許多中小型國家仍相當有吸引力。如果東南亞國家若要在美國提供的安全保障,以及中國提供的經濟動能上做出選擇,則東南亞有些國家像是菲律賓、印尼或馬來西亞,是真的有可能投靠中國。甚至,美國的核心盟友英國與歐盟,都有類似「不該因為反中情緒而讓外資卻步」或「歐盟目前與中國的貿易量超越美國,因此要歐盟整體投入美國對抗中國的事業,多數國家是缺乏熱情的」這些說法。
但現實是,美國在脫離川普主義的「單幹」,走向拜登主義的「抱團」後,美國首先懸置對歐盟空中巴士集團的關稅與相關的懲罰措施,並且在北溪二號俄德天然氣輸送管線上讓步,持續釋出善意拉攏歐盟與俄羅斯組成抗中聯盟的作法已經收到成效。另外,英國、加拿大與歐盟史無前例的與美國對新疆問題提出共同制裁方案,甚至讓歐洲議會無限期凍結《中歐投資協定》也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更重要的則是,在G7與NATO峰會中,美國讓各國發表正式聲明譴責中國的不當影響力,並主導以美國為首對抗「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計畫「重建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 B3W)。
美國上述這些操作,讓中國這聲「操你媽」的暗巷口哨無論吹得如何響徹雲霄,都無法掩飾拜登主義步步進逼下,中國的進退維谷。縱使《經濟學人》基於全球自由市場制度維繫的核心精神,一再提出拜登主義軟性保護主義可能對自由市場機制的危害,以及現實面中國對世界各國的吸引力;但在華盛頓這半年來外交槓桿的操作下,拜登主義除了抱團拉緊了更多同盟外,更在美國國內逐步法制化,讓全美對中加速脫鉤成為新的共識。
商業上,亞馬遜近來嚴厲取締人工刷評的假訊息賣家,就是一個全民無懼全面脫鉤的重要訊息。也就是,一群人玩遊戲,與其跟一個不停惡意作弊的人玩,不如直接將這人排除在遊戲之外,大家的實質成本和情緒成本還都比較低。一旦這種「認賠殺出」的心態成為美國國內的普遍共識,甚至有人會從本來預期與中國脫鉤會慘賠的狀況,找到另一種與中國脫鉤,卻能夠降低「信任成本」的收益路線。
原本「氣候變遷」與「核不擴散」兩大議題,作為拜登政府指定可與中國合作的項目,看似成為了中國可以操作的外交槓桿,以博取更多有利中國的條件;但當這種經濟脫鉤與政軍對抗、競爭,成為美國國內普遍共識後,上述的兩大議題如今看來,反而不像橄欖枝而更像最後通牒。
——思想坦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