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燕京饭店,还有一段掌故:该饭店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涉外饭店之一,原名“复兴饭店”,英文名称为“Fuxing Hotel”,老外读出来不免匪夷所思,为免误会起见,始改现名。但复兴门外大街的英文名,过去一直按汉语拼音写作“Fuxingmenwai Dajie”。
最近这条马路热闹非凡:一是中央电视台继《大国崛起》之后,新推出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引发热烈反响;二是军事博物馆为配合宣传,举办了同一主题的大型展览,各单位、学校组织参观,一时门庭若市。本人很想向北京市政府提个建议,干脆把复兴门外大街改名“复兴之路”。
为与其姊妹篇作一比较,我耐心地将《复兴之路》看了一遍。去年《大国崛起》介绍各工业化国家的成功历史经验,引发了国人对普世价值观的热烈讨论。今年3月,温家宝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说“民主是普世性价值”,被认为是中国在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复兴之路》强调的主题是“中国特色”,可惜在某些历史与现实的表述上多有曲笔隐讳,影响了理论上的说服力。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民国时代常见的政治口号,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也会成为独裁者煽情的春药。国民党就曾利用抗战时期高涨的民族热情,推行“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谋其“以党治国”之私,结果被民心唾弃。遭遇惨败退踞台湾后,还长期以“复兴基地”自命,直到蒋经国时代才改弦更张。
58年前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时中国各进步阶层和党派的建国共识,是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但自50年代起,由土地改革到合作化,从四马分肥至公私合营,当国家掌控了全部经济命脉之后,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引发了大饥荒,令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倒下至少3000万。历经“反右”到“文革”结束,建国之初光彩熠熠的民主承诺,剥落到只剩下专政。中国的现代化至少被延迟了20年。
理论探讨和突破的勇气,带来了80年代的思想解放,成为改革开放的动力。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执政党若干失败的历史经验教训,告别了“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转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复兴之路》以政论片自许,叙事空间跨越百年时空,既回避总结50-70年代现代化受挫的历史教训,也未探究改革开放迄今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之根源。是无法自圆其说,还是缺乏理论勇气?抑或兼而有之?
如果说《大国崛起》让国人看到了邻居是怎样“阔”起来的,则《复兴之路》意在告诉人们,我们这个历史上曾经“阔”过的“老大帝国”,怎样在强邻的欺辱下沦为破落户,志士仁人们又怎样找到了一条复兴家业之路。
毛泽东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应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此话在今天依然很经典。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20世纪有过三次高潮,前两次都失败了:第一次是在30年代上半叶,因1937年抗战爆发而中止;第二次是在50年代,因“大跃进”的决策失误而受挫;第三次即80年代迄今的改革开放。导致中国现代化延滞的外因,是外敌入侵和外部封锁,而民主与法制的缺位则是内因。片面强调外因或内因皆不可取,就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化而言,工业化与民主化不可偏废。
58年前成立的新中国,出现了众多旧时代的社会弊病,政权腐败和分配不公未得到有效遏制,贫富两极分化更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一边是亿万富翁人数居世界第二,百万富翁人数进入世界第五;另一边是2148万人仍挣扎在绝对贫困线(683元/年)之下,3550万人生活在低收入标准(958元/年)之下。这两个官方设定的标准,并未与国际接轨(世界银行的统计标准是人均1-2美元/天),也远远低于邓小平在上世纪提出的小康标准(人均1000美元/年),实际上的贫困人口当在一亿左右。
58年的时间不算短了,共同富裕的建国理想仍未实现。我国有望晋升为经济大国,但至今还不是民主大国。执政党第二代领导人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曾试图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执政党在宪法规范内行使政治权力,以确保政权的合法性。但由于出现重大历史事件,导致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多年,迁延至今。没有民主与法制的监督,仅靠挹彼注此、民生换民主之类的修补,不足以从根本上摆脱社会危机。
经济的起飞或许令我们摆脱了破落户的自悲,但也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暴发户心态,导致民族主义和复古情结泛滥,其中不乏意淫成分。一个不知反省的民族,连历史包袱都未曾卸下,又怎能轻装前进赢得未来?要提倡科学发展观,就须认真深刻地反思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得失,淡化历史和掩盖现实不等于社会和谐。
从《大国崛起》到《复兴之路》,同是一个主创班子,讲述别国的历史易,讨论本国的历史难;年代久远者易评,半世纪来多难言之隐。如果说《大国崛起》能唤起一点危机感和反思,可算作一部政论片的话,则《复兴之路》的基调只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翻版,比较恰当的定位或许是宣传片。
不管是政论还是宣传,总要讲究点技巧,表达的观点至少要说服自己,才能说服公众。“春晚”作为一种光荣正确的文化样板,以歌舞升平娱乐领导和大众,一贯报喜不报忧,我早已无话可说。但《复兴之路》既以政论片冠名,也袭用“春晚”的献艺路数,未免自贬身价。
从“春晚”、“崛起”到“复兴”,令人想入非非。随着奥运倒计时,北京的路牌正在双语化,不知那条以“复兴”命名的大马路,英文名字如何与国际接轨……
《南方都市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