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森 / BBC中文网台湾特约记者
最近台湾公民社会运动一直没有间断,这是月初20万网民集结在总统府前抗议。
台湾公民社会一段时间以来风起云涌的运动一直没有间断。在月初逾20万网民集结总统府前抗议后,本周最新的一个运动是学者与文化界人士发起的罢免"马系立委"联署。
这样的公民运动能在现实上起到什么作用,在台湾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公民社会此起彼落地与当权者对抗,标志出象征莉花革命与阿拉伯之春那样的风潮也吹向了台湾。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从台湾过去许多引起公众、群众激愤或恐慌的事件来看,台湾社会的集体注意广度周期很短,任何事件过了一阵子后,原本人们认为天大地大的事往往彷佛从末发生,很难真的改变些什么。
台湾社会的公共议题的注意周期或许不长,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周期仍未结束。在台湾受到人们抗议的马英九,本周即使是在美国纽约过境短暂停留时,也受到了反大埔强拆者的抗议。
当局反制
网络是这一波台湾公民社会串联抗议的主要平台,而台湾当局也利用网络针对抗议者进行反制。
马英九政府的反制方式之一是向谷歌及雅虎等公司购买广告,比如网民在搜寻一些知名的反核文化界或专家名字时,这些收取广告费的跨国网络公司,提供给网民的搜寻结果包括"确保核安稳健减核"的政府宣传连结。
这样的作法被反核人士称为"卑鄙",谷歌与雅虎在这些当事人的抗议下,迅速地将这样的广告去除。
连续六个周末在台北车站静坐抗议马英九的公民团体,面对的则是另一种形式反制。他们说,上周末警方故意选在他们静坐的台北车站,以震耳欲聋音乐及年轻女子表演热舞来倡导"犯罪预防日",真实目的是在骚扰反制静坐者。
相对于这类反制,另一种动用警力架走抗议者的作法则引起了公民团体更强烈愤怒。在本周四行政院前的反大埔强拆抗议活动上,被警方强行架走的也包括了采访抗议的媒体记者。
近日也引起广泛侧目的一起事件,是抗议大埔强拆的大学生到苗栗县长官邸抗议时遭到持半自动步枪警察盘查。此一照片被上传到网络后网民质问说,"现在的台湾是否已变成了天安门"?
罢免立委
从近期核四电站、大埔强拆、两岸服贸协议等议题来看,公民团体的不断抗议或是民调显示当局政策不受支持,都没有使得马英九政府改变立场。
声援公民团体的文化界人士与学者本周发起了一个罢免"马系立委"的联署活动。他们说,这是因一次次的见证,让他们已觉醒马政权是"无法被文明说服的独裁寡头"。
发动联署者包括了名字也被当局列入谷歌与雅虎广告的电影导演柯一正。他在记者会上举出了包括美牛案、核四、会计法等在台湾引起高度争议议题,表示这些都是党意强暴民意的例子。
虽然眼下马英九的总统职位也面对另一联署罢免,但总统罢免被广泛认为在高门坎下不可能成功,而这些发动罢免立委的文化界人士则将矛头指向配合马英九立场的立法委员。
他们在联署的声明中说造成马英九"骄蛮横恶"的理由,是20万名国民党员让其掌控了执政党主席权柄,左右国会过半席次投票,"此一病态权力结构,扭曲了2300万多数意志的原貌"。
此一被联署者称为"公民自救"的罢免马系立委联署,即使门坎相对比罢免马英九本人的总统职务为低,但就实际上台湾从未有立委被成功罢免来看,其目标可能也很难达成。
针对公民社会的一系列不满,民进党前主席蔡英文近日提出了与马英九进行"国是会议"的要求
在野党角色
在这一波台湾公民社会的运动中,过去在国民党一党专政时曾引领台湾公民社会反抗国民党的民进党,角色则被边缘化。
针对公民社会的一系列不满,民进党前主席蔡英文近日提出了与马英九进行"国是会议"的要求,此一要求也得到另一前主席谢长廷支持。
国民党过去曾在李登辉主政下召开国是会议,回应公民社会要求解严与国会定期改选,虽当时背景也是公民社会抗议不断,但许多分析员认为解除戒严与民主化并非来自外部压力,而是李登辉本来就想做的事,国是会议仅有搭台的作用。
蔡英文与谢长廷分别在2012年与2008年的总统选举败给马英九,他们提出同马英九进行国是会议的要求,似乎无视现任党主席苏贞昌存在,这使得台湾舆论焦点不在是否举行会议,而是民进党内部的权斗。
在发动抗议的公民团体脸书网站上,一些网民的贴文表达了对民进党不抱期望,有网民称从民进党近日热切地到中国”拜码头"来看,其正渐渐国民党化,人民只有自救而不必靠任何政党。
但也有网民说,民主社会的反对党即使无法扮演公共议题领航员,至少也必须有能力整合各方力量与当权者抗衡,而在台湾在野党不具社会公信力与缺乏能力下,公民社会与当权者的对抗将更加困难。
——BBC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