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7日星期三

李宇晖:异议人士的爱情

刘贤斌与妻子、女儿的合影

無意中讀到劉賢斌(被三次判刑、至今仍在獄中的老牌異議人士)的妻子陳明先幾年前寫的一篇回憶文章,對我來說無異於一顆催淚彈。比如這樣的婚禮描寫:「想是賢斌從人大學生一下變成監獄囚徒的遭遇,讓他的母親背負了太多的壓力,而今她才有了揚眉吐氣之日。賢斌的母親說,她在婚禮上一直想唱歌。而我那可憐的母親卻一直在流淚,她是在婚禮前夕才得知賢斌全部的情況。我的母親無奈地問:劉賢斌有幾分田地?」這些無奈、蒼涼的細節可以說把我徹底擊倒。
中國異議人士和他們的家人所承受的非人的迫害我就不想再重複了,作為長期關注他們行動的人,這些都沒有什麼讓我吃驚的。但是陳明先的這篇文章讓我聯想到幾個月前和一個朋友關於兩性關係的討論。在這位朋友看來,對愛情抱有信心是一件不符合實證規律的事。因為他了解的夫妻裏面,幾乎沒有見到過什麼讓人羨慕的伴侶關係,要麼是惡語相向,要麼是貌合神離。我用我自己的例子好像也不能說服他(可能樣本量太低)。看了這篇文章,我忽然想到,也許是他觀察的人群太單一,因而產生了sampling bias(取樣偏見)。
異議人士長期是我關注的對象,我掰著手指頭數了一下,發現中國最傑出的政治犯,幾乎都有一個默契的另一半(有的甚至自己也是政治犯),感情生活完全像愛情小說中描寫的那樣純粹而美好。當然,我不可能鑽到別人腦子裏去,也沒有研究過心理學,對別人內心世界的判斷不可能完全準確。但是從他們的妻子、丈夫的言行來看,這種感情不可能是偽裝的。隨便舉幾個例子,劉曉波和劉霞、胡佳和曾金燕、高智晟和耿和、陳光誠和袁偉靜、倪玉蘭和董繼勤……
年輕一代異議人士我了解得不多,但也大抵如此。就拿和我同年齡的郭玉閃來說,他的妻子潘海霞寫的《與夫書》因為太感人,竟然得到了被黨報《環球時報》專文批判的待遇。我不想用「不離不棄」這樣庸俗的道德詞彙,因為兩個人選擇在一起並不是依靠道德判斷。如果他們不能給對方以莫大的快樂和安慰,即使道德再高尚,又怎麼可能在這種狂風暴雨中堅韌地站在一起?如果這都不是愛,我不知道什麼才是了。
當然,就像社會科學裏的一切規律一樣,這個規律也一定有例外。但至少從我觀測到的有限樣本來看,異議人士無論身心承受了多大痛苦,在愛情上的成功簡直是大概率事件!和那些擠破頭去考公務員、買學區房、搖號買車,然後把戀愛當成買賣來談的芸芸眾生相比,恍若生活在兩個世界。
作為一個搞實證研究的人,我一看到兩個變量的相關性就忍不住想去解釋:到底是什麼造成了「尋釁滋事」、「煽動顛覆」和成功感情生活之間的相關性呢?是前者決定了後者,還是後者決定了前者呢?缺少更專業的理論工具,我當然只能提供一些猜想。我認為這是一個雞與蛋的關係,其因果鏈條在雙向都是成立的。
首先,一個願意把自己送進監獄的人,他的感情必定是激烈而充沛的。願意把全部精力和才智花在非物質的追求上,必定說明他對世界上各種美好的東西有深切的感知,對人類尋找幸福的能力有充分的信任,所以才不會產生很多人都有的那種「中國人這麼爛,何必去拯救他們」的悲觀主義心態。這種生活熱情,難道不恰恰是讓感情世界歷久彌新的秘訣麼?如果是一個連給自己找樂都不會,而不得不把生命浪費在積累財富上,你能想像他對另一個人投入完全的感情麼?記得看到過一張陳光誠剛剛逃離軟禁後和胡佳秘密會面的照片。在如此危險,且兩人都已飽受折磨的情況下,他們還能無拘無束地開懷大笑。難道還有比他們這樣的樂觀情緒更能給自己的伴侶以精神慰藉的麼?
但是,光用上面這種解釋,對異議人士的伴侶並不公平。其實反方向的邏輯關係也同樣成立:正是因為有了感情的激勵,這些人才更會義無反顧。樂觀有性格中的成分,但也並非全是從天而降。異議人士或許有樂觀的底蘊,但是如果他們沒有碰到他們的另一半,沒有感激命運對自己的眷顧,又怎麼能心安理得地付出?我經常對我太太說:「如果沒有你,我可能整天在抱怨生活對自己不公,哪還有心情去關心別人?」當然,我個人的付出沒有資格和這些巨人相提並論。但即使道德上的巨人也是血肉之軀,他們不會生下來就選擇最危險的行當。當然是生活首先打動了他們,讓他們發現了世界上有值得為之一搏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講,異議人士的伴侶比異議人士本身更值得我們敬重,她們先用自己的溫度溫暖了這些戰士,再把他們送上戰場。這些耀眼的人物,嚴格來講,是他們的伴侶對我們慷慨饋贈的禮物。
要體會樂觀與愛情之間的互為因果的關係,讀者不妨參考一下潘海霞《與夫書》裏面的這段話:
「感覺一切都失去了意義――生活是什麼?愛又是什麼?這個世界只有虛空,哪來這許多東西?!人世間最終不過是一堆黃土,我們的這些喜怒哀樂又算得了什麼?需要去在乎它們什麼?!好在這些冰冷的感覺都只持續了不長的時間。是啊,正因為這個世界讓人絕望,愛才彌足珍貴;正因為生命短暫而偶然,才更要讓它自然地舒展。我們一直追求活潑潑的生命和熱騰騰的生活,即使短暫分開,還是應盡力各自追求,只有這樣,等到再相逢時,才不至於跟不上對方的成長。」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