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星期二

梁京:2013年,官员财产公示已成中共第一难题

http://www.economist.com图片


2013-01-01
如果说,2012年让全世界都看到,“盛世中国”已经纸包不住火,那么,2013年将向全世界揭示,中共新当权者面临著什么样的紧迫难题。

事实上,2013年还没到,这个问题就有了苗头。多年以来,许多人都相信,只要中国经济不垮,中共就还能混下去。现在看来,2013年将对这个信念提出最强有力的挑战。自从11月30日王岐山招集8位学者为反腐献计,对官员财产公示的讨论就不断升级升温。照当前的势头发展下去,要求官员公示财产的政治压力,有可能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风暴,致使这个问题成为2013年左右整个中国政局发展最紧迫的难题。
过去二十年,在江泽民、胡锦涛的纵容下,中共有相当数量的官员以各种不光彩和非法手段聚敛了巨额财产,这其实是中国人所共知的事实。这个问题极具爆炸性,也极难解决,也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共识。因此,官员财产公示问题在年前急剧升温,让我有点意外。

意外不在民众对这个问题的强烈关注和激愤,而在于新当权派似乎是听任这个问题舆论升温。首先,把王岐山与学者讨论这个敏感问题的事实公开,并报道他推荐学者去读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就让我颇为吃惊。最新的事件有两个,一个是《经济观察报》发表沈念祖的文章“公开吧,官员工资”。该文虽然明确说王岐山称官员财产申报还有困难,但整篇文章明显是在煽风造势。近接著,有明显官方背景的《凤凰卫视》在最新一期“一虎一席谈”节目中,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升温。此前,“一虎一席谈”曾专题讨论过官员财产公示问题,调子比较谨慎,而此次则明显转向激烈。

对于这种发展,无非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新当权者开始失去对舆论的控制,包括失去对官办媒体的控制,第二种,则是新当权派在利用这种舆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我以为,两种倾向都存在,但主要倾向是后者。

在民众强烈的激愤下,官办媒体完全回避最敏感的问题已经办不到,且负面后果很大,这是显然的。问题是,新当权派真的相信放开舆论能够解决官员财产公示这样的难题吗?我以为不然。因此,让这个敏感问题的舆论升温,既有不得已,也有政治意图。

不能排除的政治意图之一,就是在新的人大召开之前对胡锦涛和他的党羽施压。胡锦涛巡视江苏,衣锦还乡,再次表明他不会认输服输。因此,对反腐,尤其是对官员财产公示问题的舆论升级升温,有助于打击他的气焰。不能排除的政治意图之二,就是这种舆论压力会有助于习近平增强对地方的控制,特别是有助于把一些抵制他的地方高官赶下台,或削弱他们的势力。

但是,这两个意图并非都能实现,更不是没有风险。压制胡锦涛的影响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增加习对地方的控制能力的图谋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加速中国政治危机的发展。习近平长期在地方工作,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风险。事实上,他在福建和浙江担任主要领导,对大量存在的贪腐,也采取了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就是因为他很明白其中的风险。

因此,我的判断是,让财产公示这个敏感话题升温,是中共新当权派不得已的选择。他们并不相信,“电子化的大字报”能够解决这个难题,但他们相信,需要通过某种可控制的政治危机来获得和保持政治博弈的主动权。

这个政治策略最大的风险,就是地方治理大面积失控。这些年来,胡锦涛对地方官员的基本策略,就是只要你能“搞定”,就不怕你恶,也不怕你贪。现在对官员财产公示的舆论升温以及网络反腐的升级,其实很难让好官替代坏官,改善基层和地方治理,反而会刺激基层和地方官抵制新的中央领导。地方贪官的逻辑很简单,为什么只许你们贪,不让我们贪。

那习近平为什么要冒这个风险?一种可能,就是,王岐山坚持要走这步险棋。另一种可能,就是这个策略会加速中央的政治危机,而习近平相信,中央的政治危机早一点爆发,对他更有利。这种盘算,让财产公示这个无解的难题,成了2013中共的第一难题。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