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2日星期四

刘自立:马英九的小民主格局

台湾新总统发表了就职演说。马英九的"台湾民主万岁"和 "中华民国万岁"之呐喊应该如何解读,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课题。根据台湾电视台专家们的回忆,李登辉就职时候喊过"人民万岁",阿扁喊过"自由民主万岁"——都是针对台湾这个范围。于是,我们首先解读的核心是——小民主与大民主。

什么是小民主?就是台湾民主;如果中华民国是一个大概念
,是马先生所谓在大陆续存38年之中华民国,那么,台湾这个中华民国是不是接续了38年之中华民国,继之接续60年之台湾之中华民国,并且企图使之合而为一——即便不能马上统合,也是作为一个目标和愿景呢?不是。老马之中华民国就是台湾。他的台湾传统在政治意义上并无诉求大陆民主的实质意义。其提法是,台湾民主要和对岸"双赢"——就是民主和极权在外交层面乃至扩展到经济政治层面的双赢——这个双赢,并不是以大陆实现民主为前提,而是以大陆可以不实现之为前提。这个民主,就是我们说的小民主,台湾民主,就是"台湾民主万岁"——而不是大陆民主万岁!这个现实,形成马总统政治格局的第一前提。所有冀望台湾实行大中华民国和承接孙文之政治道统与正统之三民主义和大民主于大陆者,都是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

第二点,马英九的民主,是不是传统国民党人的精神接续?也不是
。现在的台湾国民党,是一个竞选政治、宪政政治的政党。他可以有一万种异于民进党的政治诉求和政治选项,但是,唯独台湾主权论(即便他搁置了主权争议于中共)并无不同,这也是马先生当选新总统的必要和充分前提。蒋介石一统大陆的政治统一论和反共大陆论,和台湾争取实现统一和一国两制之愿望,都是不切实际的空谈。在这个层面,马氏讲过一段颇为耐人寻味的话。

这是三,也就是台湾式孤立主义的政策宣誓。他说(接受美国之音采
访)——

"記者:您最近常提到'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在您看來
,擱置爭議,要擱置多久?

馬英九:時間沒有限制,因為有些問題需要歷史條件出現了才能解決
。換句話說,不出現就沒法子解決。我這樣講好像很空洞,我舉個例子:1894年發生中日甲午戰爭,1895年日本拿走了台灣,清廷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當時在台灣大概有半年多的抗日活動,日本人進入時遭到空前的抵抗,損失很慘重,甚至超過甲午戰爭的抵抗。但是後來反抗軍還是不敵,最後反抗軍領袖之一丘逢甲只好內渡到中國大陸去。他寫了一首長詩,裡面有一句話,就是:'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我每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就想,他在渡過海峽的深夜寫這樣詩的詩一定有椎心之痛。他絕對不會想到,五十年後台灣又回到中華民國的懷抱,為什麼?就是因為歷史條件沒有出現,怎麼說都沒用。

最後,中日經過歷史上的第三次戰爭,我們中華民國獲勝了
,所以才能把台灣收回來。我常想這個事情,就是歷史條件不出現的時候,就是沒有辦法解決許多問題。兩岸之間主權爭議,到明年持續60年了,看不出來有很快解決的跡象。所以聰明的國家領導人應該把它暫時擱置,去解決兩岸之間因為經貿、文化、政治各方面互動所產生的需要而帶來的問題,這才是務實的做法。"

这段议论最好说明了台湾的政治定位和国家定位观。

换言之,台湾的民主是不是应该接连大陆的民主,结成一体
,而非切割待之,看来是前者不是后者。马氏的回答十分明确。一是,台湾主权问题现在并不是喊过"中华民国万岁"以后就可以确定的;台湾主权未定论,无论是在《开罗宣言》——一个无法理约束力的宣言,抑或《旧金山条约》——一个具备美国国家法律文本的文件;都不能实质性确定什么是中华民国。

第二,主权课题的搁置,说明了台湾国家意识的模糊不清
;台湾国家意识的模糊不清,本缘于美国并未认同两岸的主权归属
;尤其是确定中共和台湾主权关系的时候——美国和联合国并未认定
台湾主权归于中共,抑或只是归于台湾(见美中三个所谓《公报》)

第三,台湾用民主改变中国,只是一种诗意的象征。这个象征性的宣
誓,并不直接导致台湾对于大陆政权不合法地位的谴责和拒绝——恰恰相反,马英九是要像苏联和美国关系一样,确保两岸的"缓和"。这个缓和,是在认同两岸实际政治存在的前提下提出的。这个缓和关系,现在并未造成中共"一个中国"——就是人民国原则的稍施松动:在马英九风光就职的时候,已经确然传出中共拒绝台湾参加世卫组织观察员之提案。这当然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个信息告诉新总统,他在台独意识上,即便不便触怒中共,但是,中共触怒这个他们认为的"伪总统"的宣誓内涵,则是毫不含糊的!只愿马氏在5.20这一天对于上述消息,有所清醒和反省。

第四,美国对于马英九总统的态度就是:"维持现状"
。这个政策印证了台湾民主不具备大陆民主的任何延伸之意义。维持现状,既包含了"合理的就是现实的";也包含了转变辨正和发展之现实,会变更现实和合理——这样,侧重和倾向性成为关键——人们如何看待中共的本质成为争议的焦点。有顽强批评之,也有顽强袒护之,如南.佩罗西和布什,成为他们的歧见存在见证

五,马氏前此关于"六四"说法,凸现了他的民主观抑或可以说是大
民主观,含带诉求大陆民主的民主观。但是,这个民主观,现在,已经被他让位给"缓和"和"双赢"之原则了。虽然,他还是打出一张不硬不软的民主牌。他说,"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我们真诚关心大陆十三亿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国大陆能继续走向自由、民主与均富的大道,为两岸关系的长远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历史条件。"然而,这个说法的后续行为并未落实到任何实际和有效政策延续之上。只是一种敷衍塞则的说法——他的国民党在大陆的实际作为与影响,将和他本人、和他的党,并不产生关系。至少在操作层面,其对比老蒋的中国观,完全不是一致,因为蒋介石的大陆观还是一种传统的反共观——但是,对于很多台湾人来说,民主,并不是反共,而是双赢。

第六,马英九的国民党,正在有效切割于老国民党。这个切割已经不
单是切割于王金平和郝柏村,也是切割于李登辉(是不是切割于连长们,就并不十分明显;其后任主席的朝见之行,究竟是"合理",还是"现实"呢?

因为他的国民党在背书阿扁的台湾主权意识上,是迎合台湾民意的
;那么,朝见之行,又如何对应中共驱赶台湾国际空间之作为、之观念呢?一向以来所谓朦胧诗意的互不解释,互不映证,互不拆台论,究竟是"趺坐觐君肩舆上殿",还是"传圣道者不北面有盛德者无臣礼"呢!马氏,究竟是要拖延主权课题,等待世界大格局发生变化,才做大中国之考量——抑或,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这辈子不可能和谈和统一于中共。

于是,马氏小民主的出现,在合理一面,是台湾完成政党轮替
,为世界做出民主楷模之行为;半合理一面,是台湾搁置主权争议,附和"美国式台独"的政策匡定;再,就是主张缓和台、陆关系,实行和平竞赛,和平共处与和平外交于中共;不合理的一面,就是他现在明显倒退于他此前的"六四"平反立场和大民主立场,成为治小国,亦如烹小鲜之无为之道——我们很难苟同,治大国如烹小鲜之逍遥和无为之道。

这个缓和关系说,对于台湾,乃是是一种除去小民主之外的小文明选
择。

台湾文明——如果可以这样称谓,其实是一种大文明的变种。台湾在
《马关条约》以后,是日本人的侵略和管理使之实现了现代化转轨。日本人功过皆备。美国人保护台湾有目共睹。台湾人讲话时夹带台
式英文,蔚为成习。是美国化的表现。台湾儒教不断
,一度出现新儒家如张君劢等人。台湾人具备多元文化,唯独缺少实行大一统中国民主的文化传袭。这个课题和大陆中国本来没有民主,现在没有,联系一体。所以,我们看到,台湾老一辈的人物只是传袭了蒋介石的中国文化,加上美日文化,却少有共党文化。这是台湾小文明之先进性所在。(有人把抗战时期国民党全面抗日之原则,硬是加在台湾民主价值=中国文化精神论上,却是一种极大的悖论。日本民主和侵略,并不能因为他的侵略而否定民主;反之亦然。台湾人是不是全部咒骂日本文化是一种兽性文化,我看大谬不然。)于是,台湾小文明格局,具备其文化多元化之较大格局——而中共统治下的党文化管理和宣传,使得大陆所谓文明,就是所谓他们的软实力,毫无普世价值内涵,既不可复制于外,也不能传承于内。是一种无希望和无价值的宣传垃圾。这样,在涉及两岸文化构成这个文题上,台湾人的政治优势是不是可以移植大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我们赘言,从台湾小文明的前提出发,其文化和政治选择亦有两端
:一是诉诸大中国的民主和文明,一是固守台湾文明于世界。后者,台湾确实做出成绩,而前者,还在收缩和孤立主义状态。所谓台湾打出民主牌这件事情,不得不让我们想到美国总统的竞选语言——他们在上台前,极力抨击中共价值和政治;上台后,就完全两样。这个事情,是不是要落实到麦凯恩和奥巴马的头上,基本上没有悬念。因为,所谓形势强过人;美国政客并未找到价值与利益齐头并进的对华良策。新保守主义的布什,也并不能找到关于新共产主义中国的任何政治理念和政治解读。他们脚踩两只船的利益、安全和价值外交,除去让人们看见梅特涅和基辛格主义,真是乏善可陈。(在更大格局上,中国文化乃至涉及儒家或者儒释道之整体文化,是不是大中国和小台湾共同的观念选项,现在并不清晰。所有关于台湾文明就是接续中国道统、正统之说法,应该是并不符合实际的。至于台湾是不是找到了民主和儒家结合,并且一定要统合于大中国的观念,也显得似是而非。台湾人的独立意识,正在诞生一种台湾远离中国的独特文化。这个文化变种,也许更多来源于日本和美国,而不是中华文明——一如前述。这个议题,当然还可以争论之。)

至于两岸关系何以会出现胡、连现象,则是一种政治上的苟且之顾。

因为,缓和关系,打开有限的用忍和钳制,对于发展价值观以外的
"外交关系",确乎有所必要。但是,这个外交关系的内涵,大陆、台湾却是本质迥异。一方,大陆方向,是因为不可容许和不愿看到台独意识转变成为法理台独。因为这样一来,台湾给大陆"将君"的局面,会使大陆政权面临进退维谷的尴尬局面:打,就是自杀;不打,也是自杀——很可能发生内部歧见,导致政权分裂——所以,大陆政权的当务之急,就是缓和两岸关系,寻觅喘息的机会,籍此可以把政权稳定在一个机会主义的缝隙里,以避免台独的挑战。这是他们玩弄连宋的新牌。

台湾方向,马英九的缓和政策,对于台湾,和大陆如出一辙。因为
,挑战大陆导致的台湾政治和经济的边缘化,已经使得类似阿扁的主权意识和民主意识主动出击论,遭遇台湾人民的反感和厌恶。但是,所谓缓和和双赢之举面,会不会导致大陆因此朝向民主转轨,最后和台湾取得价值认同甚至民族认同,却是机玄不张,诡秘其中。缓和,导致两种结局:一种是古巴危机以后之苏美缓和——实际上是火热之冷战——美国以里根主义全面围堵和包抄苏联后路,导致其最终崩塌解体。这其实根本不是原有意义上的"缓和",只是"冷战"。

缓和,导致另一种结局,就是坐等中共势力坐大,成为地区强权
,形成徙薪曲突之势,难以挽救。这时候,台湾安全和政经发展,必将越来越臣服大陆而非欧美。这个时机的出现,将不止是台湾小民主、小文明的失败,而且会给美国大民主、世界大文明带来无法逾越的障碍。可惜,现在,全世界的政客都以为重复其对于苏联的缓和政策、和平演变政策、尊重共党领导政策等等,会造成第二个奇迹
,就是中国奇迹——他们现在千方百计,甚至在此次大地震里
,寻找中共政策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以图解释他们的双赢价值观(在普世价值观上,外加上一个中共人性观和中共发展观)。

然而,其间根本迥异之处是,苏联并未加入WTO和融入世界经济体
系;那个时候,也并未出现新一拨全球化进程;世界的政治格局,还没有使得中共国家模式,形成一个怪胎:其既不同于西方法治市场,也不同于斯大林的计划经济和集中营经济:那是一种是黑白各执,泾渭分明;现在不然,现在的中国模式,是一种悖论,一种矛盾,一种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他袒护的对象也许可以是金正日,也许可以是摩托罗拉和波音空客,也许可以是希拉克或者萨科奇。现在,中共经济的世界化和美欧经济的中国化,正在有效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资本利益驱动机制。一个更加难以分类的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念对峙和同构于世,使人项背,不得其所。

台湾在这个大趋势里何去何从,马英九并未给出任何新思维、新办法
。他的缓和论,诉诸92共识论,根本就是水中月,镜中花,颇具单恋和单面人之特点。他既无法挑战美国台湾地位未定论,也无法让中共让出寸尺空间。他的变化论和梦想论,在建基中共善意回应的期待上,将面临和阿扁一样的焦头烂额,是完全可以预计的。所以,台湾民主既无法带来他对于大陆的民主期许,也无法改变世界甚嚣尘上的实力主义格局和绥靖主义格局。一切过多冀望于老马者,除去浪漫主义的一厢情愿,没有任何可以仰赖之、做事情的地方。

让我们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吧!

还是那句老话,天助自助者;我们大陆百姓除去找到自己的民主之道
,民主之路和自由观念,实行中国的转变于世界,于台湾,才是出路——而不是要转过来,依靠台湾的传统或者蒋介石、蒋经国之精神乃至老马精神,来实现解救大陆之道。

所以,马英九还是无法因应中国民主。他的职责,就是治理和呵护台
湾民主。这就是"台湾民主万岁"的真实含义。


原载《自由圣火》
/作者来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