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1日星期三

顏純鈎:二十大唯小修小補,誰上誰下無關宏旨

中共決定十月十六日召開二十大黨代會,表面看來,這個會議包含兩個懸念,一是習近平會不會連任,二是中共的內政外交方針會不會大調整?
習近平連任不連任,內部已經有定論,只是我們不知道。但有兩點可以預測,一是即使連任,他的權力也會被削弱,二是即使不連任,他也不會全退,只會半退。
中共內政外交方針調整不調整,內部也已經有定論,只是我們不知道。但有兩點可以預測,一是即使調整,也只是小修小補,二是即使不調整,也不會火上澆油。
這些決策,基於中共高層對當前局勢的判斷。
外交層面,中美交惡已不可逆轉,這是主流,早前中共特使吳紅波訪歐摸底,得來的結果不妙,歐盟不會背著美國與中共媾和,這就打消了中共離間美歐關係的最後機會。既然中美不可緩和,美歐不可離間,那國際大局就是中西對抗。中共作多大的讓步,民主國家都不會從輕發落了,既如此,唯有死磕到底。
但死磕也要有足夠底氣,底氣不足,唯有且戰且走,避免發生對撞。因此,中美關係不可能好,但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惡化到兵戎相見,總是磕磕碰碰,不斷升溫,在底線之前止步。中共不想火上澆油,美國也會適可而止。
俄烏之戰未見分曉,美國不欲雙線作戰,中美關係要徹底破裂,也會在俄烏之戰後。俄國崩潰,美國專心經營亞太,到時中共日子會更不好過。
內政層面,國進民退﹑共同富裕﹑打擊私企﹑加強管控都不會變。中共權力不可削弱,愚民政策加強推進,病毒清零不容商量,拯救經濟是燃眉之急,二者互相抵銷,你進我退,沒有終期。今後最大訴求是政權安全,改革已死,倒退正進行中,倒退快慢不是問題,問題是離改革越行越遠。
當下中共面臨執政以來最惡劣的局勢,內政外交無一是處,而且看不到出路,但政權總要勉力維持,有中共的一天,沒有習近平,也有王近平﹑張近平。大家坐在同一條船上,船速快慢﹑方向左右﹑誰掌舵誰話事,關鍵是船不能沉,只要不沉,一條漏水船也要撐到底。
一國兩制還要講,國民黨還要拉攏,民進黨還要打擊;和統還要講,不講面目太猙獰;武統也要講,不講不足揚武威。當下民主國家一面倒撐台灣,民進黨政府致力增加武備,島內軍民同心,連國民黨都在調整立場,眼前文統路已絕,越往後,武統的難度越高。
至於香港,強弱對比太懸殊,社會抗爭被鎮壓下去,道義有大虧,穩定是假相。移民人多,經濟下沉,這都是預料中的後果,再苦的果子都要啃落下。大陸經濟形勢不妙,金融吃緊,日後想方設法從香港多撈一點便宜,幫補千瘡百孔的財政,其他的只好管他娘了。
所以對二十大,不用抱什麼期望,習近平是走是留,李克強是退是上,都無關大局,大政方針只有小修小補的機會,沒有起死回生的可能。我不相信走了習近平,接任者就能大刀闊斧,重走鄧小平改革之路,李克強沒那種能耐,大環境也不會給他機會。
即使放棄戰狼外交,突然向西方國家求饒,還有人會相信他們嗎?美歐吃中共的大虧,吃足後悔藥,不可能前嫌盡棄,和好如初。中共要維持體面,也不可能到處磕頭,做得太難看。既然如此,僵局成常態,心病無藥醫,只好長期對峙,互相消耗,看誰撐到最後。
市場經濟不肯走,國有經濟走不通,兩害相權取其輕,只好做足準備讓人民吃草,所以李克強的長江黃河不會倒流,又是一番糊弄中國人的大話,長江黃河不會倒流,但會乾涸。
中國人給中共七十年的機會,等他醒悟,等他變好,等他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符合人民的期望。中國人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受苦受難,每次都安慰自己,我們的日子會好起來的,等到今天,四十年之改革大夢將醒乎?
二十大是中共的例行公事,不是中國人的生死關頭,不必把它看高了。習近平幹了十年,要走要留,總要有個了結,這是繞不過去的事。至於長遠的方針路線,在鄧小平手上已定了,四十年韜光養晦,政治經濟走回頭路是既定國策,與二十大無關。
習近平病在太無能,換人恨無大國手,不換人只好由習近平再胡搞下去,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世局至此,嗚呼哀哉。至於後事如何,也只好走著瞧了。

——作者脸书

戈尔巴乔夫去世 中国的戈尔巴乔夫何在?

20220831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王允 - 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周二病世,引发中文舆论圈对他的功过热议。有人认为,戈尔巴乔夫促成苏联解体,是他要担负的历史责任;但也有人说,戈尔巴乔夫最大的贡献就在于结束了共产党对苏联的统治。

戈尔巴乔夫逝世的消息在中、西方引起的舆论反应有显著的差别。英国广播公司(BBC)、《纽约时报》以及半岛电视台等西方媒体纷纷称颂戈尔巴乔夫帮助结束冷战、推动两德统一等历史功绩,称他是历史伟人。但中文社媒则在他促成苏联解体等问题上争论不休。


共产主义掘墓人


中共官方的表态极其简略,甚至显得简陋。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8月3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表示,戈尔巴乔夫先生曾为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对他病逝表示哀悼,向他的家属表示慰问。

赵立坚寥寥几句话,只集中在中苏关系,给外界解读官方对戈氏的态度留下巨大空间。

事实上,戈尔巴乔夫在位仅六年。1985年他出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后,出于对苏共执政70年却让苏联陷入严重困境的不满,开始对苏联进行多方面改革。在政治上,苏联政府先后开放党禁、报禁,政治、言论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自由迅速扩展。在经济上,苏联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对西方投资者给予让步。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号"之江轩"刊发了一篇文章,认为正是戈尔巴乔夫"新思维"下的这一系列改革,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让苏联这个庞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轰然倒塌,建党93年的苏联共产党宣告自动解散,这个结果令人无比错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苏联的垮台更是点滴在心头。《纽约时报》曾报道,习近平2012年"南巡"时、对苏联的瓦解有过"竟无一人是男儿"感叹。

但在自由的中国网络防火墙之外,中国官方的这种观点却受到了激烈的反驳。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余茂春向本台分析说,恰恰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释放了苏联社会的活力,"首先,开放党禁、报禁之后,就有跳出共产党之外的一个体制出来了,比如像叶利钦这样的人;另外一个就是有基层选举,基层选举就是把共产党的基层管理人员全部都选掉了,这就是民主的活力。"

杜克大学教授连曦则认为,要从个体自由的角度来看戈尔巴乔夫的贡献,"戈尔巴乔夫所做的事情,导致苏联的解体,如果从帝国的解体来说,是他们的一个损失,但如果是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从前苏联人民的个体、个人的自由角度来看,戈尔巴乔夫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1989年5月16日,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和戈尔巴乔夫会面。(美联社资料图)
1989年5月16日,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和戈尔巴乔夫会面。(美联社资料图)

有局限的功臣 不开枪避免苏版"天安门事件"


戈尔巴乔夫常常被外界称为共产主义掘墓人,这一方面是因为苏联共产党是在他手中解散的,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苏联解体,原先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国家阵营也作鸟兽散。

但戈尔巴乔夫本人并非反对共产主义,他在青年时期就是共产党员。在2018年上映的纪录片《会见戈尔巴乔夫 Meeting Gorbachev》中,熟悉戈尔巴乔夫的人介绍说,戈尔巴乔夫的初衷只是改革共产主义,但不是取消这种制度。

随着1991年"八一九政变"失败,戈尔巴乔夫在叶利钦的胁迫下被迫交出权力,并宣布苏联共产党解散,苏联也随后解体。但随后俄罗斯的政局并没有向更好的民主体制演变,而是走向独裁专制。

戈尔巴乔夫自己在2010年接受英国广播公司时也承认,前苏联的改革只走了一半的路,所以才会有叶利钦独裁体制的出现。

华盛顿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始人杨建利认为,戈尔巴乔夫身上显然还有历史的局限,"当时他对民主制度的设想肯定是非常微弱的,基本上他是从人道、从政治宽松的角度出发,同时也是要救国,甚至当时有人说是为了让苏共更好的执政,从这些方面考虑走出的那一步。"他强调,每个伟人走出一步之后,其结果往往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余茂春则认为,戈尔巴乔夫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当苏联社会出现自由化潮流时,并没有采用普遍镇压的手段,"戈尔巴乔夫在衡量了中共天安门大屠杀事件后,他觉得继续走老路,开枪镇压人民的声音是没有前途的,所以他在访问中国之后,对他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所造成的不满,他没有实行血腥镇压,这是一个伟大的举动。"

余茂春所提到的戈尔巴乔夫访华之行,中国人的记忆应该还很清晰,当时正是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期间。也就是在这次访华行程后,中苏宣布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1989年5月16日,戈尔巴乔夫夫妇访华时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牵手合影。(法新社)
1989年5月16日,戈尔巴乔夫夫妇访华时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牵手合影。(法新社)


对中国的启示


戈尔巴乔夫去世的日子恰逢中共二十大前夕,习近平将连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传闻已经街知巷闻。舆论间愈加重视领袖人物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在1989年的访华行程中,戈尔巴乔夫会见了当时的中国改革派领导人物、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后者在"六四事件"之后被迫下台,坊间常有人将赵称为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

但连曦认为,虽然两者所处的历史阶段有相似处,但差别也是明显的,"在戈尔巴乔夫之上,没有一个'俄国式的邓小平',所以他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他的改革;不幸的是,胡耀邦、赵紫阳从来没有过戈尔巴乔夫那样的活动空间。"

余茂春则认为,中国的悲剧并不是没有戈尔巴乔夫式的人物, "中国党内的改革家改来改去还是共产党那样的一党专制,就像戈尔巴乔夫当年的初衷一样。如果没有党外的推动,没有人民的力量,没有摆脱共产党控制的党外的力量,中国的民主,中国的开放社会是没有前途的。"


明光华 | 战败之前普京的选择:核按钮?还是毒衣领?

华夏文摘 发表于   辰思

俄乌战争已经半年,俄罗斯侵略者的败相渐显。东部战场的停滞不前、赫尔松的岌岌可危,尤其2014年被俄罗斯占领的克里米亚最近的大爆炸和前天普京国师杜金的女儿被暗杀惨死事件,都是俄罗斯战败的不祥之兆。

许多人担心,普京俄罗斯一直明里暗里扬言使用核武器,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进入崩溃阶段,失败不可避免时,普京会不会发疯真的使用核武器?按下核按钮?这个担心不无道理。就像普京突然入侵乌克兰,举世震惊。谁也想不到,二十一世纪了,普京会干这种反人类反文明的野蛮蠢事。专制独裁者的疯狂,的确是正常人无法预测的。

然而入侵乌克兰与按下核按钮,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入侵乌克兰,普京和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们认为有胜算,甚至欧美干预力度不太大的话,侥幸获胜的希望是存在的。尤其有2014年霸占克里米亚的甜头,西方抗议制裁不力,俄罗斯不也挺过来了?

但如果按下核按钮,性质大为不同。那不仅是对乌克兰、欧洲而是对整个人类正义公理、对世界和平安全的公然挑战和威胁。俄罗斯毫无胜算!因为美国、北约是一个强大得多的核联盟,一旦开打很可能不是乌克兰和欧洲毁灭,相反毁灭的是整个俄罗斯。他们不能不顾忌。此其一。

其二,在网络、卫星导航技术完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俄罗斯的核武器能不能成功发射及准确抵达目的,大可疑问。美国白宫发言人普萨基4月23日,对俄罗斯的核威胁时,严正表态:"我们向全世界郑重保证,如果俄罗斯敢动核武,乌克兰绝不会是第一个落下核弹的地方。"联想起普京威胁对乌克兰动用核武时,星链大王马斯克在推特上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喊话称,"我特此挑战弗拉基米尔·普京。要单挑。赌注是乌克兰。"言外之意,马斯克的星链有能力让普京的核武器改变轨道,成了自作自受的灾难。此外,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一次导弹发射,结果发射不久很快改变轨道发回自己阵地爆炸。更让人对美国拥有改变导弹轨道的高科技能力浮想联翩。这不能不让俄罗斯惊恐、忌惮、须三思而后行。以致虽然俄罗斯损兵折将、损失惨重,战事一筹莫展,却依然不敢动核武器的邪念。

其三,俄罗斯有多少人愿意为普京的疯狂陪葬?民族主义喧嚣,喊喊口号很畅快,占领别人的土地也可以满足大斯拉夫民族主义的自豪感,但以自己身家性命、甚至一整个俄罗斯民族为代价去为普京的疯狂垫背,相信不会有多少人支持。届时核按钮指令能否下达贯彻,估计连普京自己都没有把握。相反,这对普京会是一个最危险的时刻,普京下达这样疯狂的指令时,同时很可能是他身首异处的时刻。

当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完全失利、战败后,对于普京来说,最体面的下场是,像一个合格的克格勃那样面对死亡,咬一咬衣领的毒药自杀——如果他还保有这样的"衣服"、如果他果真是一条硬汉。最好不是他杀——被愤怒的下属或反战英雄像对待齐奥塞斯库那样耻辱地击毙。更不是被扭送到海牙国际法庭审判丢人现眼。

然而对于英勇的乌克兰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而言,我们希望看到被扭送到海牙国际法庭公开受审的普京,让这个战争狂人、狂妄自大的专制独裁者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那些和普京一样的专制独裁狂人瑟瑟发抖吧!

读者推荐

袁伟时:中国人欠了一笔思想上的债

袁伟时 我们WM 2022-08-30 09:00 Posted on 广东

Image


【腾讯文化讯】5月4日下午,腾讯希格玛演播厅座无虚席,著名近代史专家袁伟时、章立凡、政治学者吴稼祥做客燕山大讲堂。"19、20世纪的中国史就是方生之新与未死之旧的缠斗,该生不生,该死未死。"近代史专家袁伟时从人的自由、社会稳定、外交因素三方面解读了百年思潮之"缠斗"以下为发言实录:

  

袁伟时:中国人欠了一笔思想上的债

  

  我想一个文学家、艺术家在写书或者创作自己作品时一定要有激情,没有激情写出来的东西就干巴巴的,不能感动自己,更不能感动他的读者。我自己在写作中也有这个问题,常常看到那些史料就会有一个冲动:这些应该写下来。这些写下来后也有很多问题在心里反复出现,最大的感慨是——为什么问题一再出现?鸦片战争前后是这些问题,整个19世纪不断重复,到20世纪还在重复,为什么?我有一个感慨,中国人欠了一笔债,思想上的债。


  法国知识分子有些人对世界影响很大,比如萨特,西蒙波伏娃,等等,很多中国人都读过,但认为最值得读的是雷蒙·阿隆的《知识分子的鸦片》。法国一些影响世界的思想家其实很多是带错了路,他们的思想其实给世界产生不好影响,左倾思潮影响了全世界。我想中国人也有这样的问题,但没有人正视,直截了当提出:中国人的思维,中国百年来的思潮,反反复复,有些东西是错的,当然有对的,也有错的。这里面思潮的缠斗影响非常巨大,因为人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一切行动都受思想支配。我还有一本书很快会出来,书名是《思想决定命运》,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想法。


Image



  究竟百年来中国思潮在什么地方、围绕什么东西缠斗?在我看来围绕着三个问题:

  

人的自由有多大,是决定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

  

  第一,人究竟是摆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中国百年来发展不起来?因为中国人原本是臣民,是三纲支配下的臣民,是家族、宗族的一部分。整个中国的社会制度、法律就决定了中国人没有独立人格,这在多方面都体现出来了。很明显的,经济上没有自由。我的书中很多地方提到过,清代道光年间乃至整个19世纪都出现一个问题:我们能做生意吗?老百姓有自由吗?有经济上的自由吗?江浙商人提出"我们能到辽宁那边做生意吗?能到直隶做生意吗?"朝廷说不行。当地总督不敢决定,报到朝廷,不批准。这样的事一再重复。


      我自己的生活中有过这样一件事,七零年代我参加广东佛山地级干部会议,当地一个公社书记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我们的农民不用生产队长打锣就能开工了?不用去催。那时队长拼命打锣拼命叫,农民就是拖拖拉拉不愿意开工。为什么改革开放解散了公社,不用人叫他就自己开工了?因为他们的自由恢复了,仅仅恢复了一部分,中国人就有了饭吃。但经济上这样的事,自19世纪以来到20世纪经济上都是这样。


      19世纪七零、八零年代,中国那些先驱们一再提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报纸,一定要有国会,这个东西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但是,办报的问题,十九世纪一直在缠斗,二十世纪还是在缠斗。什么人能办报,办报要根据什么手续?究竟有多大的空间?这些事表明,人的自由有多大,是决定整个国家兴衰的第一个重要因素。

  

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安安定定生活?

  

  第二,社会要稳定。19世纪时,社会是不稳定的,相砍相杀。除了相砍相杀以外,天灾不断,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动荡不安,有一亿多中国人死于非命。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安安定定生活?到20世纪依然是一亿多中国人死于非命,这又是为什么?究竟怎样才能稳定?好多志士仁人开出自己的药方,有人说改良,有人说拿起刀枪干革命。结果一再革命,社会还是动荡不安,后果相当悲惨。怎么样才能够维持社会稳定?我们非常珍惜的一个安定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为什么就不能得到?知识分子、历史学家是不是应该做出自己的回答?

  

Image


中国人打着爱国主义的狭隘民族主义什么时候能够平静下来?

  

  第三,怎样处理与外国的关系。原来我们是天朝大国,一统天下,但整个世界处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的大门关不上了,关上的大门,人家要来冲击,要你打开门和你做生意。人家本来要求通商,但看看林则徐给英国国王的书信,我想大家会哑然失笑,他说,天朝大国无所不有,皇帝因为考虑到你们的困难,你们若没有中国的大黄和茶叶就会影响你们的健康和生活,所以我们的皇帝还是恩准与你们交易。就是这样的指导思想,但这并不是昨天的笑话,后来我们仍一再重演这样的故事。


  在融入世界一体化过程中究竟该怎么处理国与国的关系?曾国藩提出:小事不要计较,大的东西要坚持。但大清帝国皇帝坚持的是外国公使不进北京,假如进入要行三跪九叩礼。他们坚持的是这些东西。李鸿章更提出纲领性的意见,19世纪70年代他提出八个字:外须和戎,内需变法。我想,这八个字是不是在现在的中国人生活当中仍然起着作用?中国人动不动就反对帝国主义,和跟日本怎样,钓鱼岛问题出来后,有些人就说要炸平东京。当然这些是情绪话语,但是,中国人打着爱国主义的狭隘民族主义什么时候能够平静下来?什么时候既能维护自己国家主权、又能跟外面所有的国家人民平等相处?而且提出这些言论的时候,不再被一些浅薄的知识人说成汉奸、卖国贼?所以这些,会一再地使我们感到很难过,而且要写出自己的书、自己的文章。我的书就是围绕着这些东西思考。来源: 腾讯文化

俄乌战争:冰冷数字背后的惨重代价

快讯 天狐视野 2022-08-31 00:22 Posted on 河北

Image


在180多天日复一日的循环里,随着一次次导弹袭击、枪声四起和暴行的报告出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残酷记录也越来越多。乌克兰平民付出了沉重代价:5587人已被证实死亡,而真实数字据信数以万计。难民已经超过660万。双方军事损失都很惨重,据称有约9000名乌克兰人和多达2.5万名俄罗斯人丧生(乌方战报是约4万多)。


Image


乌克兰20%的领土在过去几年里被俄罗斯部队及其代理人夺走。战争的破坏已给乌克兰造成了至少1135亿美元(约合7770亿人民币)的损失,而重建可能需要耗费超过2000亿美元。捐助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总计超830亿美元的援助。乌克兰农业生产及其他依赖乌克兰农业的国家受到了严重打击。即使运粮船能恢复运输,全球粮食危机依然严峻。


平民伤亡


周一,联合国报告称已证实乌克兰5587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149名女童、175名男童和38名性别未知的幼儿。报告称,至少有7890名平民被证实受伤。但这只是得到确认的平民伤亡数字。联合国官员承认,真实数字无疑要高得多。实际平民伤亡可能数以万计。这是乌克兰官员经过数月的遗体搜寻后得出的估计。在首都附近的布查,居民们仍未将在一个月的俄占期间被杀害的大约400名平民安葬完毕。乌克兰国家警察局长伊霍尔·克雷缅科表示,俄军败退之后,首都基辅至少有1500名平民丧生。在俄罗斯占领部队撤出几个月后,布查的居民仍在安葬死者。乌克兰官员认为,南部城市马里乌波尔至少有2.2万人在数月的俄军围困中丧生。他们援引了目击者的描述、卫星图像显示的乱葬岗以及展示街头陈尸的视频片段。

军事伤亡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对各自的军事伤亡情况严加保密,但西方分析人士认为,两国都伤亡惨重。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周一表示,约有9000名乌克兰人在前线阵亡。他在一次老兵集会上发表了这番讲话,但并未说明是否涵盖了乌克兰军队的所有军种。这一数字也无法得到第三方独立消息来源的证实。相较之下,在乌克兰和俄罗斯支持的部队之间长达八年的冲突中,约有1.3万名乌克兰士兵和平民被杀。俄罗斯上次公布官方军事伤亡数字是在今年3月,当时它声称有1351名士兵阵亡。同时期美国官员估计的这一数字约为5000人。四个月之后,英国军方估计有2.5万名俄罗斯人阵亡,受伤则数以万计。本月,五角大楼官员估计有七至八万俄罗斯人阵亡或受伤;他们估计的死亡人数为2万。美国官员称,他们的估算是基于卫星图像、通信拦截、社交媒体和实地媒体报道。显然这是不全面的。五角大楼官员估计有2万名俄罗斯士兵在入侵乌克兰期间丧生。在全面入侵之前,俄罗斯约有90万现役军人。英国官员估计,包括增援部队在内,最初参与入侵的部队规模约在30万人。美国国防官员称,俄罗斯投入了近85%的地面部队参加这场战争。


难民及流离失所者


根据联合国最新估计,欧洲各地已有超过660万乌克兰难民的记录,其中380多万人注册申请了"临时保护"或是欧洲其他类似的国家保护计划。联合国官员估计,乌克兰国内大约有700万人流离失所。由于战斗、桥梁公路被毁和资源缺乏,约1300万人被困或无法逃离交火地区。

Image

基辅西北部一处城镇中被摧毁的房屋


被毁房屋及城镇


基于乌克兰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基辅经济学院的研究显示,自2月以来,俄罗斯对乌克兰各地的炮击和导弹袭击已摧毁逾13万栋建筑。自2月以来,有311座桥梁被毁;18.8万辆私家车被损坏、摧毁或扣押;超过2.4万公里的道路受损或毁坏。


Image

经历俄军一夜炮击的乌克兰东部城市克拉马托尔斯克


研究人员报告称,被破坏、摧毁或没收的建筑类别广泛,至少有:私人宅邸11.5万座、公寓1.5万套;教育设施2290处(其中幼儿园798家);商店1991间、购物中心27座;医疗设施934处;文化设施715处;行政大楼511栋;油库28处;民用机场18个……



被占领土


在全面入侵乌克兰的几年前,俄罗斯已经非法吞并克里米亚并支持分离武装占据了乌克兰东部约1.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两个地区约占乌克兰60.3万平方公里总领土面积的7%。


Image


乌克兰官员声称,俄罗斯现已控制该国大约20%的领土,包括东部的整个卢甘斯克州以及南部赫尔松的大部分地区。


前线


绵延约2400公里的前线,从乌克兰南部穿过东部的卢甘斯克州,一直延伸至东北部的哈尔科夫地区。扎卢日内总司令8月中旬表示,东部和南部总计700至800处乌军阵地每天都会遭到俄罗斯部队的轰炸。


Image

乌克兰士兵在缴获的俄罗斯坦克周围休息

西方分析人士称,俄罗斯损失了大量装甲车辆和重型武器。五角大楼政策副部长科林·卡尔本月表示,俄军装甲车辆的准确损失应在3000至4000辆之间。乌克兰与俄罗斯都消耗了大量弹药。


Image

乌克兰士兵用榴弹炮向顿涅茨克地区俄军目标开火


分析人士估计,俄罗斯目前每天发射炮弹约1万枚,低于夺取卢甘斯克战役期间的2万枚峰值,而乌克兰每月也要进行数千轮炮击。



乌克兰的代价


基辅经济学院估计,截至周一,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破坏对乌克兰经济造成了多达1135亿美元的损失。研究人员估计,重建所需的最低资金接近2000亿美元。乌克兰政府估计,每月需要支出50亿美元来维持基本服务,保证已受重创的经济能继续运行,而这一数字在秋冬可能会继续增加。总计恢复成本达到7500亿美元。


大量援助


美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总额超过540亿美元的援助,为全球最多。国务院表示,自2月24日以来,拜登政府已向乌克兰提供超过99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包括数十辆装甲车和火炮系统,大量炮弹和16架"海马斯"发射车,西方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先进的火箭系统正在帮助乌克兰破坏俄军补给线。


Image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自开战以来一直在跟踪援助情况,其数据显示,英国承诺的军事援助金额位居第二,总计40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欧盟机构(25亿美元)、波兰(18亿美元)和德国(12亿美元)。基尔研究人员称,欧盟机构向乌克兰承诺的财政援助最多,达到123亿美元,之后是美国(103亿美元)、英国(21亿美元)、加拿大(18亿美元)和德国(11.5亿美元)。美国的援助包括向乌克兰政府提供的85亿美元直接预算支持,以分期支付的方式进行;同时还向乌克兰及战争地区提供超过15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总体来说,捐助国已向乌克兰承诺提供超过830亿美元的援助。但基尔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特雷贝施表示,这些资金流入乌克兰的速度"非常缓慢",这是欧洲政治分歧的一个迹象。"送去大量火箭炮很困难。但送钱就容易多了,"他说。"财务层面的情况表明,这与政治意愿以及事务的拖延有很大关系。"


粮食危机


根据乌克兰的研究,这场战争给乌克兰农民和农商企业造成的利润损失、设备损坏和运输成本共计达到23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预测,在今年的收获后,乌克兰小麦出口额将较去年的51亿美元减少一半左右。乌克兰当局估计,俄罗斯在黑海的封锁使得约2000万吨粮食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无法运输。


周一,该倡议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根据由土耳其斡旋并得到联合国支持的一项协议,从本月开始,运载总计721449吨粮食的30多艘货船将从黑海港口出发。8月中旬,第一艘租用船载着2.3万吨小麦驶向了非洲的饥馑地区。但像非洲之角这样的地区仍需要更多粮食供应。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统计,45个国家中的5000万人口处于饥荒边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估计,去年全球有多达8.28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乌克兰学校战火下开学先挖防空洞

乌克兰学校在学期开始前竞相挖建防空洞。在乌克兰各地,当局正在建造防空洞,并在乌克兰近600万学龄儿童于9月在线或亲自返校之前修复数千座在俄罗斯军队炮击中受损的学校建筑。


Image


据路透社报道,乌克兰学校在学期开始前竞相建造防空洞。目前乌克兰只有41%的学校、托儿所和大学有防空庇护所。但鉴于战争对乌克兰及其儿童的社会和经济长期影响以及逃难者返回的意愿,复学是政府的首要任务。据乌克兰教育和科学部称,自俄罗斯于2月24日开始入侵以来,乌克兰近2300所教育机构遭到炮击或轰炸,其中286所被彻底摧毁。联合国数据显示,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中,超过350名儿童死亡、586人受伤。实际数字可能要高得多。官员们热衷于恢复教育,部分原因是为了让女性重返工作岗位。但内政部在评估乌克兰26000所教育设施中的约80%(从小学到大学)时发现,只有41%拥有现场教学所需的防空洞或防护结构。建设防空避所,这比几个月前增加了400%,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仍有可能完成更多的避难所。但是前线附近的地区可用性很低:在俄罗斯军队最近加强炮击的 Mykolaiv 地区,只有16%的学校有避难所。

拯救儿童组织乌克兰国家主任索尼娅·库什说,因此,数百万儿童和青少年将被迫继续远程学习,战争加剧了因新冠病毒关闭两年后已经很明显的问题,包括青少年的高辍学率。伊尔平一所学校主任伊万·普塔什尼克告诉路透社,伊尔平学校的防空洞可以容纳300名儿童,这只是其2000名学生的一小部分。利沃夫国立大学校长Volodymyr Melnyk说,战争造成的学习差距是"乌克兰的悲剧"。该大学正在制定计划,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在线工作,同时成千上万的学生自愿帮助难民。乌克兰前财政部长娜塔莉·贾雷斯科表示,恢复教育将鼓励数百万在战争开始后逃往欧洲的妇女和儿童返回。娜塔莉·贾雷斯科告诉路t社说,"他们是乌克兰的生产力栋梁,实际上是国家的未来。"


某胖:有人在用历史给我们展示未来

某官方历史研究院给"闭关锁国"翻案的文章《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造成的巨浪还未平息,他们又搞幺蛾子了,这次是公然赞美义和团。而读完新一篇《义和团运动不应被污名化》,我已经不再愤怒了,我只是绝望,因为我知道他们这是在告诉我们未来会是设么样子。

闭关锁国无非是把老百姓圈起来,薅羊毛,目的只是某些人过人上人的日子;但是,义和团则不同,义和团是主动出击。这就意味着,有人在把盲目排外合理化。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定是在做利用义和团的理论准备。一旦使用了义和团,那就意味着有人的财产要失去,生命要失去。

用历史阐释某种意识形态不是新鲜事,当初姚胖子批海瑞罢官就是给一部分人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继而掀起一场血雨腥风;而现在历史研究院这两篇文章则完全是用近乎直白的语言告诉我们,他们要做的两件事的定性是这样的:一,闭关锁国是必要的;二,扶清灭洋的义和团功劳显赫,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需要大力扶持。

第一篇文章《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外资虽然带来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流程和科技应用,带来了产业链、就业岗位和税收,但是,他们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会推动颜色革命。所以,不需要适应全球贸易规则,更不应该惧怕欧美将我们排斥在全球产业链之外;改革开放是危险的,一定要保护国企的垄断地位,保持国家对市场的绝对控制,这样的话国家才能安全。同时,这篇文章也警告国人,未来采取收缩战略时,那你们不可以批评这是闭关锁国,不可以指责这是与世界脱钩,要赞美,说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谁敢妄议,谁就是挑战国家主权!

第二篇文章《义和团运动不应被污名化》则走得更远。作者不仅否认义和团组织不是乌合之众,否认他们盲目排外、毁洋货、烧教堂、残杀教民、挑起外交冲突,反而定义为义和团有统一而清晰的斗争目标";"义和团高举'扶清灭洋'旗帜,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义和团运动坚决抵抗西方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键节点之一。"这实际上就是暗示,未来应该支持这种行动。

上一次的类似义和团行动是某种兵,他们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什么我们都知道,现在历史研究院公然借研究历史鼓吹义和团运动,其用意不言而喻。这是一种切香肠的手段,下一步他们还会进一步挑战我们的底线。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要给拿U型锁的蔡洋平反?是不是要给苏州那个没收女孩和服和袜子的警察授勋?

一个级别如此之高的历史研究院,居然为为闭关锁国翻案辩护,为义和团招魂正名,这不是历史研究,这根本就是在阐述未来的某种意识形态走向。以前这种意识形态曾经批判过相对论,接下来他们会批判量子力学甚至会重试李森科学说吗?他们为何如此颠倒黑白?如果不是有人授意,我借他们个胆儿也不敢。那么,谁授意的?联想到一些其他的迹象和言论,细思极恐。

我现在真的无限悲哀,我们知道这两篇文章说的是什么,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他们就是这样说了,而且也这样做了,而我们却毫无办法。这两篇文章不是历史,但是,我们也不敢说这不是历史;我们知道这是未来,但我们不敢说这是未来。

历史研究院与其说是个学术机构,现在不如说是个宣传机构。他们并不在乎自己这两篇文章是不是有重大的逻辑错误,他们也不在乎自己推崇的东西对整个国家百害而无一利,更不在乎会将社会推向和处?他们这是一种宣示,明 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他们铁了心就这样干了。

接下来,我觉得他们可能会否定五四运动,因为,在他们的语境里,在他们的逻辑中,五四运动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技术和制度妥妥地就是破坏国家安全,甚至会加速西方对中国的控制,这就是典型的卖国。而一旦是五四被否定了,那就不是简单的探索2.0了。

很多人都在抱着一丝幻想等风来,现在风来了,他们忽然发现这不是邪风,歪风,这是真正的寒风,它预示着凛冬真的来了。未来若干年,某种历史会重复,某种生活方式也会重复。黄河水不会倒流,但是,长江水会干;上帝会拯救世人,但他不会拯救不相信自己的人,更不会拯救索多玛城。

宿命,是一个有着蝴蝶效应的大换算率。一个框架,涉及好几代人。我们不会遇到《黑客帝国》当中尼欧那样救世主,我们更不会遇到后来幡然醒悟的史密斯,我们面对的只有更优化的框架,根本没有逃离的可能。逃不脱,暂时又死不了,活着又痛,这种绝望恐怕不只有少数人能能感受得到,岁月静好婊也不会幸免。而这一切,都归结为两个字:折腾。

——读者推荐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