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8日星期日

費學禮:珠海航展的啟示與台灣的「雙二策略」

自由時報-星期專論 2024/12/08 
◎費學禮(Richard D. Fisher, Jr.)


中共藉第十五屆珠海航展傳遞數項重大脅迫訊息,圖為殲-20S(右)和 殲-35A 匿蹤戰機模型(左)。(彭博)

二○二四年十一月,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兩場重要實力展示,凸顯了台灣必須加快軍事建設與嚇阻議程,以重新掌握自身命運的迫切性。

首先,中共—解放軍為台灣擘劃的未來,包括戰爭、血腥鎮壓,以及做為侵略區域各國的基地,在十一月廿九日至卅日舉行的第九次、也是迄今最大規模的「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中初露端倪。

此次中俄轟炸機聯合演習的規模,是以往的兩倍,中國空軍與俄羅斯轟炸機連續兩天組成聯合作戰打擊群,由解放軍與俄國的戰鬥機、空中預警管制機(AWACS)、運油-20(YY-20)加油機和電子作戰機護航。

中俄聯合戰巡 演練攻擊台灣東岸

十一月廿九日,中國和俄羅斯空軍出動四架轟炸機(兩架轟-6N、兩架圖波列夫Tu-95MS)和總計十一架各型飛機,在日本海瀕臨日本一側進行封鎖演習,並侵犯南韓的防空識別區。翌日,四架轟炸機和另外十架戰鬥機及電子支援飛機,穿越宮古海峽,演練針對台灣東岸的封鎖與攻擊行動。

具備核打擊力並可執行空中加油的轟-6N轟炸機(西安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生產),在這次中俄聯合演習中首度亮相,可發射配屬核彈頭的空射彈道飛彈(ALBM),射程達三○○○公里。再加上航程可達八○○○公里的俄羅斯Tu-95MS轟炸機,足以對駐守關島、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美軍構成威脅。

由於中國持續且不斷增強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的經濟和軍事支援,我們可以合理預期,中國將要求俄羅斯從二○二五年開始,將其空中和海上力量整合到更全面性的解放軍「聯合利劍」系列演習中,以提升中俄聯合作戰、封鎖和打擊任務的能力—這一切都是為了推進到二○二七年準備對台灣發動戰爭的目標。

中共—解放軍的另一次實力展示,是二○二四年十一月十二至十七日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珠海航展),這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兩年一屆空中、地面與海上武器聯合展覽,隨著中共發動戰爭的時程規劃,二○二六年的第十六屆珠海航展,或許會是最後一屆。

自二○○四年以來,中國外交部始終拒絕向筆者核發記者簽證,而在二○二四年,顯然沒有任何西方軍事記者獲准參加珠海航展,有興趣的觀察者只能仰賴中國軍事迷在網路上發佈的數千張照片,以及部分導覽手冊的資料,來蒐集相關情報。

儘管如此,解放軍確實在珠海展示了現有及近期即將具備的能力,這些能力可能在戰略核打擊與傳統作戰層面,嚴重加劇對台灣的威脅。

一張幾乎沒有被航展評論者注意到的照片顯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展示了一座大型可旋轉X波段雷達模型。就其規格來看,後續版本可能曾用於引導並協助中國在二○一○年至二○二三間完成的約十次「中段」(mid-course)飛彈攔截測試。

「中段攔截」通常是指在飛彈或其彈頭進入大氣層時進行的攔截,這意味著目標飛彈可能具有中長程(三○○○至五○○○公里)或洲際(超過五○○○公里)的射程。

更具體地說,中電科的新型大型X波段雷達,可能構成解放軍「國家飛彈防禦系統」(National Missile Defense)出現「突破性」發展的基礎,呼應中國火箭軍目前正在進行的核力量「突破性」擴張,包括建造約三○○座新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發射井。到了二○三○年代中期,這些設施可能使解放軍的核彈頭數量達到數千枚之譜。

共軍反飛彈系統 削弱美核嚇阻力

由於拜登政府拒絕違反二○一○年與俄國達成的《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將美國部署的核彈頭數量增至一五○○枚以上,解放軍的核彈頭數量可能掌握壓倒性優勢—再加上俄羅斯和北韓的核戰爭協調行動,美國的核報復能力將被解放軍飛彈防禦系統所削弱,導致嚴重的不穩定局面。

這些情況可能包括發動壓倒性核先發攻擊的誘惑,以及多層次的核脅迫/勒索,進一步削弱美國向日本、南韓、菲律賓和澳洲等盟邦提供的核報復/嚇阻保證,甚至可能波及台灣等重要戰略夥伴。

因此,極為幸運的是,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今年競選期間,將「建造一個覆蓋整個國家的大型鐵穹飛彈防禦盾—完全由美國製造」,列為其廿項「核心承諾」之一。

為美國建立一套國家飛彈防禦系統,將是一項龐大且昂貴的工程,涉及新的飛彈攔截基地、地面與太空感測器,甚至可能包括太空武器,還需要大幅擴張美國的戰略性洲際及區域核武器,雖然所費不貲,卻絕對有必要。

然而,一支規模更大的美國核進攻力量,與新的美國國家飛彈防禦力量相互平衡,也將實現已故前總統雷根的夢想,亦即以飛彈防禦系統來平衡核洲際彈道飛彈的攻擊性,降低其效用,並有可能重振可驗證的削減核武器談判的價值。

正如雷根所意識到的,要在這場「防禦性」的戰略競爭中取得成功,關鍵要素之一是盡快讓美國的主要盟友與夥伴參與其中,或是拓展新飛彈防禦系統的覆蓋範圍,削弱俄、中憑藉目前在區域核飛彈方面的顯著優勢,對美國盟友與夥伴所構成的脅迫效果。

總之,中電科在珠海展示的X波段雷達,預示著一場激烈攻守戰略競爭的開端,也可以說是一場戰略軍備競賽。只要美國有足夠的決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贏得」這場競賽,迫使中國、俄羅斯和北韓面對核戰爭無法帶來勝利的事實。

第十五屆珠海航展傳遞的另外一項重大脅迫訊息,是中共—解放軍在運用無人作戰系統方面的驚人進展,在戰略層級和大規模單兵作戰中,實現與真人操控者更高層次的協同效能。同樣重要的是,珠海航展還展出多種新型的反無人作戰系統。

針對烏克蘭戰場上摧毀裝甲車、造成人員傷亡的微型無人戰鬥航太載具(UCAV),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NORINCO,又稱中國北方工業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CASIC),推出三款新型的高功率微波武器予以反制;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的產品聲稱,可以在三公里範圍內摧毀無人機的微電路系統。

珠海航展 中國大秀軍工科技成果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還宣稱,其微波武器將與三種不同類型的機動性雷射武器結合運用,這些雷射武器的功率介於卅到五十千瓦之間,並配備新型機動性防空和飛彈平台,用於反擊無人機蜂群攻擊。同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也展示一款「反無體系交戰管理系統」(Engagement Management System of Anti Drone System),號稱能夠同時對付多達一○○○個目標。

中國披露這些科技進展的目的,顯然旨在回應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上將,六月間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Conference)上所做的描述。帕帕羅當時表示,美國將打造一個無人武器的「地獄景象」(hellscape),以嚇阻解放軍對台灣發動攻擊。

在排除台灣和/或美國無人機的威脅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也準備出動「哮天-100」四足型「機器狼」無人戰鬥地面載具(UCGV),在操作員協調指揮下,這些配備步槍或火箭的機器狼群,將與武裝垂直起降無人機執行協同攻擊。

這些無人戰鬥地面載具可以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配備卅公釐機砲和火箭的VU-T10型無人坦克群開路,並與機器狼群協同作戰,掃蕩城市中的抵抗力量,為中國陸軍裝甲部隊的入侵鋪路。

在距離更遙遠的戰略打擊範圍,解放軍展示了中國船舶集團公司(CSSC)研製的四二○噸級無人水面載具(USV)「虎鯨」(JARI USV-A),配備卅公釐機砲、垂直發射的反艦或攻陸飛彈,以及可供Z-5B無人偵察機垂直起降的飛行甲板,用以清除可能阻擋入侵路線的台灣海軍小型作戰艦艇。

此外,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還展示了十六噸重、有效載荷達六噸的「九天」(Juitan,或稱「JetTank」)大型無人機,航程可能達八○○○公里,並配備有可攜帶空射彈道飛彈的「彈艙」(bomb bay,異構蜂巢任務艙),可用於攻擊美國海軍艦隊。中國船舶集團也展出一艘四五○噸級「小型特種作戰無人潛艇」模型,類似美國波音公司的超大型無人水下載具(XLUUV)「虎鯨」,據稱可攜帶十二枚魚雷或水雷,作戰範圍達一萬公里,可能具備追擊美國核彈道飛彈潛艦(SSBN)的潛力。

在面對這些威脅的同時,台灣還須因應川普新政府的政策取向。川普在第一任期內首次向台灣出售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生產、射程三○○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短程彈道飛彈,新政府可能會延續對台灣的積極支持,但也可能提出條件,要求台灣大幅增加國防開支,可能提高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四‧五%。

在此情況下,台灣提出採購爭取已久且價格昂貴的洛克希德馬丁F-35B短場起降第五代戰鬥機的計畫,來回應美國新政府的關切。F-35B具備遠距偵監能力,並可做為空中資料中繼站,長久以來一直頗受筆者肯定。不過,這項採購案雖然合理,卻或許應該在實現更具決定性的嚇阻措施後,再行考慮。

應對川普新政府的關切,並善加利用其挺台力道的方式之一,是考慮採行「雙二策略」(Two-Two strategy):採購並共同生產二○○○枚射程一○○○公里的洛克希德馬丁PrSM中程彈道飛彈,並承諾建立一支二○○萬人的本土武裝力量,包括正規武裝部隊、後備軍人以及武裝民兵,更有效地嚇阻中共—解放軍入侵。

實現「雙二」嚇阻 台灣朝野需合作

大量的中程彈道飛彈,尤其是配備反艦彈頭的精準打擊飛彈,將有助於突破解放軍的新式戰區飛彈防禦系統,同時威脅解放軍入侵行動中最脆弱的環節:必須仰賴大量軍用與民用船隻,載運入侵部隊橫渡台灣海峽。

台灣國軍在約一五○萬名可以操作步槍(包括狙擊步槍)、發射火箭彈的本土武裝力量輔助下,將可迅速有效地應對解放軍聯合部隊無人入侵系統,同時也能提供足夠的反擊力量,牽制在那些彈道飛彈攻擊後倖存的解放軍入侵部隊。

要實現這種層級的嚇阻力量,需要賴清德政府的強力領導、在野的國民黨合作、台灣社會文化的變革,以及華盛頓的持續支持等諸多條件配合。不過,這將為台灣開闢一條掌握自身命運的道路,阻絕中共入侵與恐怖統治的災難性後果。



(作者費學禮為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國際新聞中心陳泓達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