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週)
上周論及,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在美中之間開打,但不是熱戰模式,而是人類活動中各種「流動性元素」合流激盪下的戰爭。而這場三戰的過程不會太長,也不會演變成拖拖拉拉的冷戰,結果只有兩種:一方服輸,或直接進入真正武力對決的第四次世界大戰。
才不過幾天,白宮3月18日記者會中,雖然焦點集中在疫情,但川普在答問中用了「戰時總統」(war time president). 也採用了紐約時報社論的建議,啟動了戰備時期的「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同一時段,大西洋彼岸的英國,首相強森在記者會中以罕見的驚惶語調說,英國正處於「國家戰役」(National fight)。美洲大陸、歐洲、中東、北非的政要,確診武漢肺炎的案例日增。
在18日、19日兩場白宮記者會中,川普都直白反擊北京將武漢病毒甩鍋給美國的企圖,並譴責北京隱瞞疫情長達兩個月的事實。這與筆者的三篇前文 - 《如果中共把武漢「甩鍋」給世界》、《習近平陷入了孤獨的保衛戰》、《疫情下「中共夢」正在逼川普做決斷》所描繪的場景越來越靠近(見作者臉書)。
病毒戰場之外的兩個戰場:金融及石油,戰情同樣以迅雷之速展開。道瓊指數跌破兩萬點,續跌之勢深不可測,固然以美元錨定的國際金融體系早已破洞百出,但此次斷崖式危機,背後推波助瀾的國際政治因素不可小看。原油方面,價格往不可持續的每桶20美元逼近,但交戰三方的沙烏地、俄國、美國毫無鬆手跡象。在這三股流動性合流、並且看不到結束點的不定狀況下,可說全球政府都已經進入備戰狀態,脆弱國家如伊朗或朝鮮,不管是出於自願還是代理,若在大國的意志下挑動區域平衡,也不會令人意外。
這場「以流動性合流開打的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會如何展開?其結果會不會帶來以熱戰形式顛覆世界秩序的第四次世界大戰?
三場流動性戰爭中,最單純的應該是油價戰爭,因為,結束油價戰對交戰三方都有利。美國的頁岩油行業剛形成規模,自然不願意看其崩塌。俄國方面,如果價格戰再打一年,經濟可能倒退到普京執政之初。而沙烏地,正在為20年後油源枯竭的經濟進行轉型,既然在此次油價戰中證明了它實力猶存,也沒必要自我杜絕20年後的國運。
金融流動性的層次就不一樣了。不管此次金融世紀危機是出於自然的系統性崩塌,還是出於某股暗黑勢力的顛覆,對美國和中共政權,在病毒疫情阻絕國際供應鏈的既成事實下,都是一次順勢擊垮對方的大好機會。中共方面,可以通過精準的原料及產品阻斷,定向、定點、定性的削弱美國經濟,延長金融風暴對美國經濟的打擊。甚至不能排除一種可能,中共因內部保權/奪權的鬥爭失控,而邁入「攬炒美國」的路線,與美元脫鉤,強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奢想。
同樣的,美國也可以藉著金融危機,加上「病毒來自共軍武漢生化戰實驗室」的證據,在師出有名的情況下(例如共軍進入香港),要求中共立即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中的金融開放條款,徹底顛覆中共專政所依賴的人民幣及港幣體系。再如,以「撤除信息防火牆」為中國留在西方經貿體系中的先決條件。
而這一切,都與病毒的生物特性以及疫情會拖多久有著直接關係。種種引爆點的能量正在累積中,就等某處某人犯下某個愚蠢的錯誤。
第四次世界大戰的熱戰會發生嗎?世界早有定論,若再發生足以牽動全球的熱戰,波斯灣、南海、台海是三個首選地點。照理來說,台灣社會應該及早建立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是台灣並沒有。絕大多數的菁英群討論,從政界到民間,都還單單停留在如何控制疫情和如何在金融風暴中少賠一點錢的階段。
討論戰爭,在台灣是個禁忌,是極端政治不正確的。這有好有壞;好的是台灣人隨時可以用精神勝利法過日子,例如感嘆疫情導致錯過了日本的櫻花季。壞的一面,就是容許鴕鳥永遠假設天下有免費的沙子可供藏頭。
只有在美國提醒台灣戰爭風險的時候,台灣媒體才敢被動的報導。這不,三月初AIT理事長莫健訪台,新聞界報出他說「台灣有必要全面備戰,而且最好要馬上做,才能因應最壞的突發情況」。但從社會反應來看,台灣不盡然相信。
台灣政府,包括軍方,似乎認為中共武力挑動台海的可能性是3-30年的事,而不是6-12個月的事。但事實上,北京在過去一年間,不斷暗示著一個兩年的時間表,只是台灣社會聽不懂其中的政治玄機,而政黨們則無例外的只用它來作為互幹的槓桿。
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已經蠢動,白宮和中南海勝算未明的狀況下,台灣應該如何為接下來可能發生的「第四次世界大戰」- 熱戰,做出心理上及策略上的準備,有待下週分析。
(本文原刊於 蘋果日報 2020-03-22)
——作者脸书/范疇文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