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在我的印象里,华生是一个书生。
他是温文尔雅的,说话慢声细语,似乎从来不会着急,哪怕是和别人发生很激烈的争论,他也不会失态。也许这和经历有关。出生在江南的华生少年时背着"黑五类"家庭的包袱在苏北农村当了十年农民,25岁才上了大学,而且是勉强"混入",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因为出身不好。这反而倒使得华生更多地亲近了书籍,他在书中构造自己的乾坤。八十年代末,在改革开放中声名鹊起的华生却选择了到海外留学,彻底奠定了"书生地位"。
这个书生也是君子。
这个君子之说,有时候就是一种感觉。似乎有许许多多例子来佐证君子之说,又似乎一时什么例子也没有。我可以这样来描述,只要是华生说的话,我不会怀疑,因为这是一个守信的真诚的人,不吹牛不说假话,十分爱惜自己的羽毛。
这个君子又是一个低调的学者。
华生轻易不接受采访,也轻易不参加社会活动,作为"个体户经济学家",他的工作室就在家里,助手们也在家里上班,在他办公室后面,有一个硕大的一直顶到天花板的木架子,分成很多格子,每个格子里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资料,这些资料就是他的世界的一部分。累了,他会打一会儿乒乓球。由于坚持每天练,他的乒乓球技术可以和专业队退役的队员抗衡。
书生、君子、学者,这可以看做华生身上贴着的标签。
这一段时间,中美贸易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华生在他的微博上也写了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段话也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有支持和赞扬的,也惹来了一些媒体专门发文批评,于是,他就又写了一篇长一点的微博算作为一种回应。经华生同意,今天的"周说"把这篇发出,供大家参考。
华生
华生:中美贸易战力量悬殊,与特朗普斗气恶战不是上策
没想到在自己这小地方说两句力量悬殊吋不宜硬拼的闲话,也成了被专文批的靶子。有媒体批不硬拼之说过于天真不切实际,称此虽不是主流但传播较广,而中美贸易摩擦除了坚决迎战,别无选择,甚至还算出拼下去中国最多损失0.1个点的经济增长。我的看法当然尽可批评,但我看用这个观点去影响决策恐怕会误大事。
首先,中国人从来说经贸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是说这里是双方难得的利益相交最大之处。现在压舱石要变成砸船石,这改变的不是小处而是战略大局,连锁反应岂可低估?
其次,特朗普是蛮横任性,但并非专门死磕中国,这点看看美国国会态度就知道了,因此与特朗普斗气恶战不是上策。
其三贸易战当然要软硬两手,但以战促和、斗而不破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评估双方的得失和底线。
这次中美贸易摩擦其实核心就是两条。
一是中美贸易逆差一年近4000亿美元,占了美国全部逆差的近一半,为中国对全球贸易顺差总量的约80%。也就是说,中国与美国以外所有国家的外贸基本平衡,顺差主要来自美国。美国对只有几百亿乃至几十亿逆差的盟友还大打出手,特朗普为兑现竞选承诺显示自己比历届政府高明找我们说事一点不奇怪。有人说我们不是多次答应加码多买美国货吗,去年还拍下过2000多亿美元的大单昵,问题是特朗普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但换个角度看,单子是下了,中美逆差没减少结果还在创纪录的增加。这不能不说是打了最好面子和爱吹牛的特朗普的脸。他觉得被耍了我们现有人又觉得他是贸易讹诈欺人太甚,其实都并不尽然。当然如真下痛手减逆差,中国每年新增几千亿美元外汇的活钱就没了,再去国外花钱就得十二分惦量。进一步想这几千亿美元的东西转为供国内建设和消费,也未尝不是好事。
二是美国人打压我们的高新产业和高端制造,这看上去似乎与我们绝对冲突,其实也可具体分析。因为美国人不管心里怎么想,摆到桌面上的是保护知识产权和公平竞争,反对我们国家干预控制扶持特定产业,这就有谈判的空间。
须知减少国家干预、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本来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目标。这些年来国企改革难人深入、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控制有减更有增是人们的真实感受。改革处在十字路口,开放倒逼我们推动改革并非坏事。可见去除情绪化,化危为机,我们并非硬拼一途。金正恩兵临城下四面楚歌尚可出奇招变被动为主动,我们除了与美国螺旋式升级硬拼外,怎么就别无出路,没有更大和更好的选择空间呢?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中美关系只有理由搞好,没有理由搞砸。搞砸了对谁都没好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