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配图:1980年,华国锋、叶剑英与胡耀邦在北京出席五届全国人大会议
·我的父親胡耀邦一九八零年對我說,華國鋒不是造反派、 政治新貴,而是逐級上來的老同志;希望華仍留在中央七常委內, 每人一票,要「徹底的民主制,徹底的集體領導」。 胡耀邦的這一政治設計影響今天九人常委制。
------------------------------ ------------------------------ --------------------
編按:圍繞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與中共前主席華國鋒的關係, 各種傳言一直不斷。儘管胡耀邦力保, 但華國鋒仍於八二年六月下台。胡耀邦長子、 全國政協常委胡德平根據當年日記,撰文說明真相, 標題為編者所擬。
三十年來社會流傳兩句話:「耀邦不願動華國鋒」。「 耀邦不願動華國鋒,主要考慮是怕自己來接。」這二句話是真的。
但為何胡耀邦不願動華國鋒呢?胡耀邦基於什麼考慮而「 怕自己來接」華的職務呢?人們對歷史問題, 總是希望能透過層層真實的現象,看清問題的真相和本質。為此, 歷史學不但要掌握大量的史料,而且還要對這些史料提升出觀點、 結論來,那怕是帶有情感性的傾向,也不排斥, 只要在歷史問題的研究中, 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聯繫能趨於最大的一致。 本文想對上述史料再做些補充和說明,從而進一步探討, 胡耀邦當時之所以採取這種態度背後的思想活動是什麼, 即真實史料蘊含的歷史真實性。
八人幫由來與影響
這兩句話產生的背景是:一九八零年下半年, 黨內和社會上有一種越來越強烈的輿論,認為華國鋒在打倒「 四人幫」以後,犯了嚴重錯誤,如宣揚個人迷信,堅持「兩個凡是」 ,影響老幹部的解放使用,要對「洋躍進」負責, 甚至一些黨內老同志還指責他是「文革」中的造反派。 有的同志對華國鋒、汪東興、陳錫聯、毛遠新和江青、王洪文、 張春橋、姚文元在毛主席遺體身邊的八人合影竟一時糊塗定性為「 八人幫」。總之黨內外的輿論非常複雜, 其中相當一部分意見是對的,一部分則缺乏分析, 一小部分則是極端的情緒之詞。 但形成的主流意見則是華國鋒中央主席的位置應該變動一下。 如何處理這個尖銳問題,人們期待著黨中央的決策。
對華國鋒功過的評論,不是本文的主題。 本文是想根據我當時的日記,對這兩句話作一註釋,以防歧義。 當然更多的也是想為胡耀邦當時的思想理念和他作為一位政治家的道 德人品,也作一個註釋,以備歷史的查詢。
人類的歷史是客觀的社會進程,歷史不能複製, 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歷史科學。 歷史科學若不建立在真實的史料之上,不是用史論結合的方法, 而是想用「以論代史」的方法說明歷史, 那就只能深陷在歷史唯心主義的泥沼中, 那麼歷史的輓歌就不能引起人們傷痛, 而歷史的頌揚也不能喚起人們的信心。
一九八零年年末, 隨著黨內對華國鋒擔任黨中央主席的反對聲音的高起, 胡耀邦又成為接替他的主要人選,這是當時的實際情況。 一九八零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晚,父親下班回家。那天, 他在各省市自治區的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上講了一篇話,題目是《 做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父親問我聽到這篇講話沒有? 不知怎麼,我突然聯繫到華的去職,很可能由他替任的問題, 我當時很衝動,脫口而出:「你難道在當主席的問題上, 也想做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嗎?我不同意你任此職。 現在是你最具有優勢的時候。」(見一九八零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個人日記》)
我說的「此職」,即指黨中央主席之職。我之所以說父親現在是他「 最具有優勢的時候」,是因為在真理標準大討論、生產目的大討論, 平反黨內外大量冤假錯案,為「地富反壞右」及其子女摘帽之後, 那時的政治局勢,是上有老一輩領導人掌舵, 下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父親又是中央常委、黨的總書記, 這種條件正是他為黨為民服務做事的大好時光, 華國鋒同志即便不做主席,也應當由老一輩領導人,如鄧小平、 陳雲擔當才妥。
耀邦同志之所以不贊成動華國鋒主席的職務, 還有他一些更深的想法,他認為動華而引的人事變動, 不是一件小事,甚至還是一步險棋。他說:「新的考慮, 我認為是步險棋,我、趙、胡都不太同意,但想的也並不完全一致。 ……把人事放在第一位,不是把原則放在第一位,不行!」(同上)
胡耀邦和趙(註:是趙紫陽無疑)、胡(註:應是胡喬木) 的想法不完全一致,那麼胡耀邦有些什麼想法呢?他說:「 我想設一個主席團,我在主席團中佔據一個很不突出的角色。 我也認為我在主席團中也不合格……在這樣的位置上多做工作。」
八零年十二月五日的政治局會議上, 當議決是否向黨的六中全會建議華國鋒辭去中央委員會主席、 中央軍委主席;選舉胡耀邦為中央委員會主席時, 胡耀邦並未參加投票,而是提前出京到湖南, 名義上是解釋幾次中央有關會議對華國鋒問題的討論意見。
當月二十七日晚,父親和軍隊幹部譚友林談話完後,又找我談話, 提醒我和德國一名歷史學者交往的言談舉止要多加注意。借此機會, 我又問他「有關黨的領導還有無更改的希望,…… 我不希望它成為現實。」父親似乎高興了些,他的談話, 我是這樣記錄的:
「他說還有希望,沒有最後定,還可以再做工作。他認為最後(註: 「後」字應為「好」)搞主席團制,職務都是主席,制度是常委( 制),每個人都是一票的關係。我們索性在最高的領導中, 徹底的民主制,徹底的集體領導。」(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個人日記》)
說到他本人,胡耀邦接著說:「我只是其中之一,七分之一, 這樣我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同上)
大家知道,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只有六位常委,那第七個人是誰呢? 不言而喻,在胡耀邦的構想中,非華國鋒莫屬。
為了實現這一構想,我知道他找了很多黨內的同志討論此事, 直到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之前,他都為此構想努力。 他對進入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層,也坦承表明了他「 可以做更多工作」的心願。
胡華曾在湘潭共事
當時,胡耀邦對華國鋒之所以有這種態度, 還有一段寶貴的歷史原因可供參考。 即一九六二年年底至一九六四年上半年, 胡耀邦和華國鋒共同在湖南湘潭地委工作, 共同領導了那裏的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即「四清運動」。
兩人不論職位的高低,合作得很好。 他們都認為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是對廣大農村幹部與群眾的一次教育運動。 評論運動合格不合格的標準, 主要是看緊張的幹群關係能否得到正確處理, 農業生產能否有一更大發展, 農村社會能否出現一種欣欣向榮的局面。 兩人還都以毛澤東的學生互相勉勵,一九六四年春, 兩人和湘譚地委的部分同志還集體上了一次井崗山,到了黃洋界和「 朱毛」當年生活過的居處。這一期間毛澤東還親臨長沙兩次, 找他二人座談「四清」問題,並牢牢記下華國鋒的名字。
因此,對華國鋒在黨中央主席位置上的去留問題, 胡耀邦對華也有批評,但他不贊成說華是:「文革」中的造反派, 也不贊成說華是「坐飛機」上來的。他說:「 國鋒同志是一九三八年參加工作的老同志, 也應該說是一個老同志了。國鋒同志也是一級一級上來的, 確實是由區的工作,縣的工作,地委的工作, 省的工作到中央工作的,有同志說是坐直升飛機上來的, 我個人覺得這麼說不妥當。」(見《胡耀邦思想年譜》 五百五十一頁)胡耀邦對以上的評述並不是全部內容, 現在歷史也要對胡的評述再做評述, 但胡對華歷史的介紹我認為還是公正的,因為對華認識的這一底線, 有很多人並不認同,否定這些,我認為對黨的事業非常不利。 對歷史人物作客觀公正評價是歷史唯物主義者應有的態度。
胡德平小檔案
四二年生於延安,湖南瀏陽人。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 文革中受被整肅父親的牽連,在校內遭迫害。六八年下放農場, 七二年調到中國歷史博物館,八四年調中共中央整黨辦公室, 八六年至一零年任中共中央統戰部秘書長﹑副部長, 九三年至今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現任全國政協常委﹑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