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4日星期三

苏晓康:毛泽东大讲“死人”

【按:中共的政权,是人头换来的。这已经是常识。这次瘟疫,中南海的计算是"两个一千万"(见下引图文)。这倒让人想起六〇年大饥荒前,毛泽东大讲"死人"。这些细节,皆出自于那时的中央文件,被我引用在『屠龙年代』一书中,此章节系第四章「人龙」之十三节"血淋淋的工業化"。】

微信截图:关于"两个两千万"的通信

韓戰專家、香港學者徐澤榮,曾經撰文簡析「蘇援」與解放軍第四、第三野戰軍的暴興乃至第二次國內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駐滿蘇軍曾將繳自日本關東軍、駐鮮軍、溥儀軍的50+10+10=70萬槍(多為步騎槍),繳自德軍的支數不詳的槍(多為衝鋒槍),以及自身攜帶入滿的美援美制榴炮——應有千門之多,大大多於北方國軍、坦克、汽車、燃料、被服、藥物、食品等等,無償送給了四野和三野(通過遼寧大連旅順→山東榮城離島海路送給三野)。十多年前我面訪過時任東北軍區軍械部部長的張明遠將軍,他說蘇軍交給四野的繳獲日軍武器是全部,不是部分或者少量而已。……蘇軍還應協助中共策劃、準備、指揮了遼沈、淮海戰役。……可見「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紅軍『大學』學生戰勝陸軍大學學生」、「小米加步槍可打贏飛機加大炮」乃屬過謙之辭。"

這個細節,大致可以挑破一個歷史疑案:毛澤東何以能擊敗國民黨「美式武裝」的幾百萬軍隊?徐澤榮的博士論文《中國在朝鮮戰爭的角色》,根據蘇聯新公佈的資料和來自中國的資料,進一步分析中國對蘇聯的政治依附,不僅源於中共建國前來自蘇聯的餉械援助,也在於建國後希求得到大量蘇聯援助以復興經濟;中國入朝參戰的動機,即包括換取大量蘇聯武器為解放軍換裝和經濟援助。「蘇聯的大量金錢和軍事援助對中國革命起過決定性的作用,毛澤東很清楚,這都是他對史達林欠下的舊債,如果他不以某種方式償還、不繼續依附史達林,史達林是不會為他提供中國迫切需要的各種外交支援、軍事保護和經濟援助的」。

其實,循「以俄為師」的思路,亦可提綱攜領抓住中共立國的「蘇式化」建制脈絡。我在第一章裡已寫道:

"走進治黃領域,也就是走進了中國現代化的一種歷史,並清晰地展示了這種歷史的技術至上、「以俄為師」的特色。這兩點其實是一個特色:這技術來自唯一的源頭——蘇聯。早在二十世紀初葉,「以俄為師」就成為中國革命的基本模式,後人其實從未認真梳理過這個起點的歷史意義——在鄧小平的「開放」之前,中共有過更早的一次「對外開放」:整個國家制度照抄蘇聯、也從那裡引進一個「工業化」(156項重點援建專案)——我是從黃河上偶然窺見了它的後果,它其實已經將中國的水利「蘇式化」,改都改不掉了,其核心「高壩大庫」,一直延續到今天還在作孽。"

問題在於,兩次「蘇援」是如何支付的?至今成謎。但「天下沒有白吃的乾飯」——毛澤東如何從蘇聯買來一個「工業化」(含「兩彈」 ),可謂「前文革」十七年的一個叢聚(cluster),劇烈影響這段歷史。前已提及,二十世紀中國無出其右的大事件是餓死三、四千萬人,緣於五八、五九年國家殘酷的糧食高徵購,但是很久以來人們找不到它的動機究竟是什麼?——那些糧食哪裡去了?

自然有人假設毛澤東是從中國人嘴裡摳出糧食來,拿去跟蘇聯交換「國防工業」和核技術,等於用耕地極少而人口最巨的中國農業,同時來供養整個蘇聯人口,其代價便是大饑荒餓死中國3600萬人。但是研究大饑荒的楊繼繩,在其《墓碑》的第十五章〈罪不在天災,也不在蘇聯〉,專題論證了「償還蘇聯債務不會產生大饑荒」。不過,張戎、喬.哈利戴合著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則認為,假如五八、五九兩年不出口七百萬噸糧食,中國一個人也不會餓死;而「大躍進一開始,毛就告誡中共高層做好大批死人的思想準備」,並且多次大講「死人」:

"為了世界革命勝利,我們準備犧牲三億中國人。(五七年在蘇聯說)";

"人口消滅一半在中國歷史上有過好幾次。(「八大」二次會議上又說)";

五八年底那次,毛講得最為露骨:

"我看搞起來,中國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五千萬人。

"死五千萬人你們的職不撤,至少我的職要撤,頭也成問題。

"你們議一下,你們一定要搞,我也沒辦法,但死了人不能殺我的頭。"

——作者脸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