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

林保华:中国带动香港通货膨胀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公布今年3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之年增率(通货膨胀率)为4.2%,较26.3%回落2.1个百分点,但剔除宽免差饷(减免地税)等因素,基本通胀却由2月的5.1%,持续上扬至5.3%。其中,私人楼宇租金及外出用膳费用是两大加价火车头:私人房屋租金年增率4%,外出用膳费用年增率5.9%。「外出用膳」升幅比2月扩大0.4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上涨,更是19956.1%年增率高峰后的最高水平。


楼房先涨,食品随后

前两年中国房地产价格飞涨,带动香港楼价攀升。中国居民来香港「自由行」方便中资来香港炒楼,媒体还大事渲染,当然带动炽热的炒风,豪宅不断创出新高。但是普通民众的住宅价格,即使不断地跟着美国减息,也难创新高,显现中资炒作有特定对象;尤其是元朗(编注:香港新界西北部)接近中国边境的嘉湖山庄(编注:内含30层以上的住宅大厦58座,共15,880单位),更是从九七「回归」以来私人楼宇的重灾区,报导说楼价还比当年高价时低三成。去年底、今年初连番减息后楼市进一步转旺,但是今年34月已经停滞。虽然如此,香港还是全球楼价最高的地区之一,从而增加香港的营商成本。最近新加坡《联合早报》引述花旗银行和莱坊(Knight Frank)发表的财富报告,香港豪宅价格全球排第十四,在亚洲则次于新加坡、东京,排第三。在楼价上涨后,就轮到租金上涨,因为投资讲回报率,泡沫爆破以前都是这样。台北市还可以见到早餐店到中午或下午打烊,但是香港恨不得一天开24小时,连假期也不休息,因为房租实在太贵了。

然而目前对香港人威胁最大的,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外出用膳费用关系到打工仔(上班族)。根据报告,虽然食品通胀由2月的年增率19.5%,收窄至3月的17.2%,但其中猪肉价格上升59.1%,更是有史以来最高纪录。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最近宣布的数字,今年第一季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8%3月份同比上涨8.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1%,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

经济关系紧密,涨价也紧密

中港比较,主要都体现在食品与居住,其中猪肉更是排头兵,例如今年1月上旬,猪价就飙升四成,因为香港猪只绝大多数由中国大陆进口。这种紧密关系,以前主要表现在副食品的供应,如今则是多方面了。这可能与「中港更紧密贸易关系安排」(CIPA)有关,既然关系紧密,通胀自然也紧密。

从香港的媒体看,近来涨价比较突出的食品,是米价涨三成。这不止中国因素,而是世界因素,香港人最喜欢食用的泰国米首先调高出口价,触发3月底香港爆发抢米潮,超市的大米被一扫而空。回顾上一次的抢购潮,应该是19839月下旬中国宣布收回香港,爆发信心危机时出现的。虽然这次中国总理温家宝出来说话,保证对香港的粮食供应,但是他没有保证价格50年不变。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派人来香港视察,订出一个「试探价」,引起香港业内人士不满,因为比温家宝「保证」以前的价格贵三成。他们指责这是垄断出口造成的价格。原来省级也可出口,现在全归中央,但也因此不排除会有「水货」。类似的指责也发生在1月猪只的进口,七成以上配额仍掌控在五丰行(编注:原为周恩来下令创设,作为中国食品在香港的独家代理,现附属于华润集团)手中,广南行及农业专区共占不足三成配额,五丰行进口量对价格上涨有绝对影响。当然,也有人说,这个价格已经算是「照顾」香港了,因为泰国香米涨了六成三。

除米价外,最近蔬菜也涨价三成,这也许与近来天气不好有关。食油价超市内一天涨四成也引发怨声载道。再就是牛奶与奶粉,也是三成左右。中下阶层最欢迎的中国罐头食品,珠江桥牌豆豉鲮鱼直逼20元,默林牌午餐肉更升穿20元关口,比去年涨了一倍。香港茶餐厅出售的五香肉丁方便面,有的已经取消,因为五香肉丁的罐头也涨价。

加薪不如物价,景气不乐观

今年4月初,还有人在香港的中共喉舌着文说,「内地通胀有利好一面」,主要理由是与1993年过热时由中国内因诱发的全面性、需求拉动型通胀有根本的不同,目前总需求过大情况并不存在;非食品涨价温和,如2月份只有1.6%而远低于食品的23.3%,只是反映输入能源及商品涨价的向下游传递效应。然而上述中国大陆与香港的通胀中,房屋租金已经是第二重要因素,而香港公布的数字中,特别指出女装外衣价格升幅也扩大,衣、食、住、行中已囊括「衣、食、住」三项。也怪不得中文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关焯照形容通胀恶化程度很快,预计第四季通胀率可能达双位数字,而全年达78%,政府在下半年应推出纾缓通胀措施,如宽减公屋租金等。高盛证券也预测,今年全年通胀率将达8%

目前,香港各大企业陆续踏入薪酬调整期,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421日公布今年1月份薪酬趋势调查显示,在今年1月已调整薪酬的公司中,全部均是加薪,加幅一般达4%或以上,较去年同期的2.6%大幅上升。然而加薪赶不上通胀,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李卓人表示,不少基层劳工加薪难以达到4%,追不上通胀之余,更遑论分享经济成果,因此加薪幅度最少达7%8%才可抵抗通胀压力,维持基本生活质素;即使亲共议员,也有类似看法。但是资方的想法恐怕就不太一样了。

因为通胀原因,加上经济放缓等因素,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的最新调查显示,有40.4%受访的香港市民对未来经济前景感到乐观,虽仍占多数,但却较去年10月进行的同类调查大幅下跌了12个百分点。

双周刊 11期)作者供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