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8日星期四

国际人权组织发布中国强迫电视认罪内幕报告:一场中国官方导演的大戏


国际人权组织"保护卫士"最近发表了有关中国强迫电视认罪的调研报告。电视强迫认罪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又有什么样的危害?

国际人权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于本周二(6月19日)发表中文版调研报告《剧本与策划——中国强迫电视认罪的背后》。这份报告分析了从2013年7月到2018年2月被播出的45例电视认罪和37位认罪者,他们的身份包括媒体人、人权律师和非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等,他们一般被中国共产党视为敌人或批评者,被指控国家安全罪、违反社会秩序罪或其他罪行。

报告指出,这些认罪视频往往是中国警方在受害者被审判之前,甚至是被正式逮捕之前强迫他们录制。受害者被迫按照警方提供的脚本"表演"。

本台记者采访到北大法学硕士、现在美国纽约执业的李进进律师。他指出,"从法律上来讲,中国现在的法律也承认了无罪推定原则。在法庭开庭之前,让一个嫌疑人或者被告在公众面前认罪,这本身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

根据这份报告,受害者在录制视频前,往往没有会见律师的机会。警方甚至会强迫当事者签署放弃律师和通知家属的声明。

为了强迫受害者认罪,警方经常采用威胁、酷刑和制造恐怖气氛等方式。

前大陆企业家、中国酷刑受害者袁建斌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回忆了他在大陆看守所和监狱的遭遇,

"我亲身经历过的是四个电警棍一起。最痛苦的是他们把我们(关进)小房间的禁闭室,里面完全是黑的,除了一盏昏暗的灯以外。最关键的是里面都是吸音的,听不到一点杂音,很容易让人陷入崩溃,以此来强迫你认罪,达到他们的目的"。

报告还提到,作为强迫电视认罪的受害者之一,大陆人权律师王宇在谈到这段经历时说,她很想把其间的详细过程说出来,但总是觉得很难过,她直至今天都很难克服心理阴影。

李进进律师认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不能够在公众面前强迫他们认罪,无论他们真的有罪,还是假有罪,无论是大罪,还是小罪,这种方法都是对人的基本尊严的破坏"。

根据报告的调查,在这45例被迫电视认罪中,北京有19例,新疆有5例,上海4例,湖南4例,浙江4例。

报告还指出,中国的官方媒体,尤其是央视,不仅仅是被动的平台,同时也是中国警方制作、剪辑和播出这些电视认罪的积极合作者。而这些电视认罪甚至被当作应对批评中国的外交政策行动。

在这一行动的受害者中除了中国人之外,还包括外国人,例如瑞典人权活动人士达林和瑞典籍书商桂民海等人。

李进进对本台记者表示,"从国际组织来讲,他们通过批评,通过国际舆论,通过大家对这个事情的关注,总是会使事件往好的方面发展"。

中国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曾在2016年公开呼吁取消电视认罪。据《德国之声》6月19日报道,2017年后,电视认罪的数量明显下降。但与此同时,法庭认罪的视频却明显增加。

(RFA 记者:王允 责编:何平 网编:瑞哲 )


"保护卫士"最新报告《剧本和策划:中国强迫电视认罪的幕后》

场景设好了:一个中间摆放着大铁笼的房间。高瓦数的聚光灯也架好了。工作人员各就各位。

Action!

摄像机上的小红灯开始闪烁,透过铁笼的缝隙聚焦在男主人公的脸上。

换好崭新橘色囚服的男主人公戴着手铐,被锁在铁笼里的一把铁椅上。他看起来神情恍惚,目光中难掩震惊,背诵着事先写好的脚本。

这不是在警匪片的片场,而是这位男主人公——2013年被中国逮捕、拘禁近两年的英国公民彼得·汉弗莱(Peter Humphrey)描述他被强迫拍摄认罪视频的场景。此前,汉弗莱在中国经营一家调查公司。他和妻子的被捕被广泛认为具有政治动机。

星期二(4月10日),设在亚洲的权益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发布最新报告《剧本和策划:中国强迫电视认罪的幕后》。这份100多页的英文报告分析了过去五年来中国媒体播出的45例电视认罪。认罪时他们都还没被审判,绝大多数甚至尚未被正式逮捕。

报告对十多位相关人士——受害者、家属和律师进行了深度访问。他们的证言详尽披露了中国当局如何强迫公民和外籍人士在电视上公开认罪。大部分证言首度为外界所知,为了解当局晦暗不明的内幕、黑幕擦亮了一道火光。

这些当事人说,认罪视频的拍摄被安排得事无巨细,好似在出演一幕精心排演的戏剧。

拍摄前,他们往往被获准洗澡,换上指定服装,有些是囚服,有些是普通的衣服。然后,他们的眼睛被蒙上黑布,一路送到拍摄现场。他们口中说出的每一句话都由他人事先写好,必须烂熟于心,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还要按照"导演",即公安人员的指示调整自己的语速、面部表情、甚至配合"台词"适时地哽咽、抽泣。

如果达不到"导演"的要求,就要一遍一遍地重录。报告引述一位被迫拍摄这类视频的人权捍卫者说,他从白天录到晚上,整整七个小时,之后又被蒙上黑布,送回监牢。

多名当事人说,他们是在获得免于酷刑、宽大处理的承诺下同意拍摄视频的,另有一些人在家人受到胁迫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2015年"709案"中被抓捕的人权律师王宇说,当年10月的一个半夜,她被从睡梦中唤醒。两名预审员前来告诉她,她16岁的儿子已在云南边境被捕,当时他正准备经由缅甸逃亡美国。

王宇说,当她看到儿子在看守所的照片,下方还写着"犯罪嫌疑人"几个字时,当场昏厥过去。

她被告知,只要录制一个视频给公安部领导看,就可以救儿子。当局承诺,这些视频不会对外公开。拍摄时也只使用了平时审讯用的电脑摄像头。直到获得自由后,王宇才从父母和朋友的口中得知,自己上了国家电视。

"我不企盼得到世人的谅解,"王宇说,"我仅仅是想说,孩子是我的一切,当时那种情况,也许我只能选择那样做!"

流亡美国的维权律师滕彪对美国之音说:"一般说来,在中国成为维权人士和异议人士,要有很强烈的责任感和勇气,也往往得到民间的支持和尊敬。但一旦被迫公开认罪,就会被一部分同行认为是软弱、投降,甚至是背叛,这种压力可能会使被迫认罪的人长期抬不起头来,甚至可能永远退出人权工作。"

滕彪说,在很多维权人士和良心犯看来,"强迫公开认罪比肉体酷刑更痛苦"。

"保护卫士"的报告说,"中国的电视认罪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暴力和有辱人格的政治迫害事件。这种做法和毛时代的公开批斗或斯大林时代臭名昭著的假公审别无二致。"

该组织还说,在强迫电视认罪的过程中,媒体不仅仅是被动的平台,而是积极充当了警方的合作者。有时通过移花接木的剪辑,将当事人的证词变得面目全非。

除了起到对本国民众的宣传作用外,该组织说,电视认罪还被用作于一种外交工具。这些装扮成"新闻"的认罪视频不仅在大陆央视上播出外,还在凤凰卫视、《东方日报》、《南华早报》等香港媒体上播出、刊载。

今年2月,瑞典籍香港书商桂民海被北京"二次"带走后,香港《南华早报》的记者透露,他们受到当局邀请到宁波看守所采访桂民海。《南华早报》两年前被中国零售业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收购。该报高层不讳言地说,其使命是"讲述关于中国的更正面的故事"。批评者指出,这家报纸已沦为北京的宣传工具。

"保护卫士"敦促中国政府立即终止电视认罪的做法,为所有被拘者依法提供法律保护。该组织同时呼吁海外政府向中国施压,并惩戒播出这些视频的媒体。

去年,"保护卫士"出版《失踪人民共和国:来自中国强迫失踪体系的故事》,揭露中国滥用秘密监狱侵犯人权的行径。(VOA萧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