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星期三

楊穎宇:盤點香港的外號

作者:楊穎宇
RFA 【寰宇古今】2024.12.10




執筆之前,YouTube推薦了一段影片,曾飾演《神奇4俠》隱形女俠的美國女星Jessica Alba,在某次訪問中被主持稱為「地球上最漂亮的女性」(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on the planet)。審美向來主觀,但一個醒目的外號或美譽卻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個人如此,城市亦然。城市除了本身的名稱外,往往會有各式各樣的外號:倫敦因為曾經工廠太多、煙囪稠密而稱為「霧都」;巴黎由於在中世紀啟蒙運動中佔有重要角色而稱為「光城」(City of Light),喻意啟蒙之光照耀世界;莫斯科則自詡為「第三羅馬」,意即承繼羅馬帝國之前兩個首都羅馬和君士坦丁堡的歷史使命,銳意拯救世界。

單是一個外號,已可看到城市的特點或定位,如果可以追溯一個城市不同時期外號的轉變,便不啻是另類甚至更精準的城市史了。

香港20世紀初曾被譽為「遠東大商埠」

香港近代不足二百年的發展,外號經歷了多番轉變。香港第一個值得自傲的外號是20世紀初Emporium of the Far East(即「遠東大商埠」)。到了21世紀的今天,人們見到Emporium一字,可能會嗤之以鼻:「裕華國貨」英文名是Yue Hwa Chinese Products Emporium,Emporium只是普通百貨公司而已。Emporium一詞的這個用法,到了20世紀中葉之後才形成,19世紀末時並非如此。試看看1876年香港《孖刺西報》(Hong Kong Daily Press)一則有關美國紐約的報道:「This city, the commercial emporium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situated on New Island, formerly called Manhattan Island.」(這座城是美國的大商埠,位於曾被稱為曼克頓島的新島上)上述句子中,emporium之前的冠詞(article)是the而不是a,意思很清楚:emporium是一國乃至一個地區的商業中心,有不可取代之意。所以,將香港稱為Emporium of the Far East,其實應譯作「遠東最大商埠」,這個外號肯定了香港開埠六十年由「你去埋我嗰份」變成文學名著《八十日環遊世界》也涵蓋的世界名城。

香港「東方之珠」的美譽 代表殖民時代歷史的發展

正如上述,Emporium一詞在二次大戰後已不合時宜,香港需要另謀外號,「東方之珠」便應運而生。有趣的是,這是一個中、英、港各方都能接受的外號。「東方之珠」最遲於1959年便得以奠定,那一年英國紋章院頒下香港紋章(Hong Kong Coat of Arms),龍與獅所守護的中式帆船盾徽之上,有另一隻獅子手持一顆明珠。換言之「東方之珠」不止是外號,而是伴隨香港殖民地最後38年的每一天、成為香港徽章的一部分。

台灣歌手羅大佑1986年推出粵語版《東方之珠》,成為主權移交前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事實上,這並非最早以「東方之珠」為題的歌曲,羅大佑之前的21年即1965年,南紅、林家聲已有同名歌曲面世:「波光翠帆相映趣,虎豹別墅名勝地,東方藝人色彩……新界亦是遊覽地……」歌曲以本地、東方角度演釋「東方之珠」的內涵。

正由於「東方之珠」可中可西、亦中亦西,因此共產中國亦予以接受。1994年廣州出版社出版的《香港大辭典》中有「東方之珠」條文如下:「它既充滿濃厚的東方神秘色彩,又具有西方現代化大都會的風範……『活色生香』的夜生活,令這顆東方明珠具有更加燦爛奪目、神秘迷人的色彩。」

所以,主權移交時,政府總部將香港紋章移除,移走的不止是一個政治圖騰,甚至連「東方之珠」也要下架,其實相當「大吉利是」。

香港以外國地名為據的外號 主權移交後已成絕響

殖民地年代還有兩個較少人知的外號。1970年代以後,港府希望發展「水資源」,發展海洋公園、開發愉景灣,旅遊業方面則想將淺水灣宣傳成「東方威基基」。威基基(Waikiki)是夏威夷首府檀香山一個舉世聞名的海灘,自19世紀末開始逐漸發展成為海灘渡假聖地。到了80年代,提及「東方威基基」這個外號的人越來越少,剩下的是本地報章上不時出現的威基基地產投資廣告。

另一個是二次大戰前的「東方馬爾他」。馬爾他(Malta)是位於地中海中央的一個群島,19世紀被英國佔領。它與香港最少有兩點相似:第一,地處戰略要衝,為地中海咽喉之地,因此二次大戰時被德意空軍空炸不斷;第二,1869年蘇彝士運河開通後,馬爾他成為英國通過印度的中轉站,被喻為大英帝國中除印度外最重要的屬地。除了物資補給外,馬爾他成為船塢集中地。馬爾他第一個現代船塢於1841年奠基,與香港開埠同年。稱呼香港為「東方馬爾他」,是因為香港於20世紀初的造船修船業已達世界級數,當時太古船塢可以為鐵達尼號級的船隻進行維修。以「馬爾他」作為香港外號,肯定了香港在商貿以外具有更重要的戰略、船運價值。

以上兩個以外國地名為據的外號,反映香港面向世界的開放性,主權移交後已成絕響。

香港創作新外號被民間反撲 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主權移交後,港府主觀上希望為香港創作新的外號,可惜力有不逮。過去廿多年開拓新的外號,大致有以下特色。

第一,缺乏個性。以「亞洲國際城市」(Asia's World City)為例,在全球化的大潮下,亞洲的world city雖不至多如牛毛,但十隻手指也數不盡:首爾、東京、新加坡、杜拜、孟買、新德里、曼谷、吉隆坡、雅加達、利雅得、伊斯坦堡、多哈、上海、北京。港府應撫心自問,在眾多亞洲國際城市之中,香港有何令人印象難忘的特色,可以為它度身定造一個更好的外號?

第二,貪則多失。「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香港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等八種功能的中心。焦點越多,越易失焦,最終回到上面一點,港府只能為香港起了一個缺乏個性的外號。

第三,民間反撲。九七之後尤其近年一個顯著特點,是港府提出的外號民間往往會進行二次創作,例如「國際大都會」變成「國際大刀會」,「國際金融中心」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日夜都繽紛」因為那片藍色花海而變成「日夜都奔喪」;最近的「盛事之都」則變成「柒事之都」,最新的證據是「香港街馬」因為指示不足,部分半馬跑手多跑了9公里。以上例子說明了相關外號往往一廂情願,未能反映實際,因而不被港人接納。

行文至此,想就馬爾他多寫幾筆。馬爾他於1964年獨立,旅遊業一直是重要經濟來源。筆者手上有一份馬爾他旅行小冊子,裡面有以下一句:「馬爾他曾被眾多地中海文明征服、殖民和統治:我們的過去受到腓尼基人、迦太基人、羅馬人、拜占庭人、諾曼人、阿拉貢人、聖約翰騎士團、法國人,最後是英國人所塑造。所有這些文明都留下了他們的文化印記,造就了今天我們這個獨特的國家。」

少一點「自古以來」,多一點真正的多元。如果香港可以有一個諸如「中國最具包容性的城市」甚至「中華民主自由之鄉」的外號,香港的命運便會變得不一樣。

- 楊穎宇(《教育刺針》創辦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