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

【書摘】《短波時代:從冷戰到民主,從情報播送到和平之聲,讓世界聽見臺灣之音》

  


第一章 跨越世紀縫隙的臺灣之音

讓我們首先從解嚴前後的台灣,開始講述這座電台的故事。在那之前,從二戰到冷戰,中央廣播電臺曾經是國家工具,擔負著心理作戰、政治宣傳,甚至還有傳遞訊息給敵後情報人員的任務。它的性質和我們今天理解的廣播電台不同,蒙著一層神祕的、軍方的色彩,和情報局與美國的西方公司 都有密切的關係。這段神祕的歷史,我們將在後面篇章敘述。

來到二十世紀的尾聲,一九八○年代後期,持續了四十多年的冷戰對峙局面被打破。柏林圍牆在一九八九年倒塌,蘇聯也在一九九一年解體。在許多國家,舊有的極權體制面臨了挑戰,嶄新的秩序似乎就要新生。台灣也在一九八七年解嚴,逐漸蛻變成一個新生的民主國家。

時代變化著,新秩序誕生的過程中,有危機,有陣痛。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亦是如此。而廣播作為這個時代的一部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央廣也是一樣。在新舊時代交接的暈眩中,這座位在北台灣圓山腳下的電台,和全世界的人們、和交織在地球上空的廣播電波一起,參與了一些劃時代的事件。

接下來,就從這座走出冷戰的電台與新生的民主台灣之間的故事,開始說起吧!

☆ 央廣與李登輝「兩國論」

在二十世紀的歷史中,廣播與國家的關係非常密切。廣播誕生不久,國家便拿起了這個工具。就像二○一○年的電影《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所描繪的,在二十世紀初期,身為大英帝國國王的職責之一,就是透過廣播向帝國臣民傳遞君主的意志。於是口吃的喬治六世,深深苦惱於自己的口才魅力比不上父親、兄長。在電影中,國難當前的時刻,他克服了心中的陰影和恐懼,發表了向德國宣戰的演說,激勵了他的人民。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地球上許多地方。在電視尚未普及、網路還未誕生的時代,廣播成了現代國家的傳播利器,因此也和二十世紀幾場戰爭的激勵與動員,結下密不可分的關係。蔣介石委員長發布對日抗戰勝利的麥克風、蔣經國總統生前的最後一次錄音,都依然保留在央廣。建於日治時代的「民雄放送所」(現為國家廣播文物館),是日本帝國為了南進政策需要、向東南亞廣播而建設的電台。冷戰時期,台灣作為反共堡壘,除了對中國人民心戰廣播,還要向世界發出「自由中國之聲」。

然而,屬於廣播的時光並未停止在戰爭和冷戰的時代。當世界迎來冷戰的終結,鐵幕倒下,國際廣播人也同樣正迎向更開闊的天空。一九九三年,國際廣播協會(AIB)成立,這是一個由各國的電視和廣播公司所組成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宗旨為維護媒體自由,總部設在倫敦。央廣在一九九九年加入了這個協會,代表中華民國台灣,與世界各國擁護媒體自由的同業同儕互相交流。

在此不久之前,一九九六年,台灣剛舉行了第一次全民直選的總統大選,李登輝當選總統,台灣成為了新生的民主國家。走出戒嚴,台灣各方面在轉型,央廣也從承載國家政治任務的電台,轉變為民主時代的公共媒體。

一九九九年七月,央廣與德國之聲簽署合作協定。

德國之聲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廣播電台,其前身成立於一九二四年,歷經戰爭,在戰後從一九五三年開始製播德語短波節目,如今已發展成一個提供近三十種語言節目的國際公共廣播機構,經營的業務涵蓋廣播、電視和網路媒體。

央廣德語節目召集人邱璧輝解釋,央廣與德國之聲之間的合作協定,在當時台灣屢受打壓的外交現實下,實屬難得,「除了多方努力,也因德國之聲的總裁魏里希(Dieter Weirich)對台灣熟悉友好,促成這次合作。」

為了與央廣簽署合作協定, 魏里希總裁帶著亞洲部主任克納伯(Günter Knabe)、記者西蒙嫚索(Simone de Manso Cabral),親自來到台灣訪問。他們也趁著這次訪台,向總統府提出採訪申請,並且順利獲得應允。邱璧輝回憶,七月九日早上,央廣與德國之聲進行了合作協定的簽署儀式。當天下午,德國之聲一行人便轉往總統府進行專訪。

根據當天稍晚總統府發布的新聞稿,李登輝總統在被問及如何因應兩岸情勢時表示,我國「在一九九一年的修憲後,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並強調解決兩岸問題並非從統一或獨立觀點,而是「民主制度」上的統合。

在當時,這是個非常敏感的議題。任何有新聞嗅覺的人,都知道李總統這番談話,必定成為國際媒體頭條,不僅將震撼全球,甚至會寫入歷史就是後來李登輝總統為人所熟悉的「兩國論」。

德國之聲當然也敏銳察覺到這則新聞的重要性,原本是來台簽署合作協議,沒想到取得了全球大獨家,央廣也意外地參與了這個歷史性時刻。當天,德國之聲亞洲部主任克納伯便取消所有行程,趕回德國處理後續報導。七月二十五日晚間,德國之聲的英語衛星頻道向全球播放了這段訪談。隨後,同個專訪又以其他語言向全球播送,並在德國《週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上刊登全文。

☆ 一個新名字:「臺灣之音」

這是民主化後的台灣向世界發聲的一個例子。台灣向世界發出的聲音,每當涉及國家定位時,總是觸動國際上許多敏感的神經,在一九九○年代的當時,比起現在更是如此。畢竟一九九五、九六年間才剛發生過台海危機,當時因為李登輝總統在一九九五年六月訪問美國,於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說,引發中共不滿,因此對台發動飛彈試射與軍事演習,一直進行到次年總統大選前。

正因台灣外交處境不易,官方管道經常受打壓,因此像央廣這樣的單位,透過非政府管道與世界媒體建立的關係,對台灣的對外發聲更彌足珍貴,央廣也因此往往出現在歷史舞台的幕後。雖然邱璧輝並不在德國之聲專訪李登輝總統的現場,但她當天早上才親身參與了德國之聲在央廣的簽約儀式,與歷史大事擦身而過的臨場感,令她永難忘懷。

邱璧輝留學德國,返台後在一九八九年進入中廣海外廣播部(今央廣外語節目部的前身),遇上的第一樁國際重大新聞就是六四天安門事件。幾個月後,柏林圍牆倒塌,接著波斯灣戰爭爆發、蘇聯解體、台海飛彈危機在這個崗位上經歷了世紀交替之時,世界的變化與動盪。

二○○○年總統大選,台灣實現了第一次政黨輪替。這時中廣的海外廣播部已經合併進央廣,邱璧輝也成了央廣的德語節目主持人。而加入了AIB的央廣,與各國媒體間維持著密切交流,因此成為許多國際媒體報導台灣時首先聯繫的對象,這場備受世界矚目的台灣大選也是如此。當時德國媒體朋友來台採訪,邱璧輝帶著他們去到陳水扁的選前之夜現場,體驗台灣特有的選舉氣氛,「場內人山人海,激情得不得了!」她表示德國人雖然關心政治,但德國的選舉氣氛一般而言非常「冷」,台式的民主激情讓德國朋友們看得驚奇不已。

二○○一年十一月,總統陳水扁第一次到央廣接受專訪,由當時的新聞部副理凌爾祥訪問。在冷戰時期曾經是反共、心戰單位的央廣,顯然已經和台灣的民主化一起轉變,有了新的時代意義和角色。

二○○三年,央廣的台呼改為「來自台灣的聲音」,外語台呼為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RTI);二○○五年又改為「臺灣之音」,以「台灣」之名對外發聲。

☆ 「臺灣之音」向國際發出什麼聲音?

其實自一九八○年代起,央廣就已經漸漸走出最早的心戰任務定位,有了更多元語言、更多非政治宣傳性的內容,如一九七九年新設的「亞洲之聲」便以軟性娛樂節目為主。最初曾經是為了心理作戰而向中國廣播;為了向海外宣傳而擴增許多外語節目;為了「宣慰僑胞」而開立粵、台、客語節目,且因為島嶼的地緣位置,成為冷戰時代西方陣營廣播的一個重要據點。但隨著台灣民主化,政治控制逐漸放鬆,社會氣氛趨向自由,戰爭的色彩也漸漸淡去,主持人的個人特色和編選內容更加突顯,發展出更活潑、更多元,與政治宣傳無關的內容。但是央廣的多語優勢仍然被保存著,是在台灣使用最多種語言、長期向世界各地廣播的唯一機構。一九九一年,台灣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央廣的心戰任務正式終結,此後持續轉型成民主時代的公共媒體,向國際發聲。

這座島嶼上的電台,因為這特殊的歷史沿革與機緣,從戰爭走向和平與自由。

前央廣共提供二十種語言的服務,包括華、台、客、粵,以及英、日、韓、法、德、俄、西、印尼、泰、越、菲、馬來、緬、柬、阿拉伯、烏克蘭語,向全球傳播。

央廣以各種語言的節目向外發聲,讓台灣突破國際現實上的外交困境,主持人與天涯海角聽眾間的連結,則是這座電台獨特動人故事的一部分。其動人是因為即便在現實困難的環境中,它仍然牽起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後文將會講述這些故事。

不過,我們始終要記得,看不見的電波既然有這樣的力量,也就有害怕它力量的人。

一九八九年,中國學生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提出民主改革的訴求,當時他們唯一接收外界訊息的管道就是短波收音機,廣場上的學生會收聽央廣對天安門事件的即時報導,並把節目透過擴音器在廣場上播出。那是他們掌握國際上如何看待、聲援天安門事件的方式。

在一些敏感時機,如六四的鎮壓,以及二○○一年央廣專訪新任總統陳水扁,都引起中共官方注意,央廣對中國的廣播聲波因此受到更大干擾,不過央廣仍透過不斷變換頻率,持續「突圍」。

法語節目召集人王心瑛在二○○○年年底進入央廣後,便深刻體會到當時台灣對外發聲的敏感與困難。在世紀之交的新世界,台灣因為自身的民主化歷程,需要對外發出聲音定義自己,說出自己的主體性。除了前面所說李登輝的「兩國論」,後來陳水扁在二○○二年世界台灣同鄉會年會視訊演說中提出的「一邊一國」,所有外語主持人們都認知到議題的敏感性,所以在翻譯上格外謹慎以對。

這些如今看來似乎事過境遷,畢竟後來台灣還有更多挑戰,也已經在為自己發聲的路上走得更遠,不過這當中每一步都是謹慎為之。王心瑛還深刻地記得,當年她對於如何在新聞中翻譯「一邊一國」才最恰當,能守住一位外語記者與主持人的中立位置、不會引發過度的政治風暴,而反覆斟酌。最後她決定先選用最保守的字眼,等官方定調的英譯公布後再改正。

這樣力持審慎、中立的背後思考,或許在今天的媒體消費環境中,已經很少看見了,但那卻是央廣人因深知台灣在國際上的困難處境,一定會謹慎守住的界線。前面提到的德語主持人邱璧輝,在面對「兩國論」翻譯時也有相同的態度。

馬英九、蔡英文兩位總統,任內也都在央廣有重要的發言或訪問。王心瑛回憶自己曾經做過的歷任總統發言報導中,陳水扁較常脫稿、馬英九愛用成語,帶給她翻譯新聞時極大的挑戰。而許多政治人物講話拐彎抹角,是另一種難題。這些都是在央廣為台灣向世界發聲時,不為人知的有趣經驗,也是因為台灣獨特的歷史與主權定位而來的考驗。

在一個民主國家,值得對外傳播的,不會只有領導人的話;改變國家的,也不會只有從上而下的決策。王心瑛說,她最難忘的新聞現場之一,是二○一四年三月的太陽花學運。

在學生衝進立院議場的隔天,王心瑛和法語節目同事華澤晏(François-Xavier Boulay)察覺到,衝擊台灣未來走向的重大事件正在發生。他們來到立法院外,為沒有國會記者的通行證,一開始不得其門而入,後來好不容易發現一個學生出入的地方,便跟著「翻」進去。

王心瑛回憶:「學生們很清楚自己正在做一件重要的事,但也有點慌亂、緊張。那樣的氣氛,我後來再也沒有經歷過。」華澤晏說:「我們花很多時間跟學生聊天,取得信任,完成精彩的採訪。」他們是最早搶進去的外語媒體之一,第一時間把太陽花學運的新聞播送到國外。二○二四年,太陽花學運屆滿十周年,法語節目特別製作專題,採訪了多位當年曾參與學運的政治工作者,回顧台灣十年來的政治歷程。

林欣誼,曾任報社文化記者,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著有《老雜時代:看見台灣老雜貨店的人情、風土與物產》,合著有《水水蘭陽 百年電火》、《繪聲繪影一時代: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等書,曾獲Openbook美好生活書獎。

周馥儀,台灣史研究者,關注民主深化。政大台文所兼任助理教授。以《戒嚴時期黨國控制下台灣民營廣播之興衰(1952-1987)》取得台大歷史所博士,持續進行央廣、地下電台等廣播史研究。曾任賴和基金會執行長、彰化縣文化局長、文化部任職。合著有《買來的政權:台灣選舉文化觀察》。


書名《短波時代:從冷戰到民主,從情報播送到和平之聲,讓世界聽見臺灣之音》
作者:林欣誼、周馥儀
出版社:鏡萬象
出版時間:2024年11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