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1日星期六

“李南央状告海关案”跟进报道(130)——真诚的品格

 作者:李南央


Sincerity in society is like an iron girder in a house of cards.

真诚对于社会,就象纸牌屋里的一根铁檩。

——Somerset Maugham
萨默塞特·毛姆(英国作家)




转眼,又是“六·四”。最近在整理自己的日记,看到2003年7月28日记下的一段:


昨天与苏绍智夫人通话,她收到纽约中国总领馆兰和平女士的电话。

年事已高,要求回国,请苏绍智自己向总领馆申请。需写明:

1)89年出走情况。

2)在国外从事的反政府活动。

3)公开声明不再从事反政府活动。

……

今给爸电话,将情况告之,他转信时有明确意见:应该让他回来。

问: 是否生活有困难?

我答:生活没有任何困难,就是年岁大了,想家。还有个大女儿在国内,已十年未见。

爸: 哎呀!没有办法,让他们不要急,等待“六四”平反吧。


苏绍智先生后来回到了中国,具体向当局提交了什么文字,我不得而知。我知道的是,他于2019年5月27日去世,没有等到“六四平反”。 


2003年,经父亲考察,出自水电系统的胡锦涛上位,父亲以为形势有变,代转了苏先生夫人胡鑑美女士写给胡锦涛总书记,澄清陈希同对苏先生“六四”言行的诬陷,请求准许回国养老。结果是失望。2008年12月父亲接受了“德国之声”等几家媒体的採访,说“胡锦涛比江泽民控制得还紧”,“他是戴着红领巾长大的”。结果被中组部办公厅上门谈话,不许再见外国记者。


2013年父亲好友习仲勋的儿子习近平上位,他又重新燃起希望。等来的是2018年3月习近平的“修宪”,彻底绝望。那年的4月13日——值101岁当日,他在医院病榻上对“美国之音”记者叶兵说:“毛病不改,积恶成习留下了李锐绝唱”。之后,9月24日中秋节,我的好朋友去医院看望他,朋友告诉我:“老头子已经很糊涂了,听不明白我们说的是什么。就是反复地说‘怎么办啊?这个党!’”



本月16日,李肃的Hi5油管频道《李锐日记秘密》系列播出了74集“储君”习近平PK李克强。一位挪威的青年观众给我发来电邮:


习仲勋的“两条”:办事实事求是,对人包容宽厚。我听完的下意识反应,第一条应该没问题,第二条只能看情况。紧接着就听到伯母的旁白,习近平的回复是“前者难以完全做到,后者定能做到”。我是敢保证第一条,不敢保证第二条;习是敢保证第二条,不敢保证第一条。


习近平的这个说法是杜导正先生在炎黄春秋社的会议上讲的,父亲记在了日记里:“导正谈父亲曾教育儿子两条:办事实事求是,对人包容宽厚。儿子曾表示,前者难以完全做到,后者定能做到。”


我在2001年5月20日的日记中记有我和《早晨八九点钟太阳》制片人卡玛的对话:


Carma 一场浩劫后留下什么?

Li: 真诚,真诚的追求。既使错了,纠正过来,还会成功。不像现在,已完全是拉大旗作虎皮,抱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1993年父亲最后一次访美,参加明尼苏达大学举办的“两岸问题研讨会”,接受了当地英文《星报》的採访。他说:


我们这些十多岁起就参加革命的人,有责任写下真相,我们必须写清楚。以免重犯相同的错误。我感觉这是我自己的最后的责任。


将一生交付给了中国共产党的父亲,留下了《李锐口述往事》;对共产党彻底否定的我,对扣留这本书的北京机场海关提起“行政诉讼”,坚守至今。因为我们父女两代都有一颗真诚的心——希望中国实现宪政。而我的同代人习近平,无法作到其父期望与他的“办事实事求是”,因为他不真诚。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讲话时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果他是真诚的,“李南央诉海关案”早就结案,更不会有李锐去世后的“张玉珍反诉斯坦福大学和李南央合谋盗窃李锐资料案”。


其实,解读共产党和它的走向一点都不复杂,无需探究什么“内斗”,不须打探什么“内幕”,只要看看它第一把手的品格,就什么都有了。


2025年5月31日

89年6.4事件,谈谈民众由于对政权缺乏理解,那种撒娇心态的后果

liucarl  散鹤的博客 20250531


你提到"89年6·4事件"与"民众由于对政权缺乏理解,那种撒娇心态的后果",这实际上涉及了对国家权力逻辑、政治文化、以及普通人政治意识的一种反思。以下是一个尽量客观且思辨性的分析,供你参考:


一、"撒娇心态"是什么?

你所说的"撒娇心态",可理解为民众在面对强大政治权力时,误将它当作可以"说理、求情、讲道德"的对象,而非一个高度现实、工具理性、以维稳为最高目标的统治系统。俗话说,表错情了。撒娇的基础是有一个错误的期待,没有看到人家长着明晃晃的大獠牙,还以为就是两个羊羔鸣翠柳,一行羊角要冲天的过家家呢,最后等着人家发个大红花说你丫真爱我。一个羊羔对着大灰狼撒娇,荡倚冲冒,最后必然是大灰狼翻脸,把羊羔撕个粉碎。

这种心态往往带有几种特征:

  • 相信权力是可以感化的:"只要我们讲得够真诚、站得够直白,就能打动决策者。"

  • 将权力人格化:"领导人会理解人民的痛苦,会出于良知纠正错误。"

  • 缺乏对权力本质的理解:没能认识到政权的运行逻辑是维持秩序、稳定、合法性,而非道德判断。

在1989年的背景中,很多学生和知识分子提出的诉求——反腐、民主、新闻自由——在当时确实触动了社会良知,也得到了大量群众支持,但这些人未能充分估计政权的心理底线与反应机制。既没有认清楚人家是手拿刀把子的大灰狼,也没有认清楚自己就是砧板上的肉。


二、政权的运行逻辑 vs. 民众的理想主义

一个现实政治体制,尤其是威权体制,在面临挑战时,往往不会回应道德诉求,而是根据如下逻辑做出判断:

  1. 是否危及统治稳定?

  2. 是否传导出"让步=软弱"的信号?

  3. 是否会引发连锁反应?

对于政权而言,这不是"谁说得对",而是"谁在挑战我"。这种冷酷的理性逻辑,是很多热血理想主义者难以接受或理解的。

这就像你撒娇地想要一个东西,而对方是一台运转中的机器,不会因为你的情绪、诚意而改变方向。这种落差,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三、缺乏对权力本质的认知,导致策略性失败

1989年的学生运动有许多勇敢、真诚而高尚的元素,但在策略层面也存在明显的"理想高于判断"的倾向。例如:

  • 把"对话"当作目标,而非政治博弈手段;

  • 忽视政权的底线,不理解其"不得不出手"的逻辑;

  • 把国际舆论当作保护伞,却未能影响实际决策结构;

  • 高估了自己的道义号召力,低估了镇压的可能性。

某种意义上,这种"撒娇式"的对抗方式,是基于对权力的一种误解——认为它最终会"讲理"、"让步"、"理解",而非"消灭威胁"。


四、撒娇心态的后果:悲剧与沉默

这种误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理想破灭、行动被镇压、大量民众政治热情消退甚至逆转,进入一个"犬儒化"、"非政治化"的时代。

在此之后的很多年里,知识界和青年群体中流行起"做事不谈政治"的倾向,反而助长了技术官僚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兴起。这种转变,不仅是对失败的反应,也是对政权"无法对话"的认知逐渐形成之后的自我调节。


五、结语:在强权面前,撒娇不如认清

你提的"撒娇"这个词虽然看似轻佻,实则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政治不是表达情绪的舞台,而是利益、权力和风险的角斗场。对政权的误解,会带来不必要的牺牲;对权力结构的认识不足,会让本可渐进的改革陷入激烈对抗乃至失败。

这一教训,不只是属于1989年的学生,更是今天所有关注公共事务、试图改变社会的人都需要理解的现实。

******************

历史的教训并未被吸取,历史的悲剧还会重演。

王力雄:中國正在往「黃禍」的方向走【專訪】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29日電)中國作家王力雄1991年出版備受討論的政治寓言小說「黃禍」,又在2017年出版的小說「大典」中描寫疫情背景下的中國,但是他沒有為「預言」沾沾自喜,近期受訪時表達出一如既往的憂心,認為
「黃禍」的中國崩潰結局越來越近。

王力雄是作家,但文學性不是他的目標,只是服務於他傳播政治理念的手段。他被認為是西藏與新疆等民族問題專家,但那其實是他對中國整體前途思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又被稱為環保人士,1993年與友人成立中國最早的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但他從一開始就希望師法西方國家的綠黨,引入政治改革,結局是在官方壓力下王力雄被「自然之友」除名。

定義王力雄,必定要與中國政治相連結,儘管終其一生他都未有一官半職。這個用了50年時間思考「層議制」(即「遞進民主」)的作者,劉曉波眼中的「政治幻想狂」,一生都專注在思考中國的未來,不在乎旁人怎麼看。

5月中旬,72歲的王力雄在上海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談他為什麼認為中國很難避免走向崩潰,以及出路在哪裡。

中國命運三部曲 如何不走向崩潰

「大典」的故事始於中共黨慶背後的內部政爭,展現出高科技極權的監控無所不在,背景還有流感疫情下高層用防疫運動整肅對手。用現在的話來說,全書滿滿的既視感。

王力雄把「大典」定為中國命運三部曲的前傳,其他兩本是「黃禍」與「轉世」。他說,現在中國就處在「大典」時代,這個時代總有自我結束的一天,屆時有兩個選擇,一邊是走向崩潰、混亂、全中國人向外逃難的「黃禍」,一邊是有可能避免崩潰的「轉世」。「現在什麼都不做的話,就是『黃禍』了。」

去年中國輿論界流行「歷史的垃圾時間」說法,認為當前就像體育比賽最後殘餘的「垃圾時間」,已經無法改變結局,只能坐等賽局結束。王力雄不認同這種說法,「因為是可以做些什麼的。必須做。」

做什麼呢?王力雄的答案,是他從1975年就開始思考的「層議制」,或稱逐層選舉、遞進民主,他認為這是讓中共體制變化的核心。

層議制和代議制最大的不同在於,代議制是超大規模的選舉,幾萬人選一個議員,但幾萬人之間無法相互了解;層議制首先是在能夠充分直接溝通的範圍內,形成基本的自治結構單元,再逐層選舉,並且是隨時選舉,確保民意能夠被真實反映。

王力雄不只是寫和想,還在可能的範圍內盡量付諸行動。他曾經在農村做村民自治,也在城市裡做業主(社區裡的屋主)自治,這些都是從底層逐層來做,但不斷地被扼殺。

他試過在鄉村成立一個老年互助協會,採用他理想的機制去組織它,結果整個縣的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門一起到主事者處抄家,理由就是複印了70多份王力雄起草的老年互助協會章程,罪名是非法印刷。

「全部給你堵得死死的」,他說,那還是胡錦濤、溫家寶主政的時代,現在更沒法做了。

重視資訊科技發展的王力雄,更曾自掏腰包請人開發符合層議制的軟體,並在美國申請了「網路共同體自組織方式」和「電子訊息篩選系統」兩項專利,用科技手段建立民主結構。他甚至曾經前往矽谷尋求合作,想要自創公司推動層議制的網路平台,但因能力不及而作罷。

不過,且不說「層議制」容易因規模等問題變質而無法繼續,即便能落實,它也牽涉到很多具體的問題,並不是「民主了就沒事」。

王力雄舉例,譬如民族或族群問題,西藏、新疆、內蒙古、香港現在全都是離心力越來越強,「如果現在它們從高壓立刻變成民主化,情況不是可想而知嗎?」他認為先前壓抑累積的仇恨必然爆發。如果允許少數民族獨立,這幾個地方就占中國60%的領土面積,「中國怎麼可能同意一下子少了6成的面積?所以那種時候就註定會流血。」

為此,他曾經準備和維吾爾族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成立一個民間對話機制,至少當時民間存在友誼、溝通的可能性。結果伊力哈木2014年9月被以分裂國家罪判處無期徒刑,對話大門徹底關閉。

30多年繞大彎 黃禍越來越近

王力雄認為中國未來並非沒有出路,但他以為的出路走起來總是充滿攔阻,「黃禍」的結局看來很難避免。「誰也不知道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很有可能是內部的爭鬥,也可能是此起彼伏的群體性事件。」

這麼多年來,很多人對王力雄的「崩潰」說不以為然,甚至當笑話看。「黃禍」出版到現在都快35年了,中國不但沒崩潰,中間一度還越來越好。

他不以為意,因為相對於歷史的長河,30多年只是彈指一揮。「對於歷史來講,不要去猜什麼時候會發生,不是我們能夠去把握的。中國的政權機制就是崩潰,就是猛然突變,沒有別的方式。沒有它自己發現問題、總體布局、慢慢轉型和改變、脫胎換骨,沒有這種可能性和這種機制,所以崩潰就是一個宿命。」

在王力雄的新書裡,他談到了「沙堆論」。沙堆隨時可能坍塌,這時候拿個大鍬在周邊拍拍又穩固了,但這不會永無止境,「只會立得越高,最後垮得越狠,中國也是一樣」。

對他來說,崩潰的來臨就是忽然之間,如果是10年、20年間,有可能看得到變化,也可能是發生在100年後,「100年在歷史上也就是彈指一揮,根本不算什麼」。

身處在上海這樣的充滿小資風情的商業城市,即使近年經濟壓力越來越大,商場人變得較少,但街邊咖啡館和餐廳總還是有客人消費,愜意享受。很難將這種安逸景象與社會崩潰、民眾逃難爭搶食物這些「黃禍」的情節相連結。

王力雄說,關鍵不在於這些小市民怎麼生活。「中國只要有一兩千萬人開始打砸搶,在街上、在農村截斷物流,整個國家的軍隊才200萬人,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他說,假設中國社會有一大批被拋棄的人,譬如在城裡沒工作但回不去農村的,或者覺得不公平、心懷不滿的,他們本來散見各處,但說不準哪天有一件事情,會讓大家群起。1976年周恩來去世、1989年胡耀邦去世都是一種信號彈,引發了大規模的群眾運動。

至於負責基層治理的幹部,王力雄說他們都知道自己是民憤的對象,知道自己何時該跑,這樣就立刻失控了。「中國只要有幾百個點發生這樣的事,立刻就擴散了。」

中國當局在2022年底對南京、上海、北京、成都等地「白紙運動」的緊張應對,對各種群體事件的「露頭就打」,禁止跨省串連大型活動等,都是這種避免失控的維穩努力。

「黃禍」寫於六四血腥鎮壓之後,中共的領導人很多都讀過此書,據王力雄說,當年國家主席楊尚昆也讓秘書給他做讀書報告。這些官員都想避免中國走向「黃禍」的場景,問題在於能否做到?尤其財政力不從心時,會影響當局對維穩的投入。「我認為『黃禍』到來的路徑非常地清晰。現在正在往那方向走。」(編輯:朱建陵)1140529 




独家专访张先玲:“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怕我” 被严密看管仍坚持说六四真相

记者:陈子非

2025年5月30日星期五

陶傑:美國左膠大學的延安路數

(作者臉書,标题轉貼所加)


川普整哈肅佛,繼而切除全國校園左癌,早有戰略部署。源於2019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一名理性保守派人士威廉斯(Hayden Williams)在校內為團體「美國轉折點」(Turning Point USA)招募會員,遭到一名左匪毆打。共和黨人柯克(Charlie Kirk)認為事態嚴重,提議切斷大學聯邦撥款。

後因而哈佛為首的一百四十多家大學爆發支持哈馬斯恐怖主義的學生示威,促使川普開刀。

當政府要減少撥款時,左膠見到錢少了,就高喊:大學校園是提供所有敏感問題公平辯論的地方,應該有學術自由。

三歲小孩都知道,在英美的大學,只有一面倒支持左翼的學術言論自由,稍為以色列、異性戀、保守主義辯護的,全部沒有自由。

哈佛大學的教職員有98%是或自稱自由主義者,以DEI、Woke、 Cancel 為校政,一切不被視為「進步」(progressive )的言論,全無發表空間。哈佛聲稱的多元(Diversified),只限種族、國籍和幾十種性別的所謂多元,思想則定位一尊,只准反美仇猶擁哈馬斯或馬克斯一家,絕不容許政見的多元。



正如四十年代的延安,由全國投奔來此的年輕人,可以來自上海、廣州、北平、重慶、濟南、哈爾濱,有省籍的「多元」。但來到延安之後,只能夠擁護毛澤東共產黨一家,凡在延安表達為國民政府的蔣介石辯護者,亂棍打死。知識分子王實味對延安共產黨幹部飲食特權表達不滿,即被亂刀處決。

美國左膠大學的「多元」,亦延安這種路數。

校園最容易滋生左派病菌,尤其歷史大變局當前。

許多文史哲的學者,象牙塔裏的動物,連白菜幾多錢一斤也不知,卻偏偏喜歡介入現實複雜的政治。

1946年,西南聯大教甲骨文和楚辭的聞一多,接受周恩來領導的中共西南局宣傳部統戰而左傾,在校園發表激進演說,紀念刺殺的極左社會學者李公樸,演說半途被槍殺(有說是國民黨軍統特務下手,台灣文學家朱西寧認為是共產黨所為,嫁禍國民政府),激起群情洶湧,驚動華盛頓民主黨的杜魯門政府,對蔣介石心起厭惡。

另加後來虛構的「美軍強姦北大女生沈崇案」,不但蔣中正的政府,繼而連美國也變成奸角,備受大陸所謂自由派知識界的反對。

只有極少數清醒如胡適、梁實秋、傅斯年,知道左翼政治鬥爭之陰險,聞一多之流和跟在後面叫喊的大學生是白痴。

1949年大陸變色,都以北京和昆明兩處大學校園的政治事件為轉捩點。

當年做了冤死鬼的聞一多,並非共產黨,而是加入了所謂民主同盟,是中國最早的liberals。即使聞一多不死,幾年之後也會在北平擁護解放軍入城,然後在毛澤東的反右運動、文革中化為一團劫灰。

今日美國哈佛柏克萊之類,幕後各種的對勢力,玩的是同一套戰略,將四十年代末在中國上演過的滲透騙局,在美國撒豆成兵的再來一次。

美國的大學生比當時投奔延安的中國知識分子一樣幼稚。哈佛大學有歷史系,有燕京圖書館,有許多研究現代中國的學者,但哈佛也出過一個不知所謂的費正清,對杜魯門和民主黨提出過致命的建議。美國DEI毛澤東的農民革命黨,Cancel 蔣介石,結果韓戰爆發,美國賠了幾萬條人命。

艾森豪上台,才知道在國會由麥卡錫通過議案,搜捕親共的自由派。那是美國的自由牌尚未自我扭曲到推行變性與吸毒的極左政治,也一樣尖端道德高地,影響了以後20年的冷戰形勢,直到列根上台,扭轉風氣;而蘇聯出了一個戈巴卓夫,自己拆台。此一變局,不但與民主黨的美國無關,而且也因為美國左膠的內亂,而推遲了蘇聯的解體。

美國的左翼從此的內耗從未停止過,由將麥卡錫的政見標籤為極右,將韓戰和太平洋戰爭的名將麥克阿瑟標籤為好戰,將川普當然也稱呼為希特勒。

不過一切錢作怪。哈佛本身儲備530億美元,為何還要聯邦政府三十億的津貼?是投資在恆大的股票或香港半山豪宅的房地產失敗,還是供自戀的知識精英到處米芝蓮飲食商務艙旅行胡亂揮霍?

錢還不夠?不如由「一帶一路」撥款、真的以哈爾濱軍工大學名義收購,加開一個「星雲大師佛學講座」,升格為真正的「中美人民哈佛友誼大學」,此後財源滾滾,歷任中共總書記的子女全部免試入學,更不必仰川普那張臉色,亦知識份子風骨的新篇呢。
🤣

吴洪森:拿国家的钱杀同行杀世界然后自杀

洪森评论 脸书


中国新能源车发展速度超快。二十年时间,就达到了产量世界第一。去年至今,比亚迪出口量暴增400%,引起欧美汽车业恐慌,美国采取了100%关税予以抵制。

小粉红中粉红老粉红们,因此觉得光荣自豪,脸面有光,在外国人面前挺起了胸膛。

新能源车,似乎证明了政府主导政府补贴的发展模式是对头的,证明了弯道超车是可行的。

然而,掀开华丽外表,看看里子,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中国目前制造新能车的厂家一共169家。总负债规模6万亿。负债比例都在70%以上,最高的达90%。

盈利的却只有3家。这三家中盈利最高的比亚迪,也只有2.5%。(特斯拉是15%)

新能源车产能年产两千万辆,国内市场在政府补贴之下,撑死了只能卖掉一半。如果政府取消了补贴,一半也卖不掉。

为了抢占这一千万辆的市场,比亚迪领头掀起降价大战,降价幅度高达32%。这简直就是割喉战。比亚迪本来利润率就很低,如此降价不是自杀吗?但是,比亚迪在保利润与抢占市场份额方面,只能选择后者。

只有抢占了足够市场份额,把对手挤垮后,还可以提价把利润补回来。另外,只要销售量不降甚至上升,供应商就不得不继续依赖比亚迪,继续供货继续让比亚迪拖欠债务。这样,比亚迪的财务危机就不会爆发。

比亚迪5715亿债务90%是欠供应商的。这是比亚迪能够迅速扩张的主要招数。整个行业大体都是如此。

割喉战的结果,能存活下来的企业不到一半。这还是按照市场保有量1千万平均分配来计算的。实际上,竞争的结果,赢家通吃。绝大多数厂家都将破产倒闭。

新能源车全行业(直接制造、直接供货、间接供货)总就业人数为1700万。三分之二倒闭,新失业人数又添加千万。6万亿债务,4万亿暴雷,更不知有多少人遭殃。

这就是政府主导政府补贴,弯道超车的结果。

1978年全国展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老一辈经济学家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总结大跃进的惨痛教训说,违背市场规律是要受到惩罚的,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吴洪森写于2025年5月31日上海莘庄)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