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日星期三

高新:十九大组局习近平不搞论资排辈?

图片: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资料图/public domain)
图片: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资料图/public domain)

本专栏的上篇文章《十九大入常"六十后"争先恐后》介绍了习近平上台的同时被晋升为副国级的"六十后"只有三个,一是胡春华,二是孙正才,三是周强。关于周强当年竞争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落败的原因,笔者四年多前曾在相关文章中做了详细的分析。

四年多前的中共十八大开过之后,中共新华社奉命发表了《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一文。文中介绍,今年,即2912年五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就可新提名为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组成人员预备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同时,就可新提名为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预备人选也进行了民主推荐。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考虑,中央根据民主推荐的结果、组织考察的情况和班子结构的需要,就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的组成方案反复进行酝酿,多次听取意见,提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人选建议名单。

其实,此前五年,也就是二零零七年秋季的中共十七大召开之后,新华社也曾经奉命发布一篇与此类似的文章,只是透露了多一点的细节,比如干部会议的主要出席者包括在任中央委员,省级地方党政和中央部委 的主要负责人;所有与会者都被发给一张推荐票,等等。虽说上面确实没有给与会者具体的被推荐者名单,但却设定了很多具体的条件令被有资格被推荐的人选范围已经很窄,甚至窄到了被民主推荐者只能从够 资格的现成人选中二选一甚至三选二的地步。比如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被推荐过程中,事先即有说明从干部梯队构成的需要,应该从六十年代出生,已经有一定时间的地方党政一把手从政经历的现有中央委员中产生,而当时符合此条件的只有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胡春华,时任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和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三人,此所谓三选二。于是,仅仅因为胡春华和周强的共青团中央领导人的经历太过相像,而孙政才的学历和专业又特适合一个世界第一农业人口大国的总理接班人选,所以只能在孙政才无异议中选的前提下再在胡春华和周强之间二选一,那么,因为胡春华长年在西藏最艰苦地区经受考验的光荣履历,在中共党内早已经有了小胡锦涛之说,就是周强本人也会自愧弗如。于是所谓"顺应党心"的,被当时的外界媒体百分之百相信是习近平登基十年后就会交班给他们的"第六代领导集体"党政一把 手的候选人就这样产生了。

当然,如果说十八届政治局委员中的两名"六十后"的产生过程相对简单,而且不可能有太大争议的话,其他新当选的十八届政治局委员肯定都经历过了一个被比较的过程,虽然有理由相信他们中间的所有人在都那在那次干部会议上得到了不同数量的推荐票,但是,所谓的民主推荐并不是一种投票选举形式,中共高层也绝对没有承诺过谁的被推荐票最多谁就中选,而只是说在参考民主推荐的结果的同时,首先必须从党国大局出发统筹考虑,同时也考虑组织考察的情况和班子结构的需要,然后还有所谓的反复酝酿和多次听取意见,最后才由中央拟定出一份等额候选人名单。可见,十八大上新当选的那些政治局委员们在此前举行的那次全国干部会议上谁曾经得过多少张被推荐票,他们自己不清楚,那几百位填写过"民主推荐票"者更不清楚。

有心人兴许还记得,二零一二年中共十八大召开前几个月,海外中西文媒体就开始了所谓新科政治局常委"大竞猜"游戏,无论猜中猜错还是猜得八九不离十的,都是把整个政治局常委的产生过程描述得既复杂又曲折,即恐怖又血腥,不但跌荡起伏,而且惊心动魄,不但杀机四伏,而且险象环生,但事实上不但远没有那么复杂,而且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就象中国小学一年级和美国小学三年级的算术题一样简单。

当年胡锦涛在登基两年之后才从江泽民手里把军委主席职务也接下来。当时的胡锦涛在谢谢恩感言里把最后一次到场军委扩大会议的江泽民夸得跟朵花儿似的,说他"为我们党、国家、军队高层领导新老交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里的高层领导无疑是指的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特别是政治局常委会这一层,邓先帝早就说过,关键是政治局常委这一层不出问题。制度化主要有两点,一是年龄标准,有一条杠杠是不能逾越的,那如同中央委员的新任和连任年龄设限是"三上四不上"即六十三岁还可以上,六十四岁不能上一样,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委的新任或留任设限则是"七上八下",意即六十七岁的可以连任甚至新任,六十八岁的必须出局。

制度化的第二个内容就是不能带病提拔,更不能带病升职,这里的病有两个含义,一是个人身体健康状况,二是个人政治健康状况。因为个人政治健康出问题而被从留任或升职名单上剔除的最明显例子就是胡锦涛时代的大内总管令计划,当时关于今计划是因为与薄熙来和周永康政治结盟而失势的说法还仅仅是传闻,而令他之所以不再连任书记处书记,同时又未能象王沪宁一样从书记处书记转任政治局委员的唯一原因就是"教子无方",令大公子的法拉利车祸事件在国内国外和党内党外影响太大,胡锦涛即使想捂也捂不住。

除了制度化一说,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内容说复杂真的挺复杂,说简单则简单到可以归结为一个十六字诀,那就是"论资排辈,先到先得; 长幼有序,利益均沾"。

随着薄熙来的出局,十八大召开前两个月左右中共主动对外放出了政治局常委会将在十八大上"消肿"的消息,以回应党内党外对所谓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承诺从未在党务机构落实过一次的强烈质疑,于是外界媒体便有了所谓政治局新常委十选七的说法,但事实上因为习近平和李克强会在十八大上连任常委然后各就各位的政治前景早就没人怀疑,所以所谓十选七的说法其实不如八选五的说法更为形象,就是说除去所有因为年龄原因在十八大上笃定退位的以及两个笃定连任的,还有八个十七届政治局委员从年龄角度可以连任政治局委员所以也就有资格成为十八届政治局常委的候选人,所以问题就简单到了哪三个人不能"入常"或者说十八大上还没有资格"入常"的地步。

分析到此,我们不妨假设我们还不知道最后是哪三个人不能"入常",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上面介绍的十六字诀来决定那八个人中的那五个有资格成为十八大的新科政治局常委。

先说论资排辈,先到先得。当时的八个候选人中有三个都是连任两届的政治局委员,其他五个都只担任了一届政治局委员。所以此三人,也就是张德江,俞正声和刘云山的入常是没有异议的。接下来就是其他五个只有一届政治局委员资历的李源潮,汪洋,王歧山,张高丽和刘延东五人,要在他们中间五选二。因女性代表从未有进政治局常委会的先例,所以排除刘延东后只是四选二。即在李源潮,汪洋和王歧山及张高丽之间如何选择,办法更简单,那就是长幼有序,利益均沾。李源潮生于一九五零年,时年六十二岁,汪洋生于一九五五年,时年五十七岁,王歧山生于一九四八年,时年六十四岁,张高丽生于一九四六年,时年六十六岁。对比了他们的年龄之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王歧山和张高丽丁八大不上,待中共十九大召开时一个已经六十九岁,另一个已经七十一岁,按照当时的年龄规则不可能再有机会了,而李源潮和汪洋则不然,中共十九大召开时,此二人一个是六十七岁,一个是六十二岁,均在"七上八下"的"七上"范围之内,仍可被历史再给一次机会。可见,只要落实好"论资排辈,先到先得,长幼有序,利益均沾"这十六字诀,就能令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在执政过程中出现他们的伟大领袖毛始皇所设计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党内政治生活)局面"的其乐融融。

至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召开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是否还会沿袭前朝旧制,依"论资排辈,先到先得,长幼有序,利益均沾"的十六字诀产生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会,本专栏的下篇文章会继续分析。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