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

【特稿】保险业监管混乱恐引发金融危机

作者:(北京) 房烽贤 范馥柏


【新世纪特稿2008年5月15日】保监会过渡强调保险业的发展,忽视保险业的监管和风险控制。近几年来, 保险业成长迅速,早已过了保监会领导人所谓的“初级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片面强调快速发展而不重视行业风险的监管与控制是十分危险的。


去年保险业的不少公司大力推销保险与投资挂钩的产品(投联险与万能险),特别是担保高(有的超过20-30%)回报的产品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另一方面,报少保险公司在保监会资金部的鼓励下,用大量保费收入资金超规模,超比例地投资股市,不顾风险地追求高回报。去年国内股市高涨,实行20-30%的担保回报也许做得到,但也不应该做。但是,今年股市波动大,要实现这样的回报谈何容易!十年前各保险公司推销8%的固定回报率产品后因利差损而全面亏损的行业性危机又在重演。不同的是今天的保险业的规模远远大于当年,形成的系统性风险及其对整个金融业与社会稳定的冲击也会大得多。这样一来,投保人都成为片面追求“高回报”的股民,保险业的基本功能发生了变化。保险公司的主业究竟是保险,还是投资股市?问题在于保监会领导在干什么?为什么对这样的行业性的高风险违规行为不监不管, 反而在今年一月份召开的“全保会”上极力鼓励各保险公司增加这些产品推销,扩大保费收入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和规模?难道一定要等到那些全力推销固定高回报 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大幅度亏损时才干预?保监会领导是否应该对保险业今年前几个月的大幅度投资亏损负监管责任?

图: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新闻发言人袁力回答记者提问

保费收入资金运用和投资风险失控。全国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资金已经达到十多万亿。这笔巨额资金的运用和投资历来是一个重大问题,因为它是关全国性的金融稳定 和社会和谐。在这方面,主要的风险有二:一是资金的投向及其风险防范,二是各保险公司的主要领导人有没有利用职权,以各种方式和名目挪用,侵占保费收入资 金,直接,间接地为自己或亲属利益。从国内外媒体披露的材料来看,保监会主要领导在这些方面思路混乱,而保监会资金部这几年来在上述两个方面失职严重。近 几年来,保险业中违规,违法,用保费收入资金大量投资股市和楼市的公司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不务正业,将投资楼市和股市作为自己的“主业”,一则冲击中央宏 观调控的政策,而则大规模投资楼市,股市极大地提高了保险行业的风险。今年第一季度股市大幅度下跌。保险行业的投资全面,大幅度亏损,不少保险公司(华 安,中华, 泰康,等等)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保监会资金部却对这些现象鲜有过问。更有甚者,华安保险公司明显违规,用大量资金高比例,高风险地投资股市。保监会领导竟 然为其给证监会开假证明,“无异议,无条件”支持其上市。只是证监会秉公调查,发现该公司严重违规(违反保监会的规定,动用巨额保费收入资金炒股),才不批准其上市,预防了保险业的监管风险向证券业蔓延。人们不禁要问,华安保险的董事长李光荣(有刑事前科)是如何通过保监会的资格审查的?又是如何获得那份 有保监会主席吴定福签字的支持函的?

至于保险业中利用职权,将大量公司保费收入资金用于私人投资的案件也是成出不穷:前几年人保,中寿,中再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都发生侵占,挪用公司保费收入资 金重大案件。新华人寿等股份制保险公司的原董事长关国亮及其同伙在这方面更是变本加厉,无法无天,将广大投保人的资金和利益置于九地之下,大肆侵占,盗窃 公司保费收入资金,达几百亿元之多。问题在于保监会主要领导对此不闻不问,保监会资金部负责人与违法,违规人同流合污,内外勾结。更为蹊跷的是,所有的重 大案件都不是保监会查出来的,而是中央巡视组检查或这些保险公司的员工和股东中央领导检举揭发,才使那些违法,违规分子被查处。但是,一旦出事,保监会主 要领导不但不要求严厉查办,反而极力袒护那些违法,违规分子。媒体广泛报道的保监会高官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地包庇新华人寿前董事长关国亮则是一个典型案 例。如此监管,中国保险业还谈什么“防范风险”,“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保险监管政策巧取豪夺。在这方面,交强险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保监会原来决定的交强险对保险公司极为有利,而不利于广大车险投保人。经过社会舆论和广大投保 人的批评和抗争,保监会将保费比例降了一半左右。即使这样,保险公司仍然大有利润可赚。而保监会主席却认为交强险“成本太高”,“降多了”。果真如此吗? 非也。以平安保险去年交强险业务为例。去年,保险业交强险的销售额为500多亿元。赔付额为40亿元,不到10%。平安的比例则为8%。为了体现交强险“成本太高”,各保险公司给自己的交强险业务的财务结算帐加了各种成本(包括平安保险管理层的极高的收入--董 事长马明哲去年工资加奖金高达六千六百万元),使之看上去成为一个微利甚至亏损险种产品。最近,一千多名为了平安保险的交强险的投保人(主要为北京的出租 车司机)联名写信给保监会,要求调查平安保险交强险保费中马明哲等高管的收入到底占多大的比例。保监会的回答是“毫不相干”。人们不禁要问,保监会当初为 什么要定这么高的“暴利”险率?这些老爷们究竟懂不懂保险业务?究竟是17大 的社会稳定,和谐政策重要,还是保险公司的超额利润和高管人员的超高收入重要?靠强制性暴利政策真的能“做大,做强”保险业?暴利性车险政策对本来已经承 受很大经济压力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无疑是雪上加霜。不知道保监会决策人是否考虑到这一政策对北京顺利召开奥运会的负面影响?

不久前,平安保险不公布资金使用目的,就要融资二千亿元是另一个监管严重失职的典型案例。作为企业行为,平安董事会计划融资不是不可以。但是,融资规模如此之大,却隐瞒资金用途在国际,国内资本市场上是绝无仅有的败笔。企业作了愚蠢,错误的决定,报请保监会批准。保监会有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没有!保监会大开 绿灯的结果是平安股价跌去50%以上,极大地损害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利益,并且引发了一场中国股市,股票的巨型股灾。保监会领导在一月底召开的“全保会”上还大肆表扬平安保险的海外收购项 目。这里的教训是,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再也不应该允许外行监管的严重失职所导致的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市场的无端冲击。

监管高官利益冲突严重。保险业内盛传,保监会几位高官及其亲属均持有平安保险等保险公司的大量股票。因此,每当平安保险等公司向保监会要各种批文和政策时, 保监会有关领导一律大开绿灯。建议中纪委一则要求保监会主要官员说明他们和他们的直系亲属是否持有平安保险公司的股票,如果有的话,必须立即出售;二则规 定所有保监会相关官员及其家属都不许购买,持有保险公司的股票,更不许接受保险公司的各种“好处”。直接违反中央关于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不能在自己自己主 管的部门工作的规定,保监会主要领导儿子一直在保险业工作,今年春节后才“避嫌”,暂时离开中国再保险下属的大地财产险公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一职,去“学习”。他的其他亲属(侄儿和外甥)也在其他保险公司任要职。2003年中国人寿上市时定价的当天,该保监会主要领导通过其秘书打越洋电话给正在美国路演的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要求增加五千万美元的发行额度,并且配售给他指定的账户。公司和投资银行照办了。中国人寿上市后几天内股价大涨50%以上。保监会该主要领导及其其亲属和商业伙伴立即获利近三千万美元。

监管高官严重腐败。海内外媒体已经对保监会一些主要官员腐败成灾的现象作了大量的揭露。其中收贿现金(红包)者有之,收贿实物(住房,高档家具,等等)者有 之,收贿各类“服务”(私宅装修,海内外旅游,性服务,等等)者有之,长期包养“二奶”者有之,以各种名目向保险公司征收费用者有之,违法,违规私设“小 金库“,分钱者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作为对行贿者的“回报”,这些贪官和庸官们或者乱批保险营业执照给行贿者(包括给保监会主要领导的亲属),或者 为违法,违规者出假证明,或者对大量盗窃,挪用,占用保费收入公款的行为“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或者对一些保险公司的违规操作(特别是违规销售大量高风 险产品与资金运用和投资)不闻不问,或者包庇违法盗用,侵占巨额公款者, 等等,等等。监管部门如此腐败,混乱,整个保险业还谈得上风险控制吗?

祸及全球的美国次级债风暴的根本原因是监管失职。美国政府正在亡羊补牢,希望通过加强监管来防范新的金融危机。中国保险业面临的种种危机正在深化,扩大,并且向其他金融领域蔓延,直接挑战中共17大 的政治路线和新一届政府的经济和反腐政策。产生这些危机的根源有二:一是保监会主要领导和一些手握实权的高官操守问题严重,置保险业和中国金融业的稳定与 社会的和谐不顾,腐败贪财,与行业内外的违法,违规分子狼狈为奸,以一己私利为监管标准。二是这些领导和负责官员缺乏起码的行业和专业知识,根本无法应对 当今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动荡剧烈的国际,国内市场。不懂业务的外行监管在今天的形势下是十分危险的。但是,如果这些外行还有严重的腐败劣迹,那就是险上 加险了。为几亿投保人的利益的安全计,为中国保险业和整个金融业的稳定计,也为社会和谐计,中央和国务院新领导应该对保险业及其监管部门进行一次彻底的调 查与清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