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5日星期二

梁京:一次危险的赌博

左起楼继伟、习近平、周小川
上周,中国爆发了多年未见的"资金荒"。6月20日,指示资金短缺程度的指标,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突然暴涨到超出所有人想像的程度。

据《金融时报》报道,由于央行拒绝伸出援手,"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星期四飙升到超过10%,这是历史最高记录并且几乎是两周前的三倍"。

让许多人特别感到意外的是,这次资金荒的危机是由央行以突然袭击的方式主动引爆的。当然,这场危机本身已经酝酿有时。早就有人指出,自08年美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其实是增发货币最多的国家,占全球新增货币供给一半以上。这种局面显然不可能持续,但中国内部的政治周期和政治危机,令最高决策当局一拖再拖,不敢下决心扭转这种危险的局面。这一次中国央行对市场的突然袭击,表明他们终于下决心了。

那么,既然是货币投放太多,为什么反而会发生资金荒?而且,为什么要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来引爆资金荒的危机呢?《金融时报》认为,这后面有政治的原因,这个判断不错,但《金融时报》并没有讲清楚这个政治因素究竟是什么。

这场资金荒的危机背后,其实是新的中央当局与地方政府的一次摊牌。08年温家宝为了确保自己任内经济不减速,启动4万亿的投资计划,这个自私且短见的决策,给习李留下了灾难性的后果。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地方政府不顾一切地举债,五年内中国整体信贷占GDP的比重从120%升至约200%,金融风险大大增加。

李克强在经历了一番犹豫,终于认识到已经不可能继续使用温家宝的手段来维持经济增长,重要的原因就是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已经高度扭曲,他们拿到钱也不会投向实体经济,而是大肆进行金融炒作,继续推高整个经济的杠杆率,推高金融风险。于是,李克强接受了一直反对温家宝的楼继伟和周小川的主张,用强硬手段来逼迫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就范。

那么,这样的手段能否达到目的呢?应该说这是一次风险极大的赌博。风险大的首要原因是,此时采取收紧货币的措施为时已晚,因为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已经非常之大,不搞通胀来稀释债务就只能让地方政府破产,而在中国,又不可能让地方政府破产。正因如此,紧缩货币也不可能改变地方政府不负责任举债的行为。事实上,地方政府大量举债从来就没有准备还。他们的逻辑是,中央政府为了不发生社会动乱,最后只有接受既成事实,屈服于地方政府的压力,放开货币龙头。

风险大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紧缩货币会加剧资本外逃。收紧银根的结果是让人民币短期内更加坚挺,但这并不能增强对人民币未来币值的信心。因为中国实体经济萎缩的大势不可能被扭转,国内通胀上升的趋势也不可能扭转,而一旦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摊牌失败,就只能增加货币供给,让恶性通胀的风险大增,同时也增加人民币汇率崩盘的风险。因此,此时利用人民币汇率坚挺加速转移财富,是最佳的选择。

既然如此,李克强为什么还要冒如此大的风险来紧缩货币,而不是像许多人预期的那样放松银根?这里面有一个具体的政治原因,就是楼继伟、周小川都相信紧缩的风险要小于增加货币供给,而这两位都是红二代,他们对同是红二代的习近平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李克强要是反对这两位红二代的紧缩主张,自己就要承担更大的政治风险。事实上,现在增加货币来缓解地方债务危机,风险也不见得小。两害相权,李克强选择了支持收紧货币。

收紧货币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习李与地方政府的一次较量,习李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因此,金融时报认为,中央银行发表文章,坚决表态支持习近平搞群众运动别有深意,因为这个表态与收紧货币同时发生,不应该是巧合。

金融时报的想像力也许太丰富了一点。不过,习近平的整风和周小川、楼继伟突然紧缩货币,确实反映了红二代不同于团派的决策风格。相比之下,他们更不怕碰硬,也更不怕出乱子。面对如此糜烂的局面和糜烂的官僚队伍,他们的这种执政风格究竟是缓解危机还是加速危机,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