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孙立平:全球化结束了?接着的是什么?

原创:力平坐看云起 老孙荐读 2025年04月06日



三个图景:碎片化、半球化、全球化
近一百年来人类社会演变的格局,也许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三幅图景的交替:
碎片化时代:从上个世纪初,到二战的结束。20世纪初,世界被各大帝国瓜分,如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等。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等纷纷瓦解,众多新兴国家在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世界格局出现了碎片化的图景。例如,奥斯曼帝国解体后,中东地区形成了众多独立的国家,政治版图变得更加复杂。
在经济方面,一些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形成了各种经济集团和贸易壁垒。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导致全球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同时,一些国家在帝国内部或区域范围内进行经济整合,如英帝国的特惠制,在帝国内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但这种合作是有限的,且具有排他性,加剧了全球经济的碎片化。
半球化时代:从二战结束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这个时期,特别是从50年代开始,形成的实际上是一种半球化的冷战格局。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相互对立和彼此隔绝,实际上使整个世界分裂为两个部分。
在政治上,双方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对抗,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在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阵营通过马歇尔计划等加强了内部的经济合作和整合,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则建立了经互会等经济组织,进行内部的经济合作。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双方也进行了激烈的交锋和渗透。
全球化时代: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世界进入了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在经济领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降低了通信和运输成本,跨国公司迅速扩张,推动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形成。各国纷纷开放市场,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国际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在政治方面,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各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在文化领域,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文化交流更加便捷和广泛,各种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
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比的变化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承认,在这种格局的演变中,美国都是一个重要的甚至是主导性的因素。因此,观察美国特别是美国经济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是我们理解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角度。
1920年代至二战前:从繁荣到衰退。1922年至1929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5.5%。在整个1920年代,美国工业机械和设备的产出提高了205%,耐用消费品(如汽车、家电)的产出值增长257%。那时的美国工业产值全球第一,美国制造了全球85%的汽车,拍摄了80%的电影,生产了42%的商品。但在30年代大萧条中,美国GDP占比大幅下降,甚至低于一战前的水平。
二战后至1980年代初:鼎盛时期但占比下降。 二战结束后,美国因本土未受战争破坏,GDP占全球比重一度接近40%(1960年为39.23%),成为全球经济绝对主导者。但在1960-1980年期间,美国GDP占比从39%降至25.75%,主要原因是日本、欧洲的经济复苏及石油危机冲击。但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在世界经济中不可能永远美国一枝独秀。
1980年代中后期至现在:强劲复苏与再次衰退。在这段时间,美国经济有两个闪亮时期。一是里根时期(1980-1988),当时通过减税、放松监管和强美元政策,吸引资本回流,美国经济增长强劲,GDP占比从25.75%升至34.35%。但实际上,在强美元推动之下,去工业化过程已经开始。二是克林顿时期(1990年代),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之下,经济增长速度加快,GDP占比从25.27%升至31.18%。
但进入本世纪之后,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不断下滑。在2001-2010年期间,美国GDP占比从31.18%降至23.18%。2010-2020年期间,美国GDP占比稳定在24%左右。到2024年,美国名义GD占全球GDP总量约26.1%,而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美国GDP占比降至14.76%。更重要的是,在这期间,美国经济的空心化趋势日益明显。
碎片化时代再次来临?
在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和朋友聊天也好,还是讲座也好,我都提醒人们要注意这样的几句话:
第一句,是新加坡外长前维文说,二战后的七八十年,全球享受了“和平红利”,但现在已经结束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全球化是和平红利的变现。
第二句,是台积电张忠谋2022年说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几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卷土重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全球化中的比较优势是通过自由贸易实现的,现在自由贸易何去何从?
第三句,不知道是谁说的:原来是我们把门从里面锁上,自己想开门门就开了,现在是人家把门从外面锁上了。回过头想,现在的形势可能比改革开放之初还严峻。
第四句是我说的,大拆解可能会走到不相来往的那一步(见《孙立平:最悲观的预测:大拆解会走到哪一步?》)。
最新的消息是,英国《泰晤士报》4月6日在一篇题为《在关税战愈演愈烈之际,斯塔默承认全球化已经失败》的报道中说,英国首相办公室发布声明:“世界已经改变,全球化已经结束,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声明称,“特朗普采取了某些我们不认同的举措,但人们支持他也是有原因的。”  
这家英国媒体说,预计斯塔默本人将于明日正式宣布全球化的终结。
这个表述肯定是有问题了,全球化不可能由谁来宣布结束。我想,媒体之所以要用这样的表述方式,是为了突出一个说法:全球化结束了。
那么,接着的是一个什么样时代的来临?难道是碎片化时代再现?

推荐阅读:

孙立平:世界变了,所以逻辑变了


孙立平:你真觉得特朗普团队不懂怎么合理计算关税税率吗?


孙立平:从大拆解到惊涛骇浪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一波保守主义的复兴


孙立平:将要降临的是科技君主还是科技天堂?


孙立平:说说我对特朗普与俄乌事态的态度以及思考这个问题的思路


孙立平:在中国,苛责现代性是一种奢侈


孙立平:经济循环:三种模式的比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