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星期二

鲁家果 张泽石:治黄应有新思路——关于黄河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有史以来,它哺育着中原大地世世代代的子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它也曾奔腾不覊,史载黄河先后夺流改道26次之多,但它始终奔流不息,永不枯竭。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植被破坏加速(森林覆盖率降至6%,全国平均为18.1%),尤其是人类对水资源掠夺性的开发及不合理的使用,加之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与排污量剧增等种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黄河日益衰竭。黄河入海流量20世纪60年代为575m370年代为313亿m380年代为284亿m390年代为187亿m3。短短几十年,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一半多。黄河的水资源及水生态急剧恶化。
1972年至1999年,黄河自然断流1030天。1996年,163位院士提出"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呼吁。2000年通过统一调度与小浪底水库畜水拦沙,调水调沙,黄河下游断流问题暂时得到缓解。《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20年)概要》(以下简称《规划》)称:"在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淤满后,若无后续控制性骨干工程,黄河下游河道势将严重淤积抬高,已形成的中水河漕将难以维持,河防工程的防洪能力将随之降低。"这种忧虑是有道理的。小浪底淤满后,怎样解决黄河断流?这是一个攸关黄河命运的问题,不能不引起国人重视。
目前,黄河形势仍十分严峻。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日益抬高,黄河断流仍是现实的威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与环境保护、节水、水污染防治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黄河的长治久安,恢复黄河的健康与生机,我们不揣冒昧,提出以下建议,望能对十三五规划的修订提供参考。

一、治理黄河首先要更新传统的理念
《规划》称:"针对黄河水沙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增水、减沙、调控水沙为核心。"采取"拦、调、排、放、挖"的措施解决泥沙淤积及防洪等问题。本世纪初,原水利部长汪恕诚提出,西线调水170亿m3,以120亿m3用于冲刷黄河下游泥沙,以保持黄河健康的生命。这一设想虽未实现。但认为采取工程方法调水是解决黄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这一思路,始终没有改变。
我们认为,要恢复黄河的健康生命,必须以生态建设为主,工程治理为辅。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作为,只能是在实践中逐步增加对它的认识,运用自然规律趋利避害,为人类造福。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调水,拦沙蓄水,不断高筑堤防等工程设施,而应着眼于保护黄河的水资源,改善黄河水生态,合理规划土地,大力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重建黄河自身造水、保水、调节枯洪的自然功能,辅之以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措施,才能达到下游自然的水沙冲淤平衡,减轻水旱灾害。此外,还应加大节水,治污的力度,从根本上拯救黄河。

二、制订科学规划及实施方案,全面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频仍且难于治理的主要症结,也是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黄河平均年输沙量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以每年10cm的速度提升。水枯则加重淤积,水丰则泛滥成灾。我们认为,治理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办法还是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涵养水土。在延安、榆林等地区这方面已初见成效,值得推广。
修建小型淤地坝及小流域治理都是防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办法。
黄土高原现有淤地坝11万余座,淤成坝地450多万亩,数十年来,拦蓄泥沙210亿吨。淤地坝可以拦洪滞洪,拦截泥沙,减蚀固沟,增地增收,具有较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关部门规划,今后可新建控制性治沟骨干工程2万多座,新建淤地坝13万座,可拦蓄泥沙259亿吨,新增坝地500多万亩,加已建的总计可达1000万亩,成为黄土高原的粮食主产地。
但此事不可一哄而起,宜逐步实施,建成一批,巩固一批。1975年因暴雨导致板桥水库等52座水库一夜垮坝,造成十余万人死亡,京汉铁路冲垮100多公里的教训,要永远记取。此外建小型淤地坝必须与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造林植草结合起来,以涵养水土为目的。过度的工程开发,不利于生态的自然恢复。

三、在黄河源积极推进保护水源和生态建设
由于冰川退缩,黄河源沙漠化荒漠化的趋势日益严重。鄂陵湖(水量107亿m3)、扎陵湖(水量46.7亿m3)湖面缩小,水量明显减少。据杨勇20072011年三次考察结果:黄河上游重要水源地,阿尼玛卿雪山冰川融化继续上升,冰川退缩加快。黄河水文第一站玛多县境内雅娘沙漠继续扩展,面积约50km2,近20m高的沙丘呈带状分布。黄河源区干旱加剧,草原沙化、湖泊干涸,泉眼断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黄河源区曾分布数千个湖泊水塘,现在已不到一千个,曾经一片汪洋的星宿海如今已演变为草场,星星海已分割成分散的小湖群,其间沙山密布。由于风沙侵蚀、过度放牧、严重鼠害等原因,青海省黄河流域退化的草地413hm2,其中沙化113hm2,并以每年4hm2的速度递减。由于涵养水分的草地退化,这一流域19881998年十年间减少径流量250亿m3。因此必须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改革现行的草场管理模式,建立以草场承包和定居为核心的配套工程,合理设计减畜封育、种草、草场恢复、科学轮牧等措施,严禁猎杀狐、狼、鹰等野生动物,消灭鼠害,恢复草地,保护黄河水源。严禁黄河源各行其是的无序开发。

四、推进恢复若尔盖玛曲高原湿地生态工程
若尔盖玛曲高原湿地是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之一。总面积约7000km2,水总储量达80100亿m3。枯水季节可增黄河径流量45%。黄河进入玛曲时,占黄河年径流量的20%,流出时占年总径流量65%。若尔盖玛曲湿地泥炭层厚至数十米,它积炭能力与蓄炭能力,比一般植被高出若干倍,对控制大气层的炭排放,影响极大。应予严格保护。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由于盲目开沟排放,扩大草场,引水建电站,超载过牧;导致湿地退化,沙化面积扩大,鼠害加重,80%沼泽干涸,积水湿地面积锐减。据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公布的遥感监测数据,若尔盖湿地面积由7000km2减少到2726km2,严重破坏了生态,大大降低了黄河蓄水保水的功能。如恢复若尔盖玛曲全部湿地,估计投资100亿元,可增加80亿m3的涵蓄调节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黄河上游径流时空分配不均的矛盾,有效保护黄河水资源,改善黄河水生态。

五、重视黄河流域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
我国在评估水资源时,主要计算地表水(形成江河径流)和地下水的水量,而很少考虑流域的自然降水量已经或可能供人们利用的部分。
黄河流域面积75.2km2,年均降水深475mm,年均降水量3275亿m3,径流量为592亿m3,未计地下水约105亿m3。径流量占年降水量的16.5%。远较长江49.1%、珠江的51.1%为低。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各河流有许多不可比性,但并不排除黄河遭受的人为原因:首先是由于植被的破坏导致黄河自身涵养水分能力的衰退;其次是大量水库增加蒸发量,2012年,黄河有大中型水库196座,蓄水402.08亿m3,水库水面蒸发量较植被大一倍左右,如加上数以千计的小型水库,年水面蒸发量可能增加到数十亿乃至百亿m3的水量;再次是地下水的过度使用也减少了降水对径流的补给。如果把以工程治理为主改变为以生态治理为主,努力恢复黄河的自然生态,提升黄河自身保水蓄水、涵养水份的能力,如年降水量形成径流的比例由现在的16.5%提高到20%(低于松花江的25.9%与淮河的27.6%),就可为黄河增加径流量125亿m3。此外,黄河流域有耕地1627.48hm2,平均每年降落在这些耕地上的水量高达773亿m3,远超黄河径流量。如果我们采取改进农业技术,调整农业结构,防治水土流失的办法,更好地利用这部分水源,不但间接增加了黄河水资源,也将大大提高农业产量。此外,降水还润泽了广大的草原、树林、湿地、沼泽、湖泊,有利于改善黄河的水生态。由此可见,自然的力量一旦被人们认识,并科学地加以利用,可能远胜过人造工程。

六、严格执行《国家农业节水纲要》的规定,节约用水
农业用水是黄河用水大户,平均占黄河年径流量的60%以上。用水量过大,水资源浪费严重。黄灌区如宁夏、内蒙、甘肃、青海等灌区,渠系利用系数都在0.40.45之间,也就是说约有一半以上的水被白白浪费掉。黄河流域农田灌溉面积到2030年为580hm2,如其中12实行节水灌溉,可以节水113亿m3。可见农业节水潜力极大。
有条件的地区采取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则更为节水,喷灌可比畦灌、渠灌等传统方式节水30%50%,滴灌比传统方式省水60%~70%
如果采取农业节水措施,再辅之以科学耕作,到2030年,黄河流域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现在的0.4提高到0.6的国家规划目标,是完全可能的。

七、采取严格措施治理水质污染
根据黄河水资源公报,2012年水质评估河长20540.3km,其中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分别占55.5%17.1%27.4%,污水排放44.7亿吨;城镇及二、三产业分别占27.7%62.6%9.7%;评价地表水功能区256个,达标120个,占46.8%,可见黄河水资严重污染。原因是排污成本低而治污成本高。污水处理厂建了不少,但能正常运作的只有一半左右。有的城市因地下污水管道建设不配套,污水进不了厂,当然也影响治污效率。今后应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加强治污力度,提高黄河水质。

八、坚决制止黄河水电的过度开发
在治黄的长期实践中,我们一贯重开发而轻保护。目前的现状是:黄河被过度开发了。古老的黄河几乎被喝光用尽。黄河流域大中型水库总库容已达到全河水量的84%,大大超过国际通行标准40%的红线。黄河上游青海、甘肃段水电开发程度已达100%,水库群首尾相连。黄河流域控制程度已经很高,若要保持河流健康的生命,兴建新的蓄水工程要十分慎重,主要应大力根治已建的病险工程,提高现有工程的效益,但目前这种水电大开发的趋势仍在继续。《规划》拟在黄河上游龙羊峡以上河段布置塔格尔等10座梯级工程,总装机容量467.5kw,黄河干流龙羊峡至桃花峪河段,已建在建28座梯级工程,还规划新建8座,共36座梯级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573.6kw。黄河干流技术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3041.1kw,已开发和规划中的水电站已达黄河流域技术可开发量的100%。我国水电发展迅速,全国可开发电能为27100亿kw·h,开发度为34.8%,远低于黄河。
我们认为,黄河龙羊峡以上河段,是黄河最重要的产水及水资源涵养地,包括扎陵湖、鄂陵湖两大淡水湖,玛曲若尔盖湿地和青海草原,应该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切实有效的生态建设。不宜再建大中型水电站,即使是供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所需的小电站,亦应严加控制。龙羊峡至桃花峪已修电站28座,如再修大型水利枢纽要十分慎重。黄河过度开发已远远超过其环境容量,不可不引起重视。

九、防治黄河水沙应以生态治理为主
黄河流域的水沙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泥沙造就了广阔的黄准平原,拓展了山东半岛。泥沙的由利变害,与其说是自然灾害,还不如说是人为之灾。水坝越修越多,堤防越筑越高,泥沙淤积越重,水旱灾害越频繁。多年来,筑坝蓄水,调水调沙是治黄的基调。我们认为,治黄重点应从工程治理为主转变为以生态治理为主,从保护水源,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入手。从上世纪50年代建立三门峡大坝开始,本以为大坝修成,从此黄河变清,一劳永逸地解决黄河水患与泥沙问题,而蓄水拦沙的结果是泥沙越积越多,危及西安和关中平原,河床越抬越高,渭河亦成悬河,贻患至今。小浪底虽好,但亦有淤满之时。治本之策,还在于大力进行生态治理,恢复黄河流域产水、蓄水、保土的自然功能。上游实行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抑制黄河源草地沙化,湖泊日趋干凅的趋势,恢复草原植被,恢复若尔盖玛曲湿地的自然生态。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则应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辅之以小流域治理、淤地坝等工程设施。恢复黄土高原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沙,这才是治本之策。

十、各种大型调水济黄工程的决策要十分慎重
目前规划中的调水方案主要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三峡引水工程。提出这些方案的主要理由是黄河面临缺水危机,不调水不能拯救黄河。据规划估计:到2030年,黄河缺水将达104.2亿立方米。只有采用调水办法才能弥补这一缺口。
我们认为黄河的水危机是由于黄河生态的急剧恶化,黄河自身造水涵养水的自然功能日渐衰退,西线调水、三峡调水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进黄河生态建设,制定科学治理规划和实施方案,恢复黄河的健康与生机。
黄河流域必需实行严格的节水制度,大力治理水污染。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限制资源过度消耗,淘汰部分产能过剩产业,严格禁止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加大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否则,再高筑堤坝,调水济黄,恐亦无补于黄河的健康。
关于重大的水利工程项目的立项:一是必须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除可行性论证外还应作不可行性论证。参加论证的除水利专家外,还应有生态、社会、经济、历史、地理、地质等各方面专家的参与与评审,不能搞一言堂。这样才能有比较、有鉴别、集思广益、权衡利弊,作出科学决策。二是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水利工程的法律法规与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与决策。三是牵涉到全民利益的重大建设项目必须征求民意,尊重社会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必要时需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十一、建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法
三十多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河流有关的法律法规,如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制定涉及河流的一级法律有15部,行政法规24部,地方一级法规193部。但至今还没有一部河流法。由于政出多门,部门利益矛盾等原因,往往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力,违法不究的状况。目前,我国河流现状堪忧,特别是黄河,可以说达到危急的程度。为了拯救黄河,我们建议制定黄河法。明确保护、治理、开发黄河的方针政策,加强保护措施和生态建设,严格节水治污,规范涉及黄河的各种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论证、审议和实施、监督等法律程序。恢复黄河的健康与生机,促进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治理黄河需要进行体制改革
黄河的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科技、气象、财政、法制等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我们建议黄委会应直属国务院领导。其机构设置需对应于国务院相关各部门,理顺管理和资金渠道,这样才能使黄委会全面统筹治理黄河的各项事业,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20151130


参考文献:
1〕黄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20122030年)概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425日)。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
4〕陈家琦等:《水资源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
5崔高培:《关于黄河治沙减淤和水资源利用的一些想法》《人民黄河》1997.1
6〕杨勇等:《2013年中国江河报告》。
7〕中国水资源公报  黄河水资源公报。
8〕刘昌明等:《中国21世水问题方略》,科学出版社。
9〕水利部水文局:《中国水资源评价》水电出版社,1987年。
10〕《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2014年。
1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地表水》,科学出版社。
12〕张国良等:《21世纪中国水供求》,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3杨志峰等:《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
14〕刘永顺等:《恢复若尔盖、玛曲高原湿地再造西水东流》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鲁家果, 1930年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离休研究员。
张泽石, 1929年生,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离休干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