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星期四

【纪念王小波】艾晓明:,在废墟上长大仍不虚此生

  新三届 2024-04-10 15:01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


原题

不 虚 此 生

——纪念王小波




作者:艾晓明

写于1997年

本文原刊《书屋》1997年第5期



编者的话:今天,是新三届知名作家王小波先生逝世27周年的忌日,我们转载艾晓明教授的一篇旧文,以志缅怀。




01

  北京作家王小波,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两个月来,有近百家报刊报道了他的去世和遗著出版的消息。现在全国各地的书店,都可以看到花城出版社推出的王小波“时代三部曲”。凝重的书名《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配以不同色调的封面,封面上印制了古希腊绘画中人类经历的世代,显示了深远的意境。
  
这些小说代表着王小波对文学的关怀和理解,代表了他渴求达到的艺术水准。与我们历来已有的作品相比,王小波以他挑战禁忌的胆识,以他幽默反讽才能和想象奇趣,远远走在时代前面。他的独树一帜,使作品历经出版困难。然而,作品的手稿在大学、出版社流传期间,一直有拍案叫绝之声。王小波的小说对于中国文学意味着什么,这个话题早该探讨,但由于他的创造不被认可,一直延宕到现在,在他的作品终于完整地与读者见面之时,作家却已永别了人世的今天。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王方名,1938年投身于进步学生运动,同年在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度过了青春岁月。在小波出生的这一年,王方名因为给领导提意见,以及来自家乡的一封诬告信,被开除党籍,定为阶级异己分子。在高教部任高教司专员的职务也随之撤销。母亲在怀小波期间,因王方名蒙冤而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多年以后,家人回忆起来,觉得小波的早逝跟母亲妊娠期受的刺激不无关系,而他的名字也隐喻了这一波折。

王小波三岁时在铁狮子胡同一号

  
王小波的父亲以后因学术专长到人大哲学系任教。作为一位热衷于学术思考、力图有所建树而又忍辱负重的学者,此后的遭遇可想而知。王小波在自己一篇题为《思维的乐趣》的杂文中谈到父亲说:“在老年时,他告诉我自己一生的学术经历,就如一部恐怖电影。每当他企图立论时,总要在大一统的官方思想体系里找自己的位置,就如一只老母鸡要在一个大搬家的宅院里找地方孵蛋一样。结果他虽然热爱科学而且很努力,在一生中却没有得到思维的乐趣,只收获了无数的恐慌。”
  
类似王小波父亲这样的经历,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并非少见,有许多人提及这种处境时,会叙述当时人们肉体上受到的摧残。王小波说的是另一种痛苦,这是思想史上的大劫难,它从根本上摧毁了人的创造、求索、独立思考的欲望。这种根本的人性被剥夺,这种隐藏在肉体折磨之后的更惨重的牺牲,却往往是被反省得很不够的。王小波提出的正题是思维应该是一种乐趣,这不仅是说人有思想的自由,而且还是说,这种自由原本应该是个人幸福和快乐的本源。这后一点,如果不是他这样说,在本世纪,几乎已经从中国人的个人幸福的范畴被彻底剔除、彻底遗忘了。
  
父亲的坎坷经历也以变形想象的方式进入王小波后来的小说创作。谈到小说《寻找无双》的时候,他说到,父亲挨整后,在街上碰到过去认识的人,那人转身就走,好像从来就不认识一样。《寻找无双》中,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表妹,熟人全说不认识她,没有一个街坊邻居说实话。小说以寓言传奇的形式,透视了现代中国的荒谬世相,所有的悲剧都无人作证,这是智慧的遭遇。


王方名全家福,前排左二为王小波


02
  

父亲有大约两千本书,孩子们在书架上随便找书看。下乡时王小波带到云南的书中,有一本是《变形记》,不是卡夫卡的那本,是古罗马作家奥维德的。这本书也在知青里流传,被看成了一卷海带的样子。
  

王小波在云南得了一场大病,后来回北京治病,又转插队到母亲的老家山东。大约70年代中期回城,到了一家街道工厂当工人。回北京等工作这段时期,他开始在一个8开的大练习簿上写作。朋友们记得他写的最早的一个作品是《绿毛水怪》,富有童话色彩,女主人公长了蝙蝠的翅膀,生活在水下。他在大练习簿上写的故事很有几分奥维德《变形记》的影子:一个穷愁潦倒的农民受尽羞辱,变成了一条狗。一个多吃多占的干部在梦中变成了一条驴,他开始尝尽做驴的辛苦和世态炎凉。


他还把《刘三姐》的故事反着写了一个:三姐其丑无比,阿牛虽然爱她的歌声,却承受不了她的容貌……这些手稿上的故事虽然稚拙,但绝不是当时流行的风格,其中有一个青年人对生活的迷惑,有幻想,有嘲讽和疑问。


青年王小波


1978年,王小波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贸易系商品学专业,这对已经失学10年的青年来说意味着什么,经历过长期精神饥渴的那一代人都清楚。新的生活终于开始了。小波说,他们不学文科是出自父亲立的家训。但现在看来,对他来说,这也正是一个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的机会。这个训练使他在知识背景上与众多的同龄作家不同。


小波后来的一些文字记录了他在重获受教育机会后欣喜若狂的心情:“我在大学里遇到了把知识当作幸福来传授的数学教师,他使学习数学变成了一种乐趣。我遇到了启迪我智慧的人。”他终其一生保持了大学时代建立起的对科学和理性的信仰。
  

1982年王小波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这一年,他的妻子李银河到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系读研究生。两年后,王小波也去了匹兹堡大学,他在著名华人学者许倬云的指导下修读东亚研究专业。两年后取得文科硕士学位,再学计算机,在统计系当助教。

  

王小波在美国留学期间重拾写作线索,用他的话来说,他一直抑制着这种倾向,到了那边,“这种危险的倾向再也不能抑制了”。


王小波与李银河


03

  1988年,为了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为了在母语的背景下写小说,李银河和王小波一起回国。次年,王小波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唐人秘传故事》(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其中收有五个作品:《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红线盗盒》《红拂夜奔》《夜行记》和《舅舅情人》。

  这本集子有些特异的素质,不为惯常的小说所有。
首先它是一些纯小说,无关乎意识形态的旨意。读它的时候可以揣摩到作者专心致力的异端:第一,讲一个故事;第二,把它讲到足以与类似金庸武侠小说那样引人入胜的程度;第三,还要有大侠小说所无,而潜藏在诸如《情人》《少女与死亡》等现代外国名篇中的那些素质。
  

那些素质,王小波后来在《我对小说的看法》一文中谈到:“现代小说的名篇总是包含了极多的信息,而且极端精美,让读小说的人狂喜,让打算写小说的人害怕。
  

《唐人秘传故事》还说不上极端精美,但它用现代顽童的口气调侃唐人,为讲故事人建立起一个自由戏谑的本真面目。就此而言,它是一个欢天喜地的逃离,逃离中国现代小说一直艰难背负的观念使命。这又是一个奇异新颖的起点,是王小波为未来世纪的中国小说显现的另一个起点。
  

再则,它里面已有了后来作为王小波小说精华的故事雏形,当然,此时的《红拂夜奔》比后来收在《时代三部曲》中的同题小说还显然稚嫩得多,线索也简单得多。
  

可以感觉到美妙奇趣的想象、语言游戏对作者的吸引。他注定为语言可能繁生的想象之花执迷不已,他一定也在这样繁生的迷宫之美、巴比伦的花园之美,在文字织锦面前,升腾起确信:“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


王小波在美国农场

  

巴比伦的花园,早已失传。王小波用文字追寻失传的、无从见证的景观:热带雨林里的食人树,暖水河里比车轮还大的莲花。当他用绿草中的骸骨一样雪白的意象,来形容少女的情欲和惊恐时,当他以冰凉蠕动的绿色作为故事情节的内核时,他把极端通俗的形式和优雅精致的意象作了一个嫁接。
  

《唐人秘传故事》印数很少,没有引起注意。《黄金时代》获奖,使作者的文学才能首先在海外被承认,1992年后在台湾和香港分别出了单行本。在美国时王小波就开始写这个作品,前前后后写了几十遍。他用这种致命的方式写作,用尽了他短促生命的最后岁月。
  

在《黄金时代》那个怪诞的年代里,被压抑的激情和性爱的力量第一次以毫不羞怯的姿态喷薄而出。这是王小波第一个自己满意的小说,他把它称之为“我的宠儿”。
  

和《黄金时代》同以文革和性爱为相关主题的小说还有《革命时期的爱情》和《我的阴阳两界》。王小波写到了1993年,这一年,他作出辞职决定,辞去在母校人大的教职,成了无固定收入,也不属于任何作家组织的自由撰稿人。他用这个行动为证:我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在衰老之下死亡之前不停地写。这样我就有机会在上天所赐的衰老之刑面前,挺起腰杆,证明我是个好样的。”
  

1993年,是王小波摆脱教职后创作丰收的一年,他写了他的第一个长篇《寻找无双》,这是唐传奇《无双传》的改写,但与80年代末的《唐人秘传故事》不同,复杂的叙事层面和变幻的情节分支取代了早期作品的单纯风格。还有,我们这个社会里特有的荒谬变成了他笔下无穷的笑料,他的反讽机警而透彻。

这个作品开启了后来作为《青铜时代》三部长篇的新寓言风格。不过,如果你说那里面有一个你可以清楚捕捉的寓意,那又未必了。这是小说的弹性,它可以意会,却无从言尽。

王小波与李银河在匹兹堡郊区农场

  


写了这个作品,小波愉悦和舒展的心情见之于他的序言:

  

写完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变形记》(奥维德)的最后几行:

  吾诗已成。
  无论大神的震怒,
  还是山崩地裂,
  都不能把它化为无形!

  

这一年,以充沛的想象力和顽童心,他终于把《红拂夜奔》也扩写成了长篇。从这个长篇中可以看到,他发展出一种对话体叙述,这样一个故事里可以建构出多个空间,这就是所谓跨越,是对叙事限制的一种跨越。而古今之间如此跨越,互相拼贴和趣味性想象,是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作家做到过的。
  

还有,他把小说变成了一种思想的方式。在小说中,他的想象、运思、推论比他后来在杂文中进行的思考要复杂得多,也深邃得多。这也是他要做到的,即让小说有趣,并且,充满思维的智慧。这也是我们这个世纪的中国小说差不多丢得干干净净的东西。“我正等待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打开一本书不再期待它有趣,只期待自己能受到教育。与此同时,我也想起了《浮士德》里主人公感到生命离去时所说的话:你真美呀,请停一停!我哀婉正在失去的东西”。
  

1993年,小波的小说在国内的刊物和出版社流传,在知心的朋友手中传阅。他笔下性描写的从容坦荡,还有他那种让人摸不清寓意的反讽风格,使出版社有决策权力的人拿不准。新作出版无着。


伏案写作中的王小波



04
  

而小波正准备着蓄势的一跳,他要挑战自己的限度,写自己没尝试过的东西。“我要拥有一切”——这是他在小说中写一个碰壁的小说家结尾的一句话,而这正是他的抱负。
  

作为一个小说家,他希望拥有无限的写作资源。这个资源,他确信,是在创造性的想象中。在《未来世界》(台北,联经,1995)的自序中,他说:“我喜欢奥威尔和卡尔维诺,这可能因为,我在写作时,也讨厌受真实逻辑的控制,更讨厌现实生活中索然无味的一面。”“有时想象比摹写生活更可取。”
  

深秋和隆冬过去,1994年春初,他写完了《未来世界里的日记》,写一群聪明人,在大多数人不识数的社会生活。整个逻辑荒诞不经,总之,人人必须装傻才活得好,必须和自己聪明的本性作对。他想象了这个处境下智慧和爱情的遭遇。
  

但也许他不满意这个作品中奥威尔的影子,他写完了就把这个作品放下了,而写了另一个《未来世界》。这个中篇参加1994年联合报文学奖评选,再次获奖。
  

小波寄去“得奖感言”:

  

人在写作时,总是孤身一人。作品实际上是个人的独白,是一些发出的信。我觉得自己太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我相信,这是写严肃文学的人的共同的体会。但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有自己,还有别人;除了身边的人,还有整个人类。写作的意义,就在于与人交流。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在写。

王小波李银河与朋友合影

  

《未来世界》的作者设想了一个本世纪末的小说家在他外甥的记忆中和虚构中的形象。未来是下个世纪,外甥成了历史学家,由于犯了直露和影射错误,遭到重新安置,接受各种荒唐无稽的羞辱和摧残。
  

由这个作品开始,他在1995年完成了《2015》,在1996年写了《白银时代》,这三个作品构成了他的反乌托邦未来叙事系列。作品都是以未来时间为舞台,以我们这个时代的乌托邦逻辑为经纬,推展演变。电脑时代的网络空间、艺术家、知识分子的趣味和他们受到钳制,变得滑稽可笑的情形出现在小说中。
  

1994年夏天,他受电影导演张元之约,为他写一个有关男同性恋的剧本。这个剧本经两个人多次互相拔河般的讨论争执,结晶为电影《东宫•西宫》,王小波、张元在阿根廷电影节上同获最佳编剧奖。在小波的电脑里则保留了小说形式的原稿《似水柔情》,还有为这个故事在北京实验小剧场演出用的话剧脚本。
  

而能写出这个题材,还基于王小波和妻子李银河合作进行的社会学研究,研究的结晶——《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在1991和1992年分别在香港和国内出版。




05
  

1994年秋天,王小波的小说集《黄金时代》终于由华夏出版社推出。有一股不屈不挠的力量,要支持这个人的沉默的创造精神。这股力量一直存在,推动了王小波作品问世。与此同时,《花城》杂志持续地、每年一次地刊用了王小波在其它刊物被推出的作品。他独特和机智的说理方式引起不少报刊注意,杂文随笔约稿越来越多,1995年以后,他写了大量杂文,分别结集为《思维的乐趣》和《沉默的大多数》,他生前看到了前一本集子(山西北岳,1997·1)成书。
  

无论如何,对他来说,最热爱的工作还是写小说。他在1996年夏天把以前写过的《红线盗盒》重写,叙事繁复,处处是挑衅禁忌的笔致,却不失优美的韵味。这就是《万寿寺》,是他的篇幅最长,也是迄今为止被小说编辑们认为不可超越的一部小说。他选择了丧失记忆到记忆复原这么个小说家做叙事者,让手稿、追忆、想象交融,令故事场景不断增殖。他以出神入化的意象表达了他的理想: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秋天,他写完《白银时代》,把他的时代三部曲编定;冬天谁会知道这是他的最后一个冬天,他与“花城”签了约。同时,他的新长篇正在缓慢地延展,这是《黑铁时代》。

 

王小波生前最后一张照片

  

他说:小说应该诗化,从经典小说家笔下的那种沉重的文体羽化为一只翩翩蝴蝶。
  

《青铜时代》的序《我的师承》可能是王小波生前为自己的小说写的最后一篇序,其中挑出了我们这个世纪汉语文学中一直不为人提及的线索,作为他继承的传统——他师承的不是任何作家,而是那些卓越的翻译家,那些被迫放弃了创作而从事翻译的诗人作家们。王小波盛赞他们对中国文学语言的把握,“他们发现了现代汉语的韵律,没有这种韵律,就不会有文学”。
  

由此,他也呈现了这条潜在的线索,这条“无限沧桑尽在其中”的文化线索,对于一代废墟上长大的青年,对于他本人的养育之恩:

  

对于这些先生,我何止是尊敬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对现代汉语的把握和感觉,至今无人可比。一个人能对自己的母语作这样的贡献,也算不虚此生。

  

由翻译家们提供的世界文学的精神泉源,由他们体现的音韵优美的现代汉语,哺育了这颗世纪之交的文学心灵。王小波,他没能遭遇已然走近的下个世纪,然而,他所体现的文学素质,他的独立性和爱智慧的精神,他的勇敢、诚挚和想象奇趣,必会在未来找到更好的处境。这个世纪的中国文学也许是贫弱的,但有了这样的心灵,它终于无愧于未来世纪。





王小波全集,李银河授权并亲自校勘全稿,含王小波手稿复印信。书友可识别上图二维码,一键收藏。


做号不易 贵在激励


新三届公众号奖金池


——网友推荐

1 条评论:

  1. 從王小波父親的一生遭遇,可以看出他青年時代參加的學生運動不是進步性,而是魔性行動。王小波在苦難中脫穎而出,說明中國還有希望。

    回复删除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