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星期一

賴清德就職演說分析:延續蔡英文「四個堅持」但多次提到「中國」,強調民主台灣的世界布局

報導者 THE REPORTER 2024/5/19
文字:嚴文廷、林雨佑
攝影:陳曉威、林彥廷、鄭宇辰

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於總統府內宣誓就職,與前總統蔡英文一同步出總統府向與會貴賓、民眾揮手致意。(攝影/陳曉威)


新任正副總統賴清德、蕭美琴今日上午舉行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到兩岸關係時,明確延續前總統蔡英文的「四個堅持」路線,強調「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並釋放善意,希望中國與台灣民選合法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賴清
德強調,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一個人都要團結、愛護國家;任何一個政黨都應該反併吞、護主權,不可為了政權犧牲國家主權。


比較賴清德的就職演說與蔡英文2016年與2020年的就職演說全文,賴清德最大不同在於提到「中國」7次、「中華人民共和國」1次,這在蔡英文兩次就職演說中從來沒出現過;而賴清德5,100多字的演說全文中,提到台灣高達79次,遠遠超過蔡英文在2016年演說的41次與2020年的47次。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黃奎博認為,賴演說維持蔡規賴隨基調,對於兩岸的立場沒有劇烈改變,唯獨提到中國兩字高達7次,凸顯賴不只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雖然內容應該沒有超出北京的意料之外,但兩岸關係要走向和緩並不樂觀。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表示,賴清德很明確對中國提出「觀光客交流」和「學位生開放」的需求,這樣的氣氛跟過去不同;通篇演說的主權高度也跟蔡英文當時表達「台灣不是麻煩製造者」有明顯不同,呈現出與以往就職演說不同的企圖心。


賴清德談新國會:行政立法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國政


立法院長韓國瑜於總統府大禮堂將總統印信授與新任總統賴清德,現場民眾透過大螢幕觀禮。(攝影/陳曉威)


賴清德與第一夫人吳玫如、副總統蕭美琴今天早上展開一連串就職活動,在司法院長許宗力監誓下,賴蕭兩人分別宣誓就職,並從立法院長韓國瑜手中分別接受國璽與副總統之章,隨後賴蕭與總統府員工陪送蔡英文離開總統府,賴清德簽署行政院長、國安會祕書長與總統府祕書長的人事命令,「賴清德時代」正式來臨。

其後賴清德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台灣」為題發表就職演說,首先強調民主就是人民作主,每一次選舉就是對執政黨最嚴格的檢驗、對國家未來最真實的選擇,他引用聖經的「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以及醫師箴言「視民如親」,不愧於每一份信賴與託付。

就職前三天,立法院才爆發激烈的肢體衝突,多位立委掛彩送醫,賴清德在演說中特別花一個小節談「行政立法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國政」。他提到,這是台灣時隔16年後再次出現「三黨不過半」的立法院,這是全民選擇的新模式,期待政黨在競爭之外,也應該有合作的信念,讓國家踏出穩健步伐。

賴清德強調,立法院的議事運作,應該遵守程序正義,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才能避免衝突;當朝野政黨推動法案都能合乎《憲法》,秉持人民至上與國家優先的精神時,國政自然順利推展。

演說中直接點名接任行政院長的卓榮泰,將優先解決對社會有益、朝野有共識的議題,回應民意、服務人民。賴清德強調,對於未來中央與地方互相合作,行政立法的協調運作寄予厚望。


兩岸論述有堅持也有善意,但沒太多突破


針對國內外高度矚目的兩岸關係,賴清德首先論述,早在1921年蔣渭水就指出台灣是世界和平第一關的守衛,如今台灣地位更加重要,而台海和平穩定是世界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賴清德認為,只要國家領導人以人民福祉為最高考量,台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榮,應該是彼此共同目標。

因此賴清德拋出橄欖枝,他指出,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

但賴清德強調,中國尚未放棄武力犯台之下,國人應該了解,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因此他提到,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及推動價值外交,發揮威懾力量,避免戰爭發生。

賴清德演說最後指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他強調,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每一個人與任何一個政黨,都應該反併吞、護主權,不可為了政權犧牲國家主權。

賴清德談到,只要認同台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都一樣響亮。

比較蔡英文2016年與2020年的就職演說,蔡英文在2016年時釋出「尊重1992年協商溝通的歷史事實,放下包袱展開良性對話」,2020年則是提到「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這是我們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一貫立場。」在這兩次就職演說中,蔡英文皆未使用「中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詞彙,賴清德在今日演說中則多次提及。

前總統蔡英文於就職典禮上與總統賴清德握手,學者認為賴清德的演說內容基本上維持「蔡規賴隨」基調。(攝影/林彥廷)


黃奎博:對改善兩岸關係並不樂觀


政大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表示,賴清德的演說內容基本上維持「蔡規賴隨」基調,包括四個堅持以及其中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完全不令人意外,應該也符合北京的預期。但從就職演說的關鍵字分析,提到台灣高達79次,遠超過蔡英文兩次就職,提到中國7次更是近年來首見,這更驗證賴清德不只是他口中說的「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尤其是直接多次提到「中國」,等於是暗示「一邊一國」,在這樣的前提下,兩岸關係恐怕只是添加緊張的引信;相較於蔡英文嘴巴上不說台獨、做法上也比較隱約,賴清德直接表露立場,兩岸要走向和緩並不樂觀。

而賴清德演說中拋出觀光旅遊與學位生來台就讀的善意,黃奎博認為,這只是恢復到以前的正常交流水準,這樣能稱為善意嗎?恐怕無法樂觀。

他並指出,賴演說多次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這與賴競選總統期間提到的「中華民國是神話」以及「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說法相比變得非常諷刺。


賴怡忠:「民主世界MVP」呈現以往沒有的企圖心


【图略】總統賴清德與副總統蕭美琴於與布拉瑞揚舞團、屏東縣青葉國小合唱團、苗栗縣建國國小合唱團演唱〈彩虹〉、〈再出發〉等曲目,體現台灣對不同文化的尊重與包容。(攝影/林彥廷)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則表示,外界可能會聚焦在兩岸的稱呼用語上,但「中國」對賴清德來說早已經是很自然的說法,就職演說使用這樣稱呼沒有太大的意外;兩岸議題部分,提「四個堅持」卻沒重申是堅持什麼,但很明確提出觀光客交流和學位生來台的需求,這樣的氣氛跟過去不同,就看中國政府會怎麼回應。

賴怡忠指出,新政府朝小野大,是賴執政最大的難關,但賴清德顯然並沒有因為在野黨立委人數多就示弱。鞏固內政應該是賴清德第一任的重點,但賴對內政談的都是大原則、篇幅較少、順序也較後面,跟蔡政府第一任著重內政有很大差別。因為這幾年台灣在世界地位的提升,賴清德通篇演說的高度也跟蔡英文當時表達「台灣不是麻煩製造者」有明顯不同,包括「民主世界的MVP」、「經濟日不落國」以及最後一句「讓她(指台灣)成為國際上令人尊敬的偉大國家」,都呈現出與以往就職演說不同的高度與企圖心。


賴清德歷次兩岸關係發言內容分析


【图略】總統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賴清德在競選總統期間,一直被對手緊抓「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攻擊。(攝影/鄭宇辰)


分析賴清德至今30年的從政生涯,從1996年擔任國民大會代表步入政壇後,陸續擔任過4任的立法委員、2任的台南市市長、行政院長、副總統,一直到今天正式就任總統。關於兩岸關係的態度也從「台獨」、「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走向延續蔡英文的「四個堅持」。

2015年9月,賴清德在台南市議會接受國民黨議員質詢時表示「我主張台灣獨立,但沒主張一定要兵戎相向,我認為中國要尊重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要統一或進一步宣布建國是由2,300萬人決定。在台南市長第二任任期,賴清德於2017年6月在議會備詢時以台語說「我是親中的,無反中,我親中愛台,台獨無代表反中,咱尊重中國、親近中國,咱愛台灣」。

賴清德於2017年9月上任行政院長後,在立法院備詢時提出「務實台獨工作者」論述,是台灣第一位行政院長在任內表達支持台獨:「我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也是務實的台獨主義者」、「我們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不會另行宣布台灣獨立」。同月,賴清德提出「3個務實方向和6個具體工作內容」。

民進黨在2018年底九合一地方大選挫敗,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在隔年(2019)內閣總辭後兩個月即投入黨內總統初選,並多次發表兩岸關係言論:「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已經獨立為什麼要再宣布(台獨)?」以及,「陳水扁根據〈台灣前途決議文〉當選總統,在任時沒有宣布台灣獨立;蔡英文也沒有宣布台灣獨立。我當選總統也不會另外宣布台灣獨立。」

賴清德在競選2024總統期間,一直被對手緊抓「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攻擊,他在去年(2023)年底再解釋:「基本上是主張台灣的主權獨立,是屬於2,300萬人所有,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就是台獨的定義,我是一個務實的工作者,我的目的就是我在申論的時候講到了守護台灣,建設國家,發展經濟,照顧人民。」


美國務卿布林肯發聲明祝賀、前國務卿蓬佩奧來台;國台辦批評:暴露台獨工作者本性


【图略】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外交部長林佳龍與外國賓客及邦交國大使、駐台代表等待聆聽總統就職演說。(攝影/陳曉威)

賴清德520就職典禮共有51團、508位外賓參加,其中8個邦交國由元首親自出席祝賀,非邦交國的部分,​​訪賓有美國、加拿大及新加坡等慶賀團、歐洲議會友台小組議員,以及英國、日本、澳洲、韓國等國的國會議員。美國訪問團由前白宮國家經濟會議總監迪斯(Brian Deese)及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共同率團,成員包括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及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則是以個人身分來台祝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則是透過聲明祝賀賴總統及台灣人民,表達期待與賴總統合作,推動台美共同利益與價值,以及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並感謝過去8年前總統蔡英文對台美關係的貢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今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無論台灣島內政局如何變化,都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與法理事實,改變不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格局,更改變不了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

國務院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指出,台海形勢複雜嚴峻,根源在於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妄圖「倚外謀獨」、「以武謀獨」,台灣地區領導人罔顧民意,釋放謀獨挑釁、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危險信號,充分暴露了「台獨工作者」的本性。陳斌華表示,毫不動搖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


身為資深棒球迷,賴開出「體育暨運動發展部」支票


【图略】就職典禮中很多地方都充滿棒球元素,圖為甲組勁旅國立體育大學棒球隊身穿球衣參與表演。(攝影/林彥廷)

今日就職典禮與過去不同的亮點,是很多地方都充滿棒球元素。賴清德一直都不避諱自己是忠實的統一獅球迷,小時候也打過棒球,對於職棒動態更是如數家珍,還多次強調是「資深球迷」,多次跟蔡英文總統一起接見職棒年度冠軍球隊;蕭美琴在國際賽中更是奮力為中華隊加油,兩人的就職典禮充滿棒球元素,與過去明顯不同。

因此,今日特別找來中華職棒元老球隊兄弟象、味全龍、統一獅與三商虎的四大先發投手陳義信、黃平洋、謝長亨與康明杉齊聚一堂領唱國歌,表演節目更有甲組勁旅國立體育大學棒球隊,身穿球衣參與表演。

連最受矚目的就職演說中,賴清德都提到,將持續與民主國家形成民主共同體,一起對抗假訊息,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的MVP」,更以醫師身分,希望打造更健康的台灣,並開出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的支票,要推展全民運動。

除了就職演說之外,最令觀禮國人期待的國軍空中展演,先由國旗梯隊的陸航CH-47SD運輸直升機懸掛高12公尺、寬18公尺的巨幅國旗伴隨著國歌歌聲進場,後面跟著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丶AH-1W眼鏡蛇攻擊直升機丶UH-60M黑鷹通用直升機及海軍S-70C反潛直升機,總共5機種、12機編隊慢速通過典禮上空。賴清德演說結束後,輪到快速梯隊F-16、IDF、幻象2000與勇鷹高教機各5架組成的大雁隊形由北向南快速通過總統府上空,留下震耳欲聾的震撼;壓軸則是空軍雷虎特技小組AT-3教練機採大雁隊形噴出藍白紅三色彩煙衝場,為典禮劃下句點。

——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