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

謝錦芳:美中貿易戰2.0的虛與實

 謝錦芳 / 風傳媒 20240519


因應年底選戰,美國總統候選人大打關稅牌。美國拜登政府14日宣布對中國進口價值180億美元產品加徵關稅,包括電動車、太陽能電池、鋼鐵和鋁等,其中,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提高至100%。由於美國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比率很低,實質影響不大,這項措施被視為警示意味濃厚。

對於拜登政府一系列對中國貨品加徵關稅的措施,美國前總統川普以消遣的口吻說,「拜登終於聽我的話了,不過,晚了四年。」川普還揚言,如果當選,將對在墨西哥生產的中國電動車課徵200%的關稅。川普不斷加碼拉高對中國貨品的關稅稅率,充分顯露他為討好選民而不擇手段的性格。

馮德萊恩:世界無法吸收中國過剩產能

既然中國目前出口到美國的電動車數量不多,為何拜登政府如此大張旗鼓拉高中國進口產品關稅,讓貿易戰再升級?除了年底選舉因素之外,拜登政府擔心的是中國產能過剩的外溢效應。

2024年5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愛麗舍宮出席三方會議。(美聯社)
2024年5月6日,法國總統馬克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愛麗舍宮出席三方會議。(美聯社)

有關中國是否產能過剩,近期引發熱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五月初訪問歐洲,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曾對習近平表示,「世界無法吸收中國過剩產能。」習近平則強調,「根本不存在中國產能過剩的說法。」

依據《經濟學人》分析,中國的確出現產能過剩,最明顯的就是房地產泡沫破裂,影響所及,其他許多周邊行業也顯得虛胖,變得岌岌可危,例如挖土機,中國以往買下國內所生產的挖土機,直到2021年中期,國內需求突然萎縮,於是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挖土機出口國。

克魯曼:當心第二次「中國衝擊」來了

那麼,這一回中國產能過剩可能帶來什麼衝擊?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對美國的產品出口激增。以前,包括他自己在內,不太擔心這種發展。但事情沒那麼簡單。

2013年,奧托(David Autor)等人發表《The China Syndrome》研究報告,估計自1990至2007年,中國進口已取代約150萬美國製造業工人。在美國,許多行業高度本地化,這會對許多社區帶來毀滅性影響,例如家具業可能因中國進口而失去數十萬個工作。

美國前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前總統川普。(美聯社)

數年後 人們意識到這問題促成川普當選

克魯曼指出,數年後,人們才意識到進口激增對社區造成的破壞,可能促成了川普的當選,於是奧托等人研究報告的政治意義更加重要了。

奧托等人當時發表的研究被稱為「中國衝擊」,克魯曼把這回中國產能過剩問題稱為「第二次中國衝擊」。他分析,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中國的消費者支出占比非常低,隨著勞動年齡人口減少、技術進步放緩,過去推動經濟增長的高水平投資支出已無法持續。但習近平仍專注於生產,而非消費,剩下唯一的路就是維維持巨額貿易順差。於是,拜登政府向中國示警,「你們不能把自己政策失敗的結果推給其他國家。」

美國大選逐漸逼近,民調顯示,川普的支持率超出拜登一個百分點。大選因素使得拜登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不敢掉以輕心,此次打出的關稅牌,與川普政策雷同,唯一的差異是,拜登企圖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發展乾淨能源與電動車產業,而川普則完全不在乎綠色轉型。在大選因素催化下,美中對峙態勢持續,而美國兩黨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越來越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