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不封 风慢慢 2024-02-05 05:31 上海
在整个国家都洋溢在乐观向上的氛围中时,上海有些同志不让人省心,整出了一波浦东机场不允许网约车接客的舆情。我看到好几个本地大V对此表达了疑惑:上海不应该做这种事情啊!这种疑惑包含多层意思:其他地方的政府这样做不奇怪;上海是最市场化的地方,做出这样反市场化的决策是超出平常认知;上海权力部门和利益部门即使有什么勾兑,吃相也不会这么难看。这多层疑惑的背后是一个核心认知:在中国,上海是一个例外的城市,这里遵守规则,信奉专业主义和市场作用,与国际接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思想,从而形成多元、开放和自由的氛围。如果想要感受什么是现代文明,曾经,上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就在这几年,很多事情的发生让这种认知开始动摇,并且益发确信,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上海官方把上海城市精神归纳为16个字:“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其实我觉得上海人称赞别人常说的“拎得清”是上海城市精神的最佳概括,很多事情都可以这句“拎得清”来作为圭臬,其中最重要的几项是遵守规则,尊重物权,尊重专业,有边界。我有一位河南麻友对一位上海麻友很有意见,因为有一次他欠了上海麻友20块,第二天上海麻友就微信问他要这笔赌资,从此他就说上海人小气,不与之同台,对此我们笑了好久。前几天另一位外地麻友的小孩来上海,请上海麻友夫妇一起吃日料,吃完后上海麻友给了小孩500元红包。这两件事非常完美地体现了上海精神的一面: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我不会占你便宜,你也不能占我便宜。新冠刚开始的时候,口罩销量上海最多,大家纷纷嘲笑上海人怕死。精准防控下,上海都不太戴口罩,又有人说上海麻痹大意。其实这也是一种拎得清。在大事上上海拎得也清。邓小平南方讲话后,是上海的报纸首先做出响应。那时北京舆论还沉迷于“姓资还是姓社”这样可笑的争论中,上海舆论则提出“做改革开放的领头羊”,中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再次开启。好几年前,在上海乘坐地铁是不需要逢包必检的,虽然安检的机器在转动,虽然有工作人员站在那,既然安检没有意义(此问题暂不在这里讨论),大家互相都拎得清,于是就以默契代替形式主义,以自由对抗繁琐和无意义。这曾是“上海例外”的一个象征,自从有海康威视以来,没有哪一个城市曾经历过这样的自由。上海的拎得清,除了权力与个人生活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外,更在于权力与经济之间保持着距离。当然,在贪污腐败上没有孤岛,但是,上海的公司,曾经可以在不与权力紧密勾连的情况下,也能发展下去。前不久和一个上海老板聊,他说他们公司花很大力气来做党建,因为党建做得好,街道书记就可能来考察,就会带来资源。在上海听到这种话,我有点恍惚。不知道租车大佬郑秀利是从哪里接来的资源,让她迅速把业务铺到几大城市,包括浦东机场。可能是最近中央发的文件太多了,运管局的同志们还来不及看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下发的《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里面有一句话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高峰时段,人们拍着长队进行无意义的安检,正如前不久排着队做核酸;之前很多小区有很多门,疫情期间被关闭的侧门后来也没有再打开;外滩也不搞跨年灯光秀了……圣诞节和万圣节活动还在坚持着上海例外,但我担心有一天也终将不再。媒体不再做监督报道,与其他地方的宣传部门达成“互不做负面报道”的协议。学者不再针砭时事,最吃香的学者是以歌颂为生的张维为,其他人被禁言或者明哲保身。一些人更是在这两年离开了这个地方,去了日本、新加坡、加拿大。上海原本是很喜欢日系文化的,上海人出国的第一选择会是日本,比如《繁花》里玲子和凌红。有一天我路过一个酒吧,看到一个年轻人在狂怒,因为他某些和日本有关的喜好,而被另一个年轻人骂为“日本狗”。国际化曾是上海的一个标签,现在我在上下班的路上,一天看不到几个外国人。一个城市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某个重大事件,比如封城,更多的时候,则是一个个细节的汇集。现在的上海已经和其他城市,没有什么区别,它纳的百川,不是从大海而来,而是从内陆而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