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7日星期二

《異鄉人之地:清帝國在新疆的教化工程》孔令偉推薦序:你的新疆、我的故鄉

孔令偉(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位於歐亞大陸深奧處的新疆,對於許多身在臺灣甚至華文世界的讀者而言,恐怕是一個既陌生卻又熟悉的地區。這種矛盾的感覺,一方面肇因於臺灣與新疆之間現實的地理阻隔,同時又加上顯著的文化差異;但在另一方面,不少臺灣讀者對於新疆相關之人文議題,又有一定的認識乃至關注,尤其是近年來新疆人權問題之爭議。在人權以及地緣政治等當代議題之外,曾經分別作為清帝國海洋與內陸邊疆的臺灣與新疆,在近代歷史的發展進程中,有著各種意想不到的直接與間接關聯。


  在近現代中國國族主義主導下的歷史敘事中,二者在「秋海棠」、「自古以來」等話語下,皆被描述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至於分別居住在這兩片遙不相鄰土地上的多元族群,諸如維吾爾、哈薩克以及臺灣原住民等,亦被建構為「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構成。以上這些具有爭議性的論述,不僅是中共試圖建構當代中國國族主義的宣傳基礎,同時也曾在臺灣社會留下痕跡。在過去國民義務教育以中國歷史、地理為核心的時代脈絡下,不少臺灣讀者可能在中學課堂中為了應付選擇題考試,而背誦過諸如「同治回亂」、「三山夾兩盆」、「坎兒井」等關於新疆史地的專有名詞,卻始終不明白為何而學。不僅如此,隨著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為去除日本殖民遺產而對街道進行重新命名,臺北市亦出現迪化街、塔城街這類源自新疆地名的街道名稱,用以加強戰後臺灣人對中國的認同。以上這些微妙的連結,也正體現今日關懷臺灣的讀者,為何值得從歷史學的縱深關注甚至反思所謂新疆相關之人文議題。而呈現在讀者面前這部由許臨君(Eric Schluessel)執筆的《異鄉人之地:清帝國在新疆的教化工程》(Land of Strangers: The Civilizing Project in Qing Central Asia),足為臺灣與華文世界的讀者認識、理解乃至反思新疆近代的社會發展以及族群關係等議題,提供立論堅實且富有啟發的歷史學參照。


  本書的作者許臨君為哈佛大學歷史學及東亞語文博士,現任喬治華盛頓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十九、二十世紀的新疆社會史,通曉多種語文,尤其擅長結合漢文、察合台文材料研究新疆史。作為一位活躍的青壯輩學人,他近年在推進察合台文教學與研究方面,已作出卓越的貢獻,如他在二○一八年出版《察合台文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Chaghatay),並曾於二○一四年譯注二十世紀初葉爾羌文人古拉姆.穆罕默德.汗(Ghulām Muḥammad Khān)所撰寫之察合台文編年史,此外他亦曾發表數篇探討新疆近代史的學術論文。而作者近作《異鄉人之地》,英文原版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在二○二○年發行,可以說是作者綜合多年來對近代新疆地方的政治制度、社會經濟乃至宗教文化等歷史議題的研究結晶,並在出版後榮獲二○二一年美國歷史學會頒發之費正清獎(The John K. Fairbank Prize),足見學界對其研究成果之肯定。


  《異鄉人之地》這部近期的新疆史力作,主要探討十九至二十世紀初期清帝國如何通過湘軍所主導的武裝勢力與文教機構,試圖重塑新疆地方社會以達成其統治目的。本書奠基於作者的博士論文研究,廣泛搜集臺灣、中國、英國、俄羅斯等地所收藏之漢文與察哈臺文史料,文獻基礎紮實。通過重點梳理吐魯番地區的漢文與察合台文檔案文書中的司法案例,作者在彰顯以突厥語系穆斯林為主體的新疆地方社會視野的同時,亦留意其與統管新疆的湘軍集團乃至清廷中央的互動,可謂是運用多語種史料體現多元歷史觀點的佳作。


  就研究取徑而言,本書除了從比較世界史的視野,將清朝湘軍將領試圖在新疆所推動的儒家教化統治,與歐洲殖民主義所謂的文明使命(civilizing missions)進行相互參照;另一方面以在晚期帝制中國(late imperial China)的研究脈絡中,試圖結合新清史(New Qing History)與歷史人類學(Historical anthropology)的多元關懷。自從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美國清史學界出現呼籲重視滿文史料,並強調清帝國統治中滿洲族群性的研究思潮,形成後來所謂的新清史學說。值得注意的是,所謂新清史本身係一個鬆散的概念,其內部對於清帝國的統治性質,亦充滿相當的分歧觀點。大體而言,第一代的新清史學人為跳脫傳統漢化論的窠臼,往往較為傾向側重清廷中央核心的滿洲屬性,這也和二十世紀後期國立故宮博物院以及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宮中檔》以及《軍機處檔》等清朝中央滿文檔案的開放出版有關。隨著新清史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愈來愈多的新生代學者嘗試跳脫滿漢二元對立的框架,並進一步將視野投射到過去遭受忽視的帝國邊陲,反思過去以帝國權力核心為出發點的歷史敘事。在這個脈絡下,出現一波新生代的清史學者從事蒙古、西藏以及新疆等地地方社會史的研究浪潮,被稱為所謂新清史2.0。不同於早期關注紫禁城內或者八旗制度的新清史學者,新清史2.0的研究者在與歷史人類學接觸、對話的過程中,重點留意自下而上的視野與被征服者的聲音,而《異鄉人之地》正是在這樣學術思潮下所形成的佳作。


  就章節架構而言,本書除引言與結論外,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梳理清代的經世思想如何影響以左宗棠為代表的湘軍將領,及其立基於禮儀、家庭等道德觀念對新疆進行教化的統治理念。第二章重點討論湘軍集團在新疆實踐經世思想的經過與挫折,乃至清廷最終試圖採取更加接近殖民主義的策略用以改造新疆社會的政策轉向。第三章主要聚焦於湘軍勢力所培養的突厥穆斯林通事,如何作為清朝國家與新疆地方社會之間的中間人崛起,成為一種善於利用國家制度以及統治話語謀取自身利益,從而具有能動性的特殊團體。第四章主要從穆斯林女性的議題切入,探討湘軍如何試圖通過重塑婚姻、家庭以及貞節觀改造新疆,乃至性(sexuality)概念又是如何界定新疆的族群邊界。第五、第六章主要探討十九世紀後半新疆社會的動盪與破碎對族群歷史記憶的形塑,乃至穆斯林社會將通事等中間人視為內部他者的政治文化現象。


  綜觀前述各章,可見作者善於通過檔案以及抄本等存世史料的吉光片羽,編織歷史的意義之網,藉由生動還原吐魯番社會的基層案例,作者向讀者成功展示十九至二十世紀初期新疆地方社會的發展及其與湘軍集團和清帝國中央間的互動關係。本書的精彩之處,除了在堅實的材料基礎上進行細緻的地方史敘事外,在相當程度上亦歸功於作者視野的廣博多元,從晚清經世思想與湘軍將領的政治實踐,關注到作為國家與社會中間人的通事階層,乃至突厥穆斯林家庭內外婦女的能動性,並有條不紊地梳理其間微妙的連動關係。在嚴謹的學術性以及純粹的知識性外,本書的寫作亦具有深刻的現實關懷,尤其圍繞新疆議題對國家與社會之間的權力運作有著引人入勝的觀察,惟作者身為一名專攻清代中國史與中亞研究的學者,仍能在處理富有議題性的歷史課題,維持著史家根據材料開展論述的專業分際。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敏銳的讀者或許不難察覺到華文世界過去對新疆的習慣表述中,存在著不少隱含「我者/他者」的二元對立,例如所謂的「新疆」一詞,本身就是站在征服者立場所形塑的政治地理概念,而非站在當地原住民的主位觀點。換句話說,隨著十八世紀中葉清帝國對準噶爾汗國以及大小和卓的征服,乃至十九世紀後期湘軍在當地推行的教化政策,原本居住在天山南北麓的突厥穆斯林以及準噶爾人,逐漸在這片土地上被邊緣化而成為政治與文化意義上的異鄉人,而他們的故鄉也成為帝國的新疆。換言之,圍繞新疆這個詞彙所展開的歷史敘事,本身即隱含微妙的「殖民/被殖民」的權力關係,尤其不適用於十八世紀中葉以前清朝尚未征服新疆的歷史時段。然另一方面,歐美學界過去所慣稱的東突厥斯坦(East Turkestan),亦在近代國族主義興起的背景下,被賦予遠超地理範疇之外的政治意涵。要言之,在「新疆」與「東突厥斯坦」的矛盾之外,是否有其他更為多元可能的歷史敘事,或許是值得識者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网友推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