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之(1927年11月12日-2022年6月24日)
纪念张思之律师:"一生都未胜诉的失败者"
*本文来源:思想门户
据多方证实,张思之先生于2022年6月24日下午一点半左右去世,享年94岁。
张思之,1927年11月12日出生,河南郑州人,中国著名律师、法学家。在法律界中,这位见证并参与了整个共和国法制发展历程的老人,被誉为"中国法律界的良知""中国最伟大的律师"。由于他长期为"敏感"案件辩护,他的工作并未更多进入公众的视野,不为一般民众所知。张思之自嘲为"一生都未胜诉的失败者",但江平先生评价称其"一身胆气,不畏权势,只向真理低头。"
张思之,1927年生于河南郑州,16岁参加中国远征军,并赴印度接受训练。1947年考入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1949年2月,参加接管北平地方法院。1950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以全优成绩修完"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主要课程"。1956年,受命组建北京市第三法律顾问处。一年后被划为北京律师界第一个右派分子,开始了长达15年的劳改生涯。在这之前,张思之只打过"一个半"官司:第一个是南斯拉夫法律代表团来访,要求旁听中国律师的法庭辩护,他受命"表演"了一个抢劫案的辩护;另"半个"是一桩离婚案,办到中途他便被划为右派。1972年张思之结束劳改,入北京市垂杨柳二中教书。1979年7月,重返律师界,被任命为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案辩护小组负责人。"两案"审判是一场历史性的审判,很多人不愿意为"四人帮"辩护。张思之最初被指定为江青辩护,但被江青拒绝,随后又被指派给李作鹏辩护。当时被江青拒绝,张思之感到庆幸;但在后来,他认为"两案"审判中江青没有律师是一个遗憾,是"两案"的一个败笔。因为如果有律师为江青进行辩护,更能够看出一个国家的法制情况,更有利于维护被告人权益。
"两案"辩护中,张思之和律师们触及了全部48条罪名中的13条,并成功抹去了7条。以致李作鹏在法庭上作打油诗概括张思之的辩护是"边鼓敲几声",但还"有声胜无声"。"两案"中张思之的表现,"令上上下下都满意"。他也因此名满天下,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我那时风光啊!"此后,他婉拒了司法部律师司司长职位的邀请,以职业律师身份,成为体制外的散兵,"我的性格不适合官场,从小就有人说我有反骨"。
1980年代,张思之(右一)在北京律师协会前
1980年,张思之出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主管业务,同时兼任北京市法律顾问处主任。1988年,创办《中国律师》杂志。这一时期,张思之代理或参与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如1988年大兴安岭火灾庄学义案,1995年记者董服民被诉侵权案,2003年"郑恩龙案",2005年"聂树斌案"等。1988年,张思之为"大兴安岭火灾"案首犯庄学义辩护,虽然法庭最终还是以玩忽职守罪判处庄学义有期徒刑三年,但当他与另一位律师离开法庭时,千人簇拥,高呼"人民律师万岁"。
张思之曾自称"我所接触的政治性比较强的案子,我是没有赢过",但有人称他为中国律师界的良心。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律师制度与律师实务》《律师实务》《律师制度研译》《我的辩词与梦想》《行者思之》。
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因张思之律师精彩的辩词而将2003年度"当代汉语贡献奖"授予他,颁奖词写道:"张思之先生的存在,表明了通往自由的旅途中,不仅要做叛徒的吊客,还要做异端的辩护。"
2008年11月,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在柏林宣布,授予张思之该年度的佩特拉ㆍ凯利(Petra Kelly)奖,以表彰他"为在中国保障人权和建设法制国家及律师制度做出的杰出贡献"。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