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兼保守黨領袖補選,進入決賽兩名:前財相辛偉誠與外相卓慧思。論牌面,辛偉誠比他的女對手優勝。
辛偉誠來自東非的印度裔家庭,出生在修咸頓。英國在東非的殖民地肯雅,有如在馬來西亞和香港,喜歡由印度招攬移民做中產專業工作。他的父親是普通科醫生,母親是藥劑師。60 年代肯雅獨立,他的父母移民來英國。
有如其他新移民下一代,辛偉誠讀書非常用功,進入寄宿名校溫徹斯特,入牛津讀政治經濟哲學,並考取獎學金去史丹福讀 MBA。
放假的時候,他曾在親戚開辦的印度餐廳做過侍應,聲稱擁有基層生活經驗。他的向上爬之路也有一點運氣,在史丹福結識了印度億萬富豪的千金,結婚之後,從華爾街高盛的投資銀行分析員再扶搖直上。
還記不記得千禧年左右有一齣英國溫馨喜劇叫做「真的戀愛了」(Love Actually)?這齣戲描述了克林頓和貝理雅這對戰後嬰兒世代的英美領袖,創造的金融才俊和消費泡沫的市場經濟繁榮。辛偉誠今年 42 歲,正是受惠於那個黃金時代童話一樣的機遇,貝理雅看見他,應該會心微笑。
他回到英國之後,加入保守黨,為人精靈,很懂得風向,在約克郡選舉一舉成名,進入國會。在議會人緣很好,取得票數最多。
但是很多保守黨員不喜歡他今年第一個宣佈辭職,造成一手提拔他的貴人約翰遜下台,認為他是反骨仔。然而如果下屆大選,候選人能贏到年輕人選票,保守黨內部即使再不喜歡他,也要顧全大局。這是英國議會政治一大現實之處。
所以辛偉誠很有信心,認為這場選戰,是他人生終局大勝的分水嶺。
至於卓慧思,出生牛津,父親是列斯大學數學教授,母親是教師。她也很用功,典型中產家庭,考入牛津大學,讀的也是同一學科,但是辛偉誠一等榮譽畢業,她取得二級一等榮譽。
在大學裡,卓慧思是自由民主黨學會(Liberal Democrats)的主席,屬於自由派,同時她又很重視家庭倫理,認為教育應該有紀律。這一點,又令她沒有滑入極左的風向軌道。
在大學三年,她左思右想,雖然視自民黨艾思定(Paddy Ashdown)為偶像,畢業後卻加入了保守黨。她的父親大怒,母親卻對她鼓勵有加。她競選議員兩次失敗,但是在倫敦東南部,卻有基層和新移民的社會經驗。
卓慧思是很典型的「開明保守派」人士,然而也很清醒。她在卡梅倫政府工作過,也服務於文翠珊,政治生涯逐漸與辛偉誠匯合。
辛偉誠是印度族裔,她是女性,同樣都滿足了今日多元平權的觀念。保守黨要進入 21 世紀,面向選民市場,知道戴卓爾夫人那類傳統形象,對於年輕選民已經是歷史包袱。
這樣一對候選人,進入決賽,表面看是偶然,也不得不佩服保守黨人玩政治有精緻用心。
論勝出的機會,辛偉誠比較滑頭投機,看不出甚麼明顯的政治價值觀。卓慧思成長的過程,對於自由派和保守傳統主義之間,明顯有一番思想的掙扎。至於當前的經濟困局,兩個人其實都沒有徹底解決的辦法。全球化的問題,如果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也無法解決(或者他們就是問題的本身),英國又有甚麼能力?撇除了這一點,卓慧思更有誠意,是比較好的選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