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星期二

林泉忠:為何日本人對中國喜歡不起來?

中美交惡持續及白宮主人更迭之際,中日之間的關係,尤其對北京而言,顯得更具戰略價值。然而,近期中日兩國共同發表的民意調查,所呈現的卻是高達九成的日本民眾對中國印象欠佳的結果。如此民意之嚴峻,顯然不利中國施展落實拉近日本以牽制美國的戰略思維。經歷了中方所稱的過去兩年多以來「重回軌道」乃至筆者所稱的「疑似蜜月期」之後,日本社會對中國的態度為何仍然好不起來?是否如同中國社會普遍認為的、日本社會缺乏對中國的全面了解以及日方媒體對中國社會的「片面報道」所致?
民調的「中熱日冷」現象
一年一度的中日關係民意調查,於今年9月至10月在中日兩地同時舉辦,主辦單位是中國國際出版集團以及日本民間非營利團體「言論NPO」。雙方還於11月30日至12月1日根據調查結果,舉行了中日官方均予以高度重視的、討論並展望兩國關係的「第16屆北京—東京論壇」。該調查及論壇從2005年開始舉辦,是目前中日間高層次的公共交流平台之一,今年論壇的主題為「疫情後的國際秩序與中日兩國的作用」。
檢視今年的調查結果,整體而言,呈現了中國社會的對日觀感持續向好,日本社會的對中觀感則進一步惡化的弔詭現象。
根據中方的調查結果,發現中國民眾對中日雙邊關係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認為中日關係「重要」或「比較重要」的較2019年(67%)增加了7.7個百分點,達到74.7%,即每4名中國人中有3人認為「中日關係重要」,而日本人則自2005年開始調查以來首次跌破七成。日本作為「重要鄰國」、「重要貿易伙伴」和「兩國歷史文化關係深厚」等是中國受訪者看重兩國關係的主要理由。而中國受訪者對日本印象好的,自從2018年首次攀升至四成後,今年仍持續維持在45.2%的水準,與去年相若。
日本人的中國印象為何變壞?
中方的調查中,另一個備受矚目的結果,是中國受訪者對日本軍事威脅的危機感大幅度緩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受訪者在被問到「存在對中國構成軍事威脅的具體國家或地區」時,日本下降至第二位(47.9%),較2019年驟降27.4個百分點。此外,中國高達84.6%的受訪者「支持」(或「比較支持」)「兩國在亞洲地區事務上合作」,較2019年增加了15.3個百分點;日方為58.4%。另外有75.5%的中國民眾認為民間交流對促進中日關係「重要」或「比較重要」;日方為51.5%。
反觀日方的調查結果,卻呈現一個日益惡化的趨勢,與去年的調查相比,變化更為明顯。
首先,日本民眾對中國印象「不好」的調查數據較去年上升5個百分點,達到接近九成的89.7%,相反對中國有「好」印象的日本受訪者的比例則從2019年的15%跌至10%,足足下降了5個百分點,是2016年後的調查開始呈現逐漸改善趨勢以及中日兩國關係「重回軌道」以來的首次下跌。調查中,還直接問及去年以來的變化,認為在過去一年裏對中國印象「變壞」的日本受訪者也增加14.2個百分點,至37%。
筆者較為關注的,是調查所問及對對方印象好壞的理由,日本民眾對中國印象差的四大理由,分別是:(1)因為(中方)不斷侵犯「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周邊的日本領海和領空(57.4%,去年51.4%);(2)因為(中國)採取與國際規則相異的行動(49.2%,去年42.7%);(3)中國在南海等所採取的行動感覺強悍和有違和感(47.3%,去年32.3%);(4)對共產黨一黨統治的政治體制有違和感(47%,去年43%)。
這些日本對中國反感的理由中,折射去年以來日本政府與社會對中方不滿的議題,包括日方所稱的「今年以來中國海警船破紀錄地幾乎每天都出現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甚至尾隨、驅逐日本漁船」、「無視對『五十年不變』的國際承諾、在香港強行實施《國安法》、壓制香港民主派」、「在新疆強行實施百萬人的洗腦『教育營』」、「在西沙設立三沙市行政區」,以及「進一步在南海實施軍事化」等。
就此,王毅外長在上述「第16屆北京—東京論壇」上的致辭時,也坦承「目前兩國民眾感情出現反差,值得我們重視和深思」;並間接回應日方的不滿:「對於分歧和敏感問題,我們應該把它放到適當位置,進行建設性管控。在事關對方的內政問題上,要堅持相互尊重,體現作為近鄰的理解和包容。」
如何面對「信息不平等」問題?
至於中國民眾對日本印象不好所列舉的理由中,最多的是「對侵略歷史不道歉、不反省」,達到74.1%,反映了「歷史問題」即使在近期日本首相不再參拜靖國神社,歷史教科書的問題也沒有成為熱門話題下,仍然成為中國社會對日本印象不好的「永久性」因素。除了戰爭歷史記憶的傳承,恐怕也與「愛國主義教育」及該政策下長期播映「抗日神劇」不無關係。
就為何日本社會對中國印象持續惡化的趨勢或印象差的比例居高不下的原因,中國輿論似乎普遍認為主要原因是「日本媒體對中國報道偏頗」或「不夠全面」所致。王毅外長在上述論壇上,也大篇幅地論述媒體「對兩國民眾的相互認知和感情互動產生着重要作用」。王毅還較具體地指出媒體應該「追求真實」,「兩國媒體在報道對方國家時不應刻意裁剪,而應將實際情况完整展現」。早前東京大學高原明生教授在北大國際關係學院的系列講座上,也有學生提出是否日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過於片面和刻板,造成日本社會對中國印象持續不好的問題。
在電子媒體與社交媒體的資訊良莠不齊的氾濫時代,社會大眾容易受其影響,造成對事物判斷偏差的例子,不勝枚舉。猶記2010年中日釣魚島海域撞船事件發生,日本媒體不斷重複播出中方漁船「撞向」日本海上保安廳船艦,以及上海遊行隊伍中一些人攻擊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的畫面。儘管這些報道也有一定的事實依據,不過過度的渲染卻也容易造成「中國人蠻橫、無法無天」的刻板印象,事實上涉及這些事件的僅一小部分人。換言之,王毅外長的呼籲,並非沒有道理。
與此同時,不得不承認的是,中方的媒體所存在類似的情况,可能更為嚴重。獲得中方學界較高評價的高原明生教授也針對學生的相關提問,指出中日之間存在「信息不平等」的問題。高原教授解釋所謂「信息不平等」,指的是缺乏新聞自由的中國媒體必須接受「中宣部」的指導和管理,日本媒體則可自行編輯,不直接受政府的指令影響。客觀而言,高原教授的論點,並非無的放矢。僅以此次中日關係民意調查的報道為例,中方的主流媒體就不約而同地避免報道九成的日本民眾對中國印象「不好」,以及未具體披露日本不喜歡中國的四大原因。
誠然,中國對自己國家體制的設計與治理模式,不會因為外國人的觀感而受到影響。不過,外交政策的制定與推動,則不能無視對方的社會觀感與民意走向,相信這也是中日雙方合作共同舉辦民調意義之所在。譬如,此次在日方調查中,認為應「盡早實現首腦互訪」的日本人僅佔18.8%,如此的數據顯示日本民眾對習近平訪日的期待感明顯偏低,顯然不利於在現階段積極推動習近平以「國賓」身分訪日的安排。
所幸的是,日方的民調結果儘管突顯了日本人對中國的失望和不滿,然而日本社會在對華關係上,仍存在務實的一面。除了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之外,日本民眾在對抗新冠病毒議題上的合作以及促進雙方民間交流方面,仍保持積極肯定的態度。或許這會是在可預見的未來,中日關係得以守住「冷而不破」的關鍵基礎。

——作者脸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