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選舉過後,港共突然傳出,北京將會DQ即取消四位香港民主派的立法會議員的資格,民主派即時開會決定,宣布如再有議員被DQ,將會總辭立法會;消息傳出後意見兩極,其核心支持者認為,民主派終於有快速反應,且立場堅定;而傾向本土以及杯葛議會的支持者,則紛紛嘲笑「始終要辭」,指民主派反應遲緩與錯失時機,其嘲弄的聲音,甚至比起指責北京的多。
的確民主陣營弄到如斯田地,即在於七月底時應對北京取消立法會選舉時,遲遲未有決定,以至未能反客為主,如訴諸於公投之類,即更具有廣泛代表民意的方法,且在拖延再三之後,才決定由民調決定去留;而更不幸的,是其民調的兩極分化,支持與反對者相若,於是陷入左右不是人的困境;而更嚴重的是,支持留任者為了「贏出」民意,紛紛強為留任製造更多理由,提出很多一廂情願的目標,而引來反對者更多的嘲諷,而簡單地把留任者,定位為「為了薪金」。
然而民主派在決定了延任之後,既沒有解釋這是因時制宜之舉,反而自欺欺人,嘗試給予市民假希望,如可以抵擋惡法;然而大家其實都知道,對所謂惡法的抵抗,在目前的形勢下,對北京而然,一切都是外力主導,而本地只能盡力而為;對本地議員,中共更可能隨時取消其資格;然而議會一開,一切舊人舊事舊形式又回來了,在了無新意之下,結果就是只餘下反對留守者的嘲弄,壟斷了輿論。
北京由最初的「保留民主派延任」,到如今改變想法,想把部份民主派踢走,甚至是全體民主派踢走,當與國際政治形勢的改變有關,即想藉此測試下屆美國總統,會否有如本屆的強硬。然而如果北京是基於這個思維方式,在這個時間點想作出測試的話,則隨時弄巧反拙──比起七月八月時,兩位候選人都忙於競選,如今大選大局已定,只餘下法律爭拗;如果特朗普無力回天,在餘下任期之內,會否作出在外交上,令外界更震驚的行為,屬絕對不可預料;反之拜登如果上場,當外界都在擔心他會對中國軟弱之時,這時候比起特朗普的任何退讓,都必定令外界更質疑他與中國的關係,因此北京眼中的妙著,或是再錯一步的險棋。
對香港的反對陣營而言,在嘲弄過後,是否能夠重新團結一致,再現上年「反送中」時候的「不割蓆」,去表達對北京DQ的不滿,才是問題的關鍵;反之如果又變成以往的互相指控、怪責,再三討論為何不提早總辭?這實在是於事無補。事實改變不了的,是在中共通過《國安法》,加上疫情之下的限聚令,市民既無法示威集結,也無法進行任何的大型抗爭活動;總辭過後,外界的反應,更取決於各國自己的政治形勢,多過香港人的期望。但是港人如果自己自暴自棄,連最基本的聲援都不做,那麼外國看來,則即使想幫助聲援,也欲幫無從。
的確民主陣營弄到如斯田地,即在於七月底時應對北京取消立法會選舉時,遲遲未有決定,以至未能反客為主,如訴諸於公投之類,即更具有廣泛代表民意的方法,且在拖延再三之後,才決定由民調決定去留;而更不幸的,是其民調的兩極分化,支持與反對者相若,於是陷入左右不是人的困境;而更嚴重的是,支持留任者為了「贏出」民意,紛紛強為留任製造更多理由,提出很多一廂情願的目標,而引來反對者更多的嘲諷,而簡單地把留任者,定位為「為了薪金」。
然而民主派在決定了延任之後,既沒有解釋這是因時制宜之舉,反而自欺欺人,嘗試給予市民假希望,如可以抵擋惡法;然而大家其實都知道,對所謂惡法的抵抗,在目前的形勢下,對北京而然,一切都是外力主導,而本地只能盡力而為;對本地議員,中共更可能隨時取消其資格;然而議會一開,一切舊人舊事舊形式又回來了,在了無新意之下,結果就是只餘下反對留守者的嘲弄,壟斷了輿論。
北京由最初的「保留民主派延任」,到如今改變想法,想把部份民主派踢走,甚至是全體民主派踢走,當與國際政治形勢的改變有關,即想藉此測試下屆美國總統,會否有如本屆的強硬。然而如果北京是基於這個思維方式,在這個時間點想作出測試的話,則隨時弄巧反拙──比起七月八月時,兩位候選人都忙於競選,如今大選大局已定,只餘下法律爭拗;如果特朗普無力回天,在餘下任期之內,會否作出在外交上,令外界更震驚的行為,屬絕對不可預料;反之拜登如果上場,當外界都在擔心他會對中國軟弱之時,這時候比起特朗普的任何退讓,都必定令外界更質疑他與中國的關係,因此北京眼中的妙著,或是再錯一步的險棋。
對香港的反對陣營而言,在嘲弄過後,是否能夠重新團結一致,再現上年「反送中」時候的「不割蓆」,去表達對北京DQ的不滿,才是問題的關鍵;反之如果又變成以往的互相指控、怪責,再三討論為何不提早總辭?這實在是於事無補。事實改變不了的,是在中共通過《國安法》,加上疫情之下的限聚令,市民既無法示威集結,也無法進行任何的大型抗爭活動;總辭過後,外界的反應,更取決於各國自己的政治形勢,多過香港人的期望。但是港人如果自己自暴自棄,連最基本的聲援都不做,那麼外國看來,則即使想幫助聲援,也欲幫無從。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