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正值"茉莉花"香飘神州,中共如临大敌。应对之中,不得不频频表态。
先 是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斥责外国记者"唯恐天下不乱","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据说是"什么法律也保护不了他"。接着,外长杨洁篪在人大记者会上批评外国媒 体"无事找事,无事生事"。人大会上,表态进入高潮,吴邦国高喊"五不搞",即所谓"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 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而温家宝见记者时再提"政治体制改革",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外再加一段插曲,已经没有什么实 际意义了。
外交部那两位,其实是鹦鹉学舌,党国新贵习近平早就骂批评中国事务的外国人"吃饱了没事干","对我们的事情指手划脚"。只不过习某人是私下里骂骂出气,而 姜女士和杨外长是以外交人员身份在正式场合大放厥词,党国主旋律轰然奏响。更为精彩的是,那女发言人放肆起来,就忘乎所以,把党国根本蔑视"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的老底一下子端了出来,勾画出一道亮丽的风景。
办过奥运会,2009年的"两会"上,吴邦国即强硬声称,中国"绝不照搬西方那一套,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去年"两会"再重申"绝 不"的一套,却首次提出将依法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而质询毕竟与"三权分立"关系密切,显示出政治现实中的矛盾。今年"两会","绝不"那一套升级为"五 不搞",质询未见发展,仍以代表或委员答记者问而回避质询,则政治现实中的僵化更为清晰。
所谓"多党轮流执政",大概源于1957年"鸣放"中所谓"轮流坐庄"之说,但那只是表象,实则,政党政治以多党通过选举竞争执政地位为其常态。中共所谓 "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似乎扭捏地未否定多党制,但封死了其它"政党"执政之途,以永保中共一党专政。进而,它排斥"三权鼎立"和两院制,党权高耸之下, 严格限制了改善其专政的空间,只留下欢迎社会"监督"作为它的一层包装。
所谓"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其本义乃排斥非马列学说,然而,马克思学说的政治理论,经过对"不断革命"的否定,与后来的列宁主义已有重大分歧,与布尔什维 主义蜕变而成的斯大林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之类,则实际处于根本对立的状态。也就是说,中共所谓"指导思想"本身,早已是"多元化"状态,更不必说,中共 懵懵懂懂地意识到其中的矛盾,以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原料,调制出一种叫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杂烩"理论",其"多元化"味道更加浓厚。 而中共摆脱"指导思想"本身的"多元化"的手法,是任其理论本身之"多元化"于不顾,实用主义地汇集各式语录、口号,作为其政治专制的"绝不"或"五不 搞"那一套的理论包装,从"三个代表",到"和谐社会"或"科学发展观",都以那一套为核心。
所谓"不搞联邦制",直接针对的是台湾,同时也涉及西藏、新疆乃至香港等地区,意味着中共趋向于依恃武力而拒绝政治解决方案。本来,大陆方面渐渐意识到不能 不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则对台湾问题显露出政治解决的趋势,而马英九呼吁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也同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吴邦国在全 国人大会上的表态,一下子又转向更僵化的方向了。
所谓"私有化",其本义是将国有转为私有,而在今日之中国,更为现实的"私有化",乃仍然名为国有而实际转为权贵所有,而且它未被列入"不搞"之列,因而势 头仍然强劲,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国有体制侧畔生长起来,它曾一度悄然显出成为主流之势,却还是被"国进民退"浪潮压了下去。
其中,前年的"通钢事件"堪为典型,显示了既得利益集团挺身而出、动员工人抵抗民营化趋势的强大力量。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最近有篇文章谈到,"通钢事 件"是钢铁行业从国退民进到国进民退的转折点,"这件事本身肯定不是国进民退,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地方政府敢把钢铁厂卖给民企了,国进民退倒是一路绿 灯"。
在这个意义上,吴邦国所谓"不搞私有化",实际相当于正式肯定"国进民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其一党专政、维护国有体制支配地位的一贯立场,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趋势而迅速蔓延的民营化、私有化,依然面临着沉重的压力。
人们关注"两会",寄希望于"两会"能够开启政治改革的进程,但是,中国的现实是,中共在它的会议中尚未决定的事情,在"两会"上根本不可能有所突破。
或许,须待"国进民退"经历深刻的失败,市场化才能真正再现生机,也才能有政治改革潮流涌动的真正机会。
不 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实际是以"文革"之惨败为背景,而"文革"是把个人崇拜推到极端,把反对官僚政治引到打倒"走资派"的歧路,把反对市场经济弄到极其 荒谬的地步。这样一来,党国专政、国有体制隐身于"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的光环之中,似乎仍然是个"好东西",一旦改革开放显出成效,它们就再度现身,且一跃而再为主流。
市场化的改革开放,撞上了"四项基本原则"或"五不搞"的"改革开放",则全面变形扭曲。党国专政、国有体制下的畸形市场经济,俨然以"中国模式"的姿态, 野心勃勃地试图称霸全球。所谓"五不搞"叫嚣之下,宣传机器全力开动,军警民兵严防死守,再加上防火长城布下天罗地网,什么普世价值,什么共和宪政,还有 什么茉莉花香之类,在那"开天辟地"的九十老翁面前,哪里还有容身之地。
然 而,先前打了一场战争,搞了一场社会"改造"与"跃进",以及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党国气势终究还是败落。现在,借助市场之力,党国看上去"阳气"十足,却在无形的"微笑散步"面前显得气急败坏。回头看去,市场的自发力量更为无形,即使经历那场"改造"与"文革",仍然绵延不绝,又岂是今日之党国奈何得了的?
――原载《争鸣》杂志2011年4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