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耀明 RFA 20231221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國安罪及煽動罪,本周一(18日)開審,值得注意不單是案情及判決,黎智英如何身體力行,以不屈不撓的意志面對高牆和鐵窗,為自己的生命也為香港的自由點燃希望,同樣值得大家重視。
三年前,他被捕前向因政治下獄九年的前蘇聯異見者沙蘭斯基(Natan Sharansky)請教,香港面對政治橫逆,如何才能保持樂觀,保持抗爭的能量。兩人的對話原在YouTube播出,現在只能找到談話記錄,其中沙蘭斯基面對困境及牢獄經驗的分享,得到黎智英的共鳴。了解他們的共同信念、親身體會和盼望,相信更能了解黎面對不可抗的政權力量,何以仍然堅持絕不妥協,以個人力量面對制度的重壓。
沙蘭斯基對民主運動參與者有三點忠告。首先是世界各地反對獨裁的群體,由蘇聯年代東歐不同國家的異見人士到阿拉伯之春以至香港,共通點是必須克服恐懼及不安,並感到真正享受完滿的生活。以他來說,就是不用再過說謊的日子,恆常處於說話表裡不一的精神分裂狀態。
第二,是須與自由世界的互相呼應,保持團結。民主國家的聲援,人權組織的呼籲,各地公民組織的請求,本地支持者的行動,可讓異見者感到得道多助,爭取民主路上從來不孤單,而且對在囚者來說,外面的聲音更代表鐵窗外的世界沒有遺忘他們。
第三,是切勿失去希望,即使活在人身自由嚴密限制下,每天都要自由自在過活。黎智英尤其在意此點,因為身陷囹圄,每日二十三小時單獨囚禁,還如何享有自由?沙蘭斯基的忠告是,能活多久不由他決定,一星期也好,十年也好,但活著的每一天,都要活得像個自由人,喜歡取笑KGB(蘇聯特務)的話,每天如是好了,這個他可以自己話事。
除了強調率性自由過日來安頓生活,超越空間限制,沙蘭斯基也分享自己的經驗,提醒黎智英從兩方面樹立自己壓不倒的個人意志。一是保持是非對錯分明(moral clarity),如在蘇聯的監獄生涯中,儘管與世隔絕,但他堅持立場,對蘇聯當局的罪惡說不,並且履行自己的義務,也期望牢獄外其他人也可以盡力而為。對於香港,他認為中國的做法全錯,保持是非分明十分重要,沒有妥協的餘地。
二是承擔領導者的責任。首先,他對其他人有責任,不能輕易放棄立場,換取較好的個人待遇。由被捕開始,他被恐嚇罪犯賣國,可處以死刑。在隨後一年半,活在死刑的威脅下,官方努力游說他已經孤立無援,迫他合作從寬。不過,他對自己說,看看入獄之前五年參與的政治活動,你正處身這場爭取自由的鬥爭中央,是抹不去的歷史,也有躲不掉的責任。
過去發生的並未過去,只變成了新階段抗爭的起點。沙蘭斯基自述成為階下囚後,良心犯的角色更加突出,也贏得更多人的認同、支持、呼應。一言一行,起到較大影響力,他堅守信念,其他人也以此為鑑。換言之,由被捕那一刻開始,他個人的感染力增加,對其他人也負有更大的責任。
沙蘭斯基的政治犯經驗分享,黎智英視之為先行者肺腑之言。黎對中國的看法黑白分明,拒絕和稀泥,否則就如他所批評的西方國家那樣,過去二十多年來,只看重中國的經濟成長,卻不計較其崛起對普世價值的衝擊,直至近年才如夢初醒。他也同意基於責任的考慮,不會作任何讓步,因為讓步有一次便有下次,直至自己立場全面崩潰為止,同時很多人以他為榜樣,他退讓的話,其他人也會倒下,因此他必須堅持寸步不讓。
黎智英對良心犯的體會比沙蘭斯基更深刻。他認為良心犯雖然受困圍牆之內,卻可以與外面世界緊密相連,與香港人團結一致。他不再是為自己而活,而為更多人而活。他深信監獄只能囚禁軀體,但無法鎖死他的精神,一切全視乎自己有多麼堅定,只要堅持下去不作退讓,香港人看到他堅定不移,也不會輕言放棄。
香港當局將他當作頭號國家安全罪犯,正好與黎智英不謀而合,把他推到一場劃時代抗爭的中心,無疑是何其沉重,但也使他成為一代香港人的精神樑柱,正如他說,這又令他擔起重任而振奮不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